分类

 

分類: 詩歌學習(一), 詩歌

 

詩歌-詩歌學習(一)-第十九篇 健康聖徒生活初期的詩歌(六)

第十九篇 健康聖徒生活初期的詩歌(六)

詩歌學習(一)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渴望十字架經歷的詩歌(續)

  上一篇我們說到一些渴望有十字架的經歷的詩歌。十字架經歷的詩歌可能非常的深,我們把這些留到後面的階段去。現在我所分享的,都還是一些因著我們有一點心願,有一點看見,所以求主在我們身上作工的詩歌。

「意志薄弱,能力軟弱,盼望已經全都消滅」(詩423首)

  我們先來看第四百二十三首。你在開頭跟隨主的時候,你摸著了主,也摸著了主的可愛。然而這首詩歌對你合式不合式,會相當決定你一生的路走得好不好。在你年幼開始跟隨主的時候,多多少少需要有四百二十三首的經歷。你唱這一首詩歌,應該非常有感覺。這不是一首膚淺的詩歌,但是裡面的意境可以有很多層。你剛剛得救、剛剛愛主的時候,你唱這首詩歌,你有一種領會;等蒙恩多年以後,你再唱這首詩歌,你有另外一種領會。這首詩歌說,「意志薄弱,能力軟弱,」到底薄弱是什麼?軟弱是什麼?這些經歷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怎樣的軟弱叫軟弱,怎樣的薄弱叫薄弱,這些都是相對的。你一開始你愛主,過奉獻的關時,你就要開始有一種認識,「主啊,我是不能的,只有求你的憐憫。」

  所以這首詩歌開始第一節就說,「意志薄弱,能力軟弱,盼望已經全都消滅;」你看他一開頭對自己的認識,認識得非常的透徹。不像我們經過一些訓練,就竭力想要去非洲。這完全是兩個境界,兩個層次。這裡他不是要為主作工,他乃是說,「主啊,當我來跟隨你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意志薄弱,能力軟弱,盼望已經全都消滅」。」那要怎麼辦呢?下一句他就接著說,「只有信託你的工作,將我這人溫柔提挈。」他也不敢禱告說,「主啊,你打我,將我這人擊打破碎。」他只說,「將我這人溫柔提挈。」像這樣的發表非常有詩意,感覺也摸得非常的深。他知道自己的意志是薄弱的,能力是軟弱的。當他來跟隨主,走這條路的時候,他的盼望已經全都消滅。他只好告訴主說,「主啊,只有信託你的工作,信託你在你所已經成就的工作裡,在我身上來作工。主啊,求你把我從我現在的情形裡帶出來,叫我再能跟隨你走每一步的道路。」

  第二節說,「盡我所有,所有失敗,」一個不愛主的人,永遠是得勝的;只有愛主的人、奉獻的人才知道什麼叫作失敗。失敗不可恥,得勝才可怕;失敗不可羞,得勝才可懼。因為一個人得勝了,容易忘記主;一個人失敗,容易轉向主。我經常看見聖徒們在聚會中,想把聚會搞得高昂起來,想把一個局面搞得興奮起來。你要注意,不是說那個不好,而是說那是很可怕的。你作得好,它就是祝福;你作得不好,它會帶進傷害。所以作者看看自己的經歷,就發覺「盡我所有,所有失敗」,我把一切我能作的都擺出來,到末了也不過是失敗而已。

  弟兄姊妹,我願意告訴你們,我服事主這麼多年,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斷的在失敗。跟隨主是很有意思的,跟隨主總是在失敗裡得勝;惟有基督教的工作是在得勝裡失敗。請你注意,基督教的工作似乎是得勝的,但是你不要相信那個得勝,因為那個得勝就是失敗。所以每次別人告訴我,那一個地方,人數增加到一萬人、兩萬人,我就覺得,一方面我不能不尊重他們,不能不羨慕他們;但是另一方面,這樣得勝的工作也很難持久。

  一個地方人數加多,有幾個可能:一種是聖靈的水流把它流出來的,一種是生命的豐盛把它建造出來的。還有一些是在一種強勢的帶領、一種特別的作法裡作出來的;這種帶領或作法不是不好,可是你要說,「我不是他,我做不來。」蒙祝福的工作都有兩個可能,一個是聖靈的水流把它流出來的,就好像早期主在美國的工作,是一個生命的水流。那時候,沒有一個地方不加人,沒有一個地方青年人不是往裡面湧進去的。當時只要李弟兄有一個帶領,這個帶領一定讓聖靈有完全的自由。所以當時一處一處的教會人數加得厲害,青年人也寫出許多的詩歌出來。只要聖靈的水流一來,各樣的祝福都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生命的拔高。

  李弟兄曾對我說過,在整個大陸,只有煙台出了一些非常結實、認識生命的人。那個時候,在煙台有聖靈的水流,幾乎是天天聚會。後來台灣、東南亞的工作,等於是以煙台作根基。此外,還有上海,但是上海只有出少數懂得生命的弟兄,當時上海真正屬靈的不是會眾,而是幾個帶頭的。但是在這班弟兄身上,後來產生出一個見證;李弟兄自己後來也去上海作工。

  無論是聖靈的水流,或是生命的拔高,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會產生很好的見證。當聖靈真正來作工的時候,人是攔不住的。今天主若是憐憫,我們能把一切攔阻聖靈作工的因素拿掉,聖靈還是能在我們中間作工的。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藉著一些弟兄們在生命裡的見證。今天我們不敢說,聖靈的水流明顯的在我們中間,只能說這裡有一點祝福,那裡有一點祝福。所以主的工作,就要完全靠弟兄姊妹在屬靈層次上能不斷的拔高。譬如說,在上海那個見證的祝福,完全在於有一批非常屬靈的弟兄,他們不僅敬畏神,也活在主的面前。

  主的行動若是用人來作工,這個作法不是不好,但是你跟著人走,就受人的限制。帶領的在,這個東西就在;帶領的走了,沒有多少年,這個東西就不太容易生存;就是勉強生存下去了,也一定變成組織;若不組織化,它就會散掉。這就是在教會歷史裡產生出主教來的原因。主教就是組織化的先河,因為主教變成在長老之上的「監督」,那就是組織。譬如說,在你那個區域有一個老練的同工。一面來說,你凡事跟他交通,對你是個保護,這是很好的;但是另一方面說,若是你作事,一定要他批准,他就變成一個主教。盼望我們有這樣的認識,神的見證很難在一個組織裡,或是在一個方法裡作得興旺。無論這個組織多強,無論這個方法多好,它們後來一定取代基督;然而只有基督自己才是神祝福的源頭。

  我們再回到這一首詩歌。這個唱詩的人,他是走主來帶領他的路。所以第二節說,「盡我所有,所有失敗,失敗至今,失敗頻仍;無何可信,信你能耐,能夠抓我聽你命令。」像「抓我」這個詞就用得非常的好,「主啊,你抓住我,叫我沒有辦法離開你。我現在把我這個人完全信託給你。主啊,一面來說,你有溫柔的提挈,一面來說,是你自己來抓我聽你的命令。」

  第三節說,「當我的心稍為高仰,」只要我稍微覺得最近自己還不錯,「我就近乎跌倒危地;」什麼時候你覺得可以了,你就知道這個時候你要跌倒了。所以他說,「我不敢作,我不敢想,事事處處,我需要你。」沒有主,他什麼都不能作;不僅什麼都不能作,他連想都不敢想。這一首詩歌是非常有深度的詩歌。在你奉獻自己來跟隨主,而來走主的道路的時候,你要有這種心態,「主啊,我是一個活在十字架裡面的人,所以我不敢作,我不敢想,事事處處,我需要你。」

  第四節說,「你是救主……剛強……體貼,」主若是僅僅剛強,主就打死他了;主若僅僅體貼,主就對他溺愛了。然而主又剛強,又體貼:祂的剛強,是為著神的見證;祂的體貼,是為著我的軟弱。「你是救主……剛強……體貼,哦主,我今尋求你面;」所以我來找主罷。下一句說,「雖然我是弱中弱者,」你有沒有注意,一個跟隨主的人,他的心態和我們所想的、所望的是不一樣的。「我是弱中弱者,我的能力是你恩典。」我能往前走,完全是主的恩典在我身上的工作。弟兄姊妹,在年幼的時候,你要會唱這樣的詩歌。因為這樣的詩歌會規範你屬靈的認知。然後你就知道,當你在屬靈上往前的時候,你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這種認知常常都在這樣的詩歌裡,這樣的詩歌非常能夠把人帶到主的面前。

「由死而生」(詩473首)

  我們接著來看詩歌四百七十三首。這一首詩歌也是說出一個人在一開頭來跟隨主的時候,他需要有這一種的認定。一般來說,年輕人在這一方面的認識太少,所以年輕人在主面前能好好站住的比例相當低。他們在追求主的過程裡,缺少這種認定的經歷;在他們的觀念裡完全是,「我可以為主幹一番」,「我們將來有什麼樣的盼望」。事實上,沒有人跟隨主是可以有這種心態的。如果你想跟隨主,你就得預備去死。所以這裡就說,「由死而生」,惟有這樣的人跟隨主才會有路。

  為什麼這麼多的弟兄姊妹,他們愛主,也參加許多追求、許多訓練,也願意走主的路,但是到後來,能繼續走下去的卻是這麼少?問題在於他們開頭跟隨主的時候,他們的觀念並不正確。他們正像主耶穌的門徒一樣,這些門徒以為主耶穌上耶路撒冷是去作王的,因此他們也是跟著主要去作王的,卻沒有人認識祂是去死的。所以當主釘十字架的時候,耶路撒冷的門徒都四散了。今天,許多聖徒因為不認識十字架的道路,所以他們走一走,就走不下去了。這樣的詩歌就能幫助我們認識,跟隨主就是死路一條。我們這一生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死的過程。我們如果不能經歷死,我們就不可能有生。所以這一首詩歌的題目是「由死而生」。

  第一節說,「由死而生 ── 恩主,這乃是說明,生命在此,或是在於來世?不必等候!毀壞破碎的器皿,即今可在陶人手中陶製。」換句話說,你還不快快把你這個器皿交給主,今天就是時候,快快把你自己交給主罷,好叫主來作。第二節說,「由死而生 ── 何等奇妙的復活!種時感覺軟弱,起時強壯;」這個路是什麼路呢?這個路是經過死而得著生命的路,所以從這裡能產生何等奇妙的復活。你這個人一生的路就是神來種你的路。神來種你的時候,你覺得很軟弱,然而你起來的時候,卻是強壯的。下一句說,「你的生命顯於勞碌和折磨;」這說出你這一輩子是沒有好日子過的,都是勞碌和折磨。一般愛耶穌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越勞碌越快樂;今天在這裡開完特會,明天就到下一個地方;下一個地方開完特會,再換個地方。他覺得勞碌很重要,因為勞碌能叫他這個人有發展,有成長。他不僅有勞碌,還有很多的事物來折磨他這個人。下一句說,「時刻非我,乃是基督我王。」當我這樣活的時候,有勞碌,又有折磨,叫我痛苦不堪。這時候,我就覺得我這個人不能存在,只有神所要的才能存在。所以他說,「時刻非我,乃是基督我王。」

  第三節說,「由死而生 ── 客旅道路何孤單,認識十架者卻都願同行,」凡認識十字架的人,都願意走這條路。下一句說,「效法祂死,他們與祂同苦難,因祂,就將萬事當作有損。」我現在所走的路是一條孤單的路,但是因著我認識十字架,所以我願意這樣走,我願意交通於祂的苦難,把萬有都看作損失。第四節說,「由死而生 ── 何等有福的使命!帶著活泉,生命洋溢又豐盛,從天上的潔清白明江河,告訴渴人,從茲無需再渴。」

寶愛身體生活的詩歌

  接著,我們要來看「對身體生活的寶愛」這一類的詩歌。前面我們說過,當你願意來跟隨主的時候,你要享受福音的實際,要有救恩的快樂,要有對基督的認定,要有追求的生活,要對世界和宗教生活的厭棄,要渴望有十字架的經歷。現在,我們要再往前,說到你要對身體生活有寶愛。

「我們呼吸天上空氣」(詩623首)

  詩歌六百二十三首是少有的好詩歌,是一首說到對基督身體的寶愛的詩歌。這首詩歌非常的純淨,裡面沒有什麼雜質,叫你感覺完全是主。第一節說,「我們呼吸天上空氣,香味從天而來,但願每魂脫離肉體,每靈都充滿愛。」這是很淺的一首詩歌,但是很有感覺。第二節說,「主使我們心心相聯,滿有聖潔情意,」我盼望弟兄姊妹在一起的時候,要學習心心相聯,但又不是在肉體裡彼此喜歡。盼望我們心心相聯,滿了聖潔情意。下一句說,「不至有日彼此改變,不愛你或你的。」這裡的「你」就是主自己;「你的」就是聖徒。所以我們要一同來愛主,也要一同彼此相愛。

  第三節說,「只受你的十架指引,服你所有旨意,能以彼此更為親近,能以更親近你。」換句話說,我們在基督身體裡一切的交通是在十字架的原則裡的,也是只受主十字架指引的。在這裡沒有肉體的關係,沒有個性、喜好的關係。我們能在一起配搭、相親相愛,是因著主的十字架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一面來說,這一首詩歌非常淺;但是另一面來說,我們初期愛主的時候,我們和弟兄姊妹應該建立這樣的關係,這樣我們在屬靈上就會健康。這首詩歌很甜美,唱這樣的詩歌會叫你覺得非常舒暢。

「福哉以愛聯繫,聖徒心心相契」(詩621首)

  詩歌六百二十一首也是一首對身體生活的寶愛的詩歌。你若喜歡這樣的詩歌,你自然會愛弟兄,愛姊妹。

  第一節說,「福哉以愛聯繫,聖徒心心相契;彼此交通一情一意,真如在天無異。」第二節說,「在父恩座之前,同心尋求眷憐;有望同盼,有苦同難,同憂、同樂、同安。」這裡是說,弟兄姊妹的擔子是我的,我的擔子也是弟兄姊妹的。第三節說,「軟弱彼此體諒,重擔互相擔當;一人心傷,眾人淚淌,充滿同情心腸。」我真羨慕這種教會生活。我真怕慢慢的到後來,我們像軍隊一樣,「你是屬我的,你不是屬我的;你講這樣的話,你不講這樣的話。」這個不是基督身體的原則。基督身體的原則應該是「一人心傷,眾人淚淌,充滿同情心腸。」第四節說,「每逢彼此分離,總是難免依依,但身雖離,靈仍一起,且有再會之期。」第五節說,「盼望那日快顯,再無離別辛酸;相愛更親,相交更甜,同樂直到永遠。」

  原則上,這是一首非常淺的詩歌。一個剛剛愛主的人,一定要學習經過這一首詩歌的過程;若沒有經過這樣的過程,人一定會僵化的。按理說,我們越在高的啟示裡,我們應該越有基督。但是為什麼我們越在這麼高的啟示裡,我們卻滿了定罪,滿了規條?這些都是違背這首詩歌所說的情形。這裡說,「軟弱彼此體諒,」如果一個人不在流中,大家應該幫助他回到流中,不要一直定罪他不在流中。基督的身體就是基督的身體。人若真看見基督的身體,就一定看見這身體生機的特性,所以他也一定寶愛所有的肢體。在這個身體裡,我們除了供應基督之外,不可以產生其它的事物。

  我們的教會生活,如果像這首詩歌所描述的情形,「在父恩座之前,同心尋求眷憐;有望同盼,有苦同難,同憂、同樂、同安。軟弱彼此體諒,重擔互相擔當;一人心傷,眾人淚淌,充滿同情心腸。」你看甜美不甜美?所以我們不可以把這首詩歌的實際丟了。從前我們在教會生活裡,的確有這種甜美的光景,那時候我們是「一人心傷,眾人淚淌」。盼望在我們今天的教會生活裡,我們能不斷活出這些彰顯身體生活實際的美德。一個人有難處,我們就一同禱告、一同流淚。

  在這一次的追求裡,我常常看見你們對上台說話的弟兄姊妹滿了扶持,我很喜樂。這就說出你們稍微看見一點基督的身體了。看不見基督的身體就是競爭,看誰講得好,誰講得不好。我再說,當你來跟隨主的時候,永遠不要離開親愛的弟兄姊妹,永遠要活在基督的身體裡。若是主這樣的憐憫我們,我們跟隨主的路一定會走得好。

「前我曾是個孤單的人」(補充本703首,生命之歌32首)

  補充本七百零三首這首詩歌很有感覺,說出一個人跟隨主,跟隨到後來他會覺得無可奈何。第一節說,「前我曾是個孤單的人,追求自己的屬靈,盼望我能在主前侍立,使祂能歡喜滿意。多年來雖屢覺得甜美,卻又是時常淒涼。」為什麼他會這麼淒涼呢?因為他是自己一個人來跟隨主。下一句說,「我是已有夠多的失望,知道不能再這樣,」在屬靈上個人這樣的追求不是主的路。

  第二節說,「在主裡我尋見了你們,如尋見所愛的主。」現在我看見基督的身體。在我的感覺裡,基督的身體就像基督那麼可寶愛。然後,「我就知我已得著歸宿,在家中享受豐富。藉你們我能得著力量,不知不覺的向前,」在教會裡,弟兄姊妹應該是我的力量。下一句,「我何願與你們永結聯,只望為你們而活。」我不僅為主活著,我也願意為教會活著。

  後來我自己在生命之歌同一首加了第三節,「藉你們我尋到我救主,何等可愛的救主,祂的一切藉你們顯出,愛的生命何滿足。祂的愛藉你們得流出,成為愛裡的水流,祂生命在你們得活出,使我一生得安居。」我本來是個人追求主,現在我已經活在教會生活的裡面。我的確寶愛教會,寶愛基督的身體。所以我從孤單淒涼,到後來在弟兄姊妹中間得著安居,我已經完全活在教會裡面。

「享受眾聖徒裡面的基督」(補充本733首)

  現在我們再唱一首,補充本七百三十三首。這是一首很釋放的詩歌。這首詩歌很有意思,看起來沒有什麼東西,事實上裡面是很有感覺的。第一節說,「我們現今一同前來享受眾聖徒裡面的基督。脫離自己窄小的天地,以為基督僅僅是屬我的。祂的豐富已經住在我們的他們裡。所以我們一同前來享受眾聖徒裡面的基督。」你一看見身體,就能「脫離自己窄小的天地」,就發現「祂的豐富已經住在我們的他們裡」。這裡的「我們的他們裡」這個用詞很特別,也就是說,他們就是我們的。副歌說,「弟兄們哪!快快前來,盡情享受你的所有;當我們能讓祂自由,我們就能同得享受。我的經歷是你豐富,你的經營是我供應;我們一同彼此享受,神人在此同得滿足。」這些話雖然很淺,可是摸著了一些身體的實際。

 然後第二節第一句說,「我享受你,你享受我,才知道基督是何等豐富。」你現在看見基督的身體,產生對基督身體肢體的寶愛。因為主不只是你的,主更是基督身體的。下一句,「我供應你,你供應我,才得著生命一切的實際。祂賜我的豐富產業在我的他們裡。現今我們彼此享受,就經歷生活是何等甜美。」這首詩歌的重點,是叫你看見弟兄姊妹都是你的,你也是弟兄姊妹的。

  這是一首非常高昂的詩歌,可以說是一首復興的詩歌。青年人在一塊兒唱這樣的詩,會很有感覺。你若看見基督的身體,你也活這樣的生活,那麼你這一生很難離開基督的身體。我願意在主的憐憫裡作一個見證,我曾經服事過一批青年人,當他們被主興起來以後,雖然他們不太怎麼講基督身體的道,但是他們非常摸著基督身體的實際。感謝主,在祂的憐憫裡,直到今天,他們中間有一些是全時間服事主的,有一些是在地方教會中負責的,卻很少人是到世界裡去的。求主憐憫我們。(韜)

(2000/11/1am 克里夫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