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愛的詩歌(三)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祂用愛把我圍著 詩歌一百二十八首第一節說:「我今俯伏主面前,我希奇主恩典!像我這樣的罪魁,主竟拯救歸回!我本世人貪世福,那裡想到要主;為何無端來尋我,用愛把我圍著。」很少人寫詩能這樣開頭;「我本世人貪世福,那裡想到要主;」這句話說出你我的光景。但是有一句話,「像我這樣的罪魁」,我們可能不表同意。我們似乎沒那麼壞,我們不過是小罪人。只有在主的光裡,我們才知道我們和主之間的距離,才知道我們得罪主的情形。 你卻前來尋我 第二節說,「當時我心因罪惡,糾纏得真難過,但我並未求解脫,你卻前來尋我!」這裡的「當時」是指他還沒有得救的時候。很多弟兄姊妹都能作見證說,當他們聽見福音時,他們就是覺得要信主,要接受主;差不多這種見證都是說出聖靈已經在他們身上工作;聖靈還沒有工作時,大家都被罪惡糾纏得很難過,但是不見得會想求解脫。譬如說,一個愛賭的人,老是賭輸,他的希望一定不是從賭裡出來,而是再賭一場,把賭本翻回來。很少在罪裡的人會跟主說,「主啊,我盼望從罪裡得解脫。」乃是聖靈在人身上工作了,才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這人撒種,那人收割 第二節接下去說,「當時我雖聽見你,但我總是不理,」你不要輕看人說,「我不要,我不信。」你要知道,很少人是第一次聽見福音就得救的;但是,也很少人聽見福音不得救的;所以你不要輕看傳福音。因此聖經中才有這樣的話說,「這人撒種,那人收割。」我們總是以為「這人撒種,這人收割;那人撒種,那人收割。」因為我們無論作什麼,都盼望有成就,喜歡邀功。但是神的原則卻不是這樣,當你帶一個人得救時,你要知道,其實是別人先撒的種,你不過是來收割。請問是撒種重要,還是收割重要?我願意告訴你,「撒種重要。」當種子撒下去了,即使你不收割,種子還是會長出來的。這正如我家的小園子,前年種了一些蕃茄,去年就長了一大堆,今年沒有理它,它又長了一大堆。你所以能帶人得救,因為是別人撒的種。若有人對你說,「當時我雖聽見你,但我總是不理,」請你不必生氣,因為雖然他「不理」,福音的種子還是種進去了。 當你去傳福音,去撒種時,你要相信,你所撒的種子是會長的。若是你帶人得救了,你也要知道這個功勞是別人的,是別人先撒了種,產生一個成熟的情形,叫你去收割。如果有人因你所講的話而接受了主,你也要領會,其實聖靈的運作在他裡面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年了。所以我們很難有什麼可誇的。 主,你為什麼要愛 第三節說,「我實不知為何故,你竟為我罪辜,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得著平康!我的罪惡比人多,」很少人有感覺,自己的罪比別人多。其實我們的罪多、罪少,是不能互比的,因為都是無數多,都是多到一個地步,沒有辦法算的。信主的是這樣,不信主的也是這樣;愛主的是這樣,不愛主的也是這樣。人能發現自己的罪惡比人多,都是光照的結果。當光來了,他就能說,「主啊,我竟然不知道我是這樣一個罪人。」所以他才會說,「我的罪惡比人多,我為肉體活著,我的性情比人壞,你為什麼要愛?」人為肉體活著,就是放縱情慾,換句話說,我的罪惡比人多,我是一個放縱情慾的人,並且我的性情比人壞。主啊,你為什麼愛我這麼一個人?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要認識,「主啊,我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為我死。我的罪惡比人多,我為肉體活著,我的性情比人壞。無論就著自己的顯出,就著自己的行為,就著自己的構成,沒有一樣是可以的。我這人的生活是為著己的,我是為著自己的肉體活著的。像我這樣的人,你竟然愛我。」 你的全是為著我 前三節好像是這一首詩歌的引言。第四節開始說到主自己。「你生馬槽何寒微!你的生活何卑!你到加略受折磨!你的全是為我!」當一個人得救以後,他對主有一種的認識,「主啊,你一生受苦、降卑的經歷完全是為著我。」這一節接著說,「你在何處看上我?為何又愛上我?」我很喜歡這句話,在這裡他和主個人的關係是何等的親密。可是我們自己卻常常很膚淺的禱告說,「主啊,謝謝你,你是我的救主;主啊,謝謝你,你也祝福我們每一位。」這樣的禱告缺少個人的關係。這位主不僅是我的救主,也是大家的救主;這位主不僅是祝福我的主,也是祝福每一個人的主。不錯,基督是為著世人死的;但是當一個基督徒真正來跟隨主時,他會有一個特別感覺,「主啊,你是為「我」死的。」所以這裡說,「你在何處看上我?為何又愛上我?所以才如此受苦,為要使我得福?」這是一種很深的經歷。當一個人和主之間有這樣健康的關係時,他才能說,「主啊,你所是和所作的一切,就著真理來說,是為著你的教會,是為著所有的聖徒的;但就著經歷來說,主啊,這一切都是為著我的。」 第五節,「我比別人有何長?有何比人高尚?」惟有一個和主有特殊關係的人,才能寫這樣的詩歌,才能唱這樣的詩歌。「因此使你離天上,為我十架命喪?」似乎當主離開天庭到人間來,就是為著我這一個人。弟兄姊妹,你能和主建立這種愛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健康、非常甜美的事。「主啊,我沒有什麼比別人長,也沒有什麼比人高尚,我根本不值得你為我來喪命。你若來救保羅,我沒有話講;你若來救彼得,我也沒有話講;你若來救我,我就覺得太希奇了。」然而,因著你和主有一種親密的關係,你有一種感覺,「主啊,你從天上來到世間,你降卑成為人,且死在十字架上,全是為著我。就著你的成就來說,你是為著整個人類的。但就著我的經歷來說,這一切就是為著我這個人的。」所以,「主啊,當我想自己,實在無一可以邀你的青眼,使你喜,我就只得希奇!」 第六節,「無他,我今只能說:你是無故愛我!哦,你是無故愛我!哦,這恩真難說!哦,不是因自己好,不是因自己高,……」你不要小看這些話,若不是跟隨主多年,是寫不出這些話的。一般人跟隨主,差不多都有利益交換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多為著主,主就多為著我;因為主更為著我,我就更為著主。此外,我們還有一種向主邀功的心態。例如有的人作見證說,當我這樣愛主、跟隨主的時候,主就為我開路了,這就是邀功。許多時候,我們也會不知不覺的衡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更多討主的喜悅?」我們應該有一個敬畏神的心,但是在敬畏裡,我們更需要認識自己,看見神所以這樣來成為我的拯救,「不是因自己好,不是因自己高,乃是你要愛我這罪魁,無故的愛罪魁。」 第七節,「我既如此的蒙恩,自然應當認真愛你、念你、順服你,才可對得住你;」這次你們來參加追求,一面來說,似乎是拋頭顱、灑熱血,連命都不要了;但是另一面說,這還不是真正的認真。你們滿腦子在想要怎樣預備綱要,好好的展示。你們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基督。所以這裡說,「我既如此的蒙恩,自然應當認真愛你、念你、順服你,才可對得住你;」若不是這樣,那麼你們活著幹什麼?你們必須這樣的愛主。「但是,可憐到如今我心仍冷如冰!」無論如何,我們沒有真正的愛。「雖然明知你恩、愛,仍是對你懈怠!」 第八節,「你雖為我捨性命,我對你仍無情;你雖為我離天庭,我對你只半心。」在這裡,作者的感覺是,「主啊,我知道你為我作這麼多,但是不知為什麼,我仍不能真正的來愛你。」什麼叫作半心?譬如你來這裡追求,但是你所關心的是你展示得好不好,這叫作半心。人是來追求了,心中掛著的卻是自己,而不是主。慢慢的你跟隨主,你就領會,「主啊,真正愛你的人是何等的少!」他又說,在我的經歷裡「隱藏世界離不得」,換句話說,似乎他外面的世界都丟了,聚會生活也正常了,甚至都作長老了,但是他裡面還有一個「隱藏的世界」。有一個東西隱藏在他裡面,他就是捨不得把它丟掉。然後他說,「你的道路嫌太窄」,這是真的。我學習跟隨主這麼多年,我的感覺真像倪弟兄詩歌中所說的「雖然道路越走越窄」。為什麼?當你越來越與主同心,也越來越與神同工的時候,你就會發覺,「真正要神的人,真正要主自己的人,是何等的少!」然後,所以你心中就會有一種感覺,「隱藏的世界我離不得,你的道路我嫌太窄。」 下一句,「微小自己捨不得,你生命苦太默!」我們永遠捨不得我們那個微小的己。譬如在弟兄之家、姊妹之家,彼此常常計較該誰洗碗,該誰煮飯,誰睡上舖,誰睡下舖……,這就是「微小自己捨不得」。人很有意思,有時候講起話來真是泱泱大度,似乎什麼都沒有問題,一旦主給你一些很小的環境,立刻就顯出你這個人真是可憐,永遠捨不得那個微小的自己。「生命苦太默」的意思就是,「主啊,一旦跟隨了你,我就沒有出息,似乎什麼都沒有了。若是沒有愛你,我本可以幹一番的,好好顯揚顯揚的;現在我來跟隨你,一切似乎都變得靜默無可顯揚。」這一節說出跟隨主的人都要學習四個忍耐的功課,第一要丟棄世界,第二要走窄路,第三是要捨自己,第四是要隱藏,不顯揚自己。 第九節,「當我想到這裡時,我心若有所失。」這時候人有一點光了。光一來,就叫人看見自己的真實光景。弟兄姊妹,你曾否對主說過,「主啊,我怎麼會這樣?」還是你一直覺得,你是很努力的在奔跑,很努力的要作長老,或是長老太太?當人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他就要說,「當我想到這裡時,我心若有所失。」這證明你在主面有一種情形,「我是何等無奈,我對我的心態無奈,我對我裡面隱藏的要求無奈。」 這時候我就恨自己,「自恨性情太敗壞,自恨生活太歹。」這裡的「生活太歹」不是生活不夠敬虔,而是生活中缺少主。你的生活和主的關係不夠密切,有許多的事,你還是憑著自己和自己所喜歡的在那裡作。所以「當我想到這裡時,我心若有所失。自恨性情太敗壞,自恨生活太歹。」 「但是,主,你豈不知我心將要如此!你既預知我冷淡,當初何必恩湛?」在這裡他似乎有一種禱告,「主啊,我知道我已往所犯的罪你已經赦免了;你也知道我還會再敗壞下去。若是你的手鬆一鬆,我就不知道還要再犯多少罪。主啊,你知我心將要如此,你預知我冷淡,你卻又何必這麼恩待我?」 但你仍然愛我 第十節,「難道你為我捨命,擔當痛苦、罪、病,受盡人世的艱辛,就是為此冷心!你既知道我如此,何苦為我受死?你既知道我無良,何竟為我受傷?」在這裡他斷續禱告,「主啊,我對你是這麼冷,你為什麼還要這麼愛我?難道你作這些,就是為著這個冷心嗎?主,我根本不值得,你為什麼還要這樣看上我,這樣愛上我?」 十一節說,「你雖預知我冷淡,對你刻變時翻,但你仍然要愛我,為我死,為我活。」弟兄姊妹,善變是我們的特長。我們今天愛主,明天就不愛主了;我們剛剛把自己奉獻給主,一回到家,又忙自己的事去了。我們對主的確是刻變時翻的。「但你仍然要愛我,為我死,為我活。當我想到這樣愛,不知淚從何來,」換句話說,像我這樣對你刻變時翻的人,你為什麼要為我死,為我活?當我想到這樣的愛,我就不知淚從何來。最後,「滿心感激我救主,希奇你的無故!」沒有什麼原因,主就是這樣愛上了我。 弟兄們,無論是初蒙恩的,還是久蒙恩的,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回顧你這一生,我們都要希奇的說,「像我這樣一個人,今天還能活在主面前,享受主憐憫,經歷主大愛。這簡直不可信,但在我身上卻是實際。」所以,我「滿心感激我救主,希奇你的無故!」 第十二節,「主啊,對於你大愛,我真明白不來,一面我希奇不迨,一面我要敬拜,天上福樂雖無比,我心並不在彼,我愛作個唱詩人,讚美我主我神!」這時候他有一種的超越,因為他知道主的大愛。即使我不願意跟隨主,主還在;主是不會放過我的,這愛是不會讓我走的。所以我願作一個唱詩人:得勝的時候,我讚美祂;失敗的時候,我照樣讚美祂,我不願意用我的情形來定規我和祂的關係,我願意活在祂的愛裡來定規我和祂的關係。這時候,他超越到一個地步,能豪邁的說,「天上福樂雖無比,我心並不在彼。」他不是考慮天上的福樂,他乃是作一個唱詩人,來「讚美我主我神。」 作主恩愛標本 末了一節,「在那光明榮耀中,我要不住稱頌,我要感謝你恩愛,我要永遠敬拜。我望我能在天城,作主恩愛標本。愛雖難答恩難報,惟願讚美得好!」一直到永世,這位神的無限,仍然給我們經歷,因此我們會不斷的稱頌祂。藉著不斷的享受,我們不斷的看見祂的豐富,也藉著對祂的豐富有更多的認識,就帶進更多的享受。我跟隨主這麼多年,在我的經歷裡,我對主越有認識,我對祂的稱頌就越拔高。我稱頌主四十七、八年了,我今天的稱頌和早年的稱頌也不一樣,因為我對主的認識不一樣了。我相信到了永世,主對我們還會更不一樣,主的豐富還會不斷的給我們得著,主的榮耀還會不斷的給我們看見,所以我們就會不住的稱頌。 當這位榮耀的神,在永世裡不斷的給我們看見和享受的時候,我們還得認識,這一切的根源是「愛」。沒有主的愛,不可能有這樣的事。在這裡「我要感謝你恩愛,我要永遠敬拜。我望我能在天城,作主恩愛標本。」到那日,我們看見了保羅,我們都要說,他的確是一個恩愛標本,他把主的恩、主的愛都彰顯出來了。我信到那日我們看見了倪弟兄、李弟兄,他們也要說,「我就是一個恩愛的標本。」弟兄們,盼望我們都能說,「主啊,願意到我年老的時候,我也能告訴別人,雖然我沒有為主作太多的工,我卻是主恩愛的標本。」弟兄姊妹,乃是主的恩、主的愛,把我們這一個人,作到榮耀裡面。「我望我能在天城,作主恩愛標本。」最後一句,「愛雖難答恩難報,惟願讚美得好!」我們實在無以報答主的恩、主的愛,惟願讚美得好。這個讚美就是我們的所是,我們就是主恩愛的標本。這個標本的本身就成了對主的讚美。感謝讚美主。(韜) | |
(2000/9/1am 克里夫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