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門書:一幅美麗又屬天的教會生活的圖畫
第三篇 一個屬靈、成熟、又平凡的保羅
使徒保羅的一生是成長的一生
一個教會的健康度,是相當根據使徒如何。使徒的特點,就是他不斷的在成長,所以保羅才說,我這一生是啟示加上啟示,異象加上異象。換句話說,不是我得著什麼就夠了,是我得著了,我再往前一點;我往前一點了,我又再往前一點。我相信,保羅最後的五、六年的監獄生活,孕育出他所的寫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的豐富。但是,絕不是他坐監五、六年,天天想,就想出一套豐富來,而是他已經有了二十多年跟隨主的經歷。
保羅這一生是很特別的,他應該是主後一年左右出生,所以跟主耶穌差不多同年。主耶穌到殿裡去,他很可能也在殿裡,看見耶穌的後面跟著一些穿著破爛的鄉巴佬,而自己則是穿著最好的法利賽人。他看著這一批人,覺得他們不成才。聖經記載,「耶穌從殿裡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可十三1)人一聽就知道,這是個鄉下人。所以保羅從開頭就非常渺視這一班人,覺得這一班人如果能成大事,天下就沒有公理了。
保羅自己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法利賽人的總數,在主耶穌的時代大概就是五千,人數很少。在整個以色列人中,大概只有五千個法利賽人。保羅如果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他就是在整個以色列國最高尚的那五百人中間。他出生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他自己又是一個好學生,有一個最有名的老師,叫迦瑪列,就在他的門下受教。他成長的過程是在大數,大數那個時候是在亞洲一帶的教育中心,所以他的成長是非常的出色。
這樣一個青年人,在殿裡見過主耶穌,在殿裡見過彼得。他站在旁邊看看,神怎麼許可這麼一班沒有出息的人跑到聖殿來?可是他們是猶太人,還不能不讓他們進來。如果根據保羅,這班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到聖殿裡來。所以,等到福音廣傳的時候,一下子三千人得救,一下子五千人得救,保羅就受不了,他就鼓動人把司提反殺了。
司提反的殉道是保羅促成的。聖經不好意思說,是保羅把司提反殺了,因為寫使徒行傳的是路加,如果他這樣「控告」保羅,也說不過去,他的良心也不平安。所以他就說,保羅替他們看守衣服(徒七58)。聖經有這麼一句話,「掃羅(即保羅)也喜悅他(司提反)被害。」(60節)
總之,司提反殉道了,而保羅卻得救了,也不斷的往前了。怎麼往前呢?在「成長」的裡面往前。他大概是三十八歲才得救的,並不年輕。但是弟兄姊妹,你記住,年輕的時候得救是一個恩典,但是不要以為你年輕就夠了。我也曾經年輕過。如果你年輕,你不知道珍惜,同樣沒有價值。保羅的好處是,他可能從小就開始背聖經了,他背的是舊約的聖經。所以,他有三十年的時間浸透在聖經的豐富裡,可是他完全沒有啟示,不知道主是誰,不知道耶穌是誰。他知道有一個彌賽亞要來,但是他絕對不相信,那一個帶著彼得那班鄉下人的耶穌可以是彌賽亞。
保羅信主以後,有大約十年的時間在追求,然後有十年在作工。他大概是主後四十八年開始第一次的出外行程,差不多十年以後被下在監裡。保羅是三十八歲得救,可是他的聖經已經非常熟悉了。等他得救以後,他就很清楚,耶穌就是那位彌賽亞,耶穌就是受膏的一位,祂就是基督。所以,他用十年的時間把舊約聖經「翻譯」出來。整本的舊約原本都是隱藏的,是一幅圖畫又一幅圖畫,一個故事又一個故事,但沒有人知道它到底說的是什麼。現在保羅有了啟示了,他就懂了,原來亞當就是預表基督,夏娃就是預表教會。你有沒有注意,他把聖經翻譯出來了。即或是這樣,他還要再成長,所以他有十年的勞苦,他的勞苦也真有果效。
我願意對弟兄們說,在保羅面前,每一個服事主的人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羞愧。你看保羅,十年,從無到有,產生了多少教會?你看我們這些沒用的主的僕人,十年,從有到有,幾乎什麼都沒有作出來。使徒保羅有十年的時間,從無變有,你以為容易嗎?你去試試看。我告訴你,從有變有,容易;從無變有,真難。可是每一個愛主的人、服事主的人,都要有一個能力,叫作從無變有。你到一個地方去傳福音,人會得救;你到一個地方幫助人,人會愛主;你到一個地方跟弟兄們交通交通,他們會奉獻自己;你到一個地方,那些奉獻自己的人可以把教會建立起來。這就是從無變有。誰是你的資源?神是資源;可是神是看不見的,神是摸不著的,是需要你憑信心去支取祂的豐富的。
保羅的一生是受煎熬的一生
你要注意,保羅這一生,有三十多年的時間,他完全是在舊約聖經的教訓裡,但最後他把它都翻出來了。他有好幾年的時間,在亞拉伯的曠野,把舊約完全地領會過來,明白到底舊約說的是什麼。那個領會不得了!原來會幕就是基督的雛形,就是神所要得著的教會;原來聖經都是說到基督自己。我想祂很明亮,他有夠多的豐富可以出去作工。
他大約四十八歲開始為主作工。他出去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的煎熬。聖經說,他被棍打了多次,又被鞭打了多次(林後十一24-25)。他遇到許多危險,有江河的危險,有盜賊的危險,有同族的危險,有外邦人的危險,有假弟兄的危險(26節)。保羅滿身都是鞭痕。你知道為什麼保羅經歷這些?不是主耶穌喜歡人挨打,主耶穌沒這個癮;主耶穌給你一點苦頭吃,主耶穌的心和你是一同傷痛的。為什麼要打?就是主耶穌要告訴你,我要叫你知道我所經歷的是什麼,好叫你也享受我所經歷的。你是交通於我的苦難。我的苦難產生了教會,你的苦難建造教會。
保羅這一生一直在長,長到什麼時候呢?長到差不多五十八歲的時候。說實話,那個時候他的確成熟。你不要小看這個成熟。我記得,我剛剛得救的時候,我們都在一個年長弟兄的服事之下。那個年長弟兄半年在台灣,半年到菲律賓。他從菲律賓回來,弟兄們就很喜樂:感謝主,某某弟兄回來了,他更成熟了!甚至有個弟兄講,他熟透了!等到這位弟兄到美國了,他又成長了,更成熟了。使徒保羅也在長,一直長到主後五十八年的時候。我想這時候聖徒見到他,就感覺太好了,這個弟兄太成熟了!但主耶穌就要說了,成熟嗎?我還要叫他再長。所以弟兄們,你要一直不斷的長,你這一生要成為成長的一生。
我年輕的時候,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講道是跳著講的,我一口氣可以講十個句子。我現在已經沒有那個力氣了,可是我現在有更多的膏油,這就是成長。保羅寫腓利門書的時候,他快六十了。在那個時候,六十歲是真老了,所以保羅才對腓利門說,像我這有這年紀的保羅(門9)。什麼年紀?才六十多歲,可是在那個時候他就感覺年紀很大了。這時候的保羅的確是成熟了,可是主卻叫他下在監裡。
這一個,我們沒有一個人能懂。我們的感覺是,他若是下監,那麼眾聖徒怎麼辦?他若下監,他所服事的這麼多教會怎麼辦?而且這些教會也不爭氣。你看到後來,他在書信中描述他的心境,是非常艱苦的。在使徒行傳裡,他到了羅馬,租了一個房子,凡是願意見他的,他都接待(廿八30)。我告訴你,你今天想見一個好醫生,你都不一定見得到;你今天想見一個議員,他哪裡會去接待你?你就知道,那時候沒人去找保羅。這麼一個瑰寶,誰珍惜他?誰在意他?哪一個教會照顧他?
我讀腓利門書,我想問一個問題:真奇怪,腓利門頂富有的,保羅為什麼那麼窮?我願意告訴弟兄們,在經濟上保羅非常艱苦,在屬靈的交通上他也非常艱苦,好像顧他的人不多,找他的人也不多,所以他才有時間傳福音給阿尼西母,帶他得救。就在這樣的時候,他懂了,什麼叫作被離棄,什麼叫作孤單,什麼叫作隱藏在基督裡。就是因為這樣,他又再長,這使他能寫出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保羅不斷的長,他的啟示豐富到一個地步,他把神的心意完全領會過來了,所以才能寫出那麼高的書信。可是,因為他這樣的受煎熬,他又產生一個非常甜美的人性。
一個屬靈又平凡的保羅
所以你注意,保羅寫歌羅西書的時候,也就是寫腓利門書的時候,這兩卷應該是同時寫的。只是有一點不同,就是送信的人不同。歌羅西書是誰送去的?推基古(西四7),並不是阿尼西母帶去的。無論如何,這兩卷應該是同時寫的,一卷是非常有啟示的,說到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受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西一15-16);另一卷又是非常有人性。我願意告訴你,歌羅西書真高;這麼高以後,他又變得這麼平凡。
你要知道,偉大是一件事,平凡又是一件事。你不要以為我隨便講,一個弟兄在教會中講了一篇好的道,出去吃飯就不自然了,因為剛剛主大用了他。很奇怪,保羅屬靈到這個地步了,阿尼西母這一個奴隷又算什麼呢?保羅很特別,他會感覺,我愛他;愛到什麼地步呢?我把他看作像我的兒子一樣。
你要知道,在教會中服事主的人,一定要成為一個柱子,這個柱子要在啟示上不斷的長,要在生命上不斷的長,要在運作上不斷的長。不僅這樣,這個柱子雖然長得這麼高,卻又是謙讓宜人,讓人感覺可親。你叫人覺得你遙遠,你叫人覺得你高,你叫人覺得你特殊,這都不是主祝福你的路。使徒保羅長了,不斷的長了,長到後來,他長到在啟示上與神的心意完全合拍,所以他可以寫出以弗所書,他可以寫出歌羅西書;同時,他寫了腓利門書,他這樣的長就把自己長到聖徒中間去了。
你有沒有注意,保羅那麼屬靈了,卻又那麼平凡。他長到什麼地步呢?長到絶對活在基督裡,也絶對活在人的中間。沒有一個人能說,自己是一個主的僕人,卻離開了人群。真正住在基督裡、長在基督裡的人,他一定是住在人的中間。
成長的過程有五項特點
保羅成長的過程裡有什麼特點呢?他有主,有主的經綸,有裝備,有運作,並且對神聖的主權有認識。它一共有這五項。我勸你把它背一背,你這一輩子不能少於這五個東西。第一個,我有主;第二個,我有神的經綸;第三個,我有裝備;第四個,我有運作;第五個,我住在神的主權裡。
運作,就是在教會生活中,有些弟兄是你的確所愛的,你就警戒各人,教導各人,把一個個的個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的呈獻給神。還有,根據你的所是,你要培養出你的下一代。無論如何,你會一點,你就教一點;小學三年級可以教小學一年級,大兩歲的哥哥可以教小兩歲的弟弟。今天教會需要有許多的培育。你要說,我要培育一些像我這樣的人,我多愛主,他們也多愛主;我多奉獻,他們也多奉獻;我多追求,他們也多追求;我多熱心,他們也多熱心;我多為著靈魂、為著教會擺上,他們也是這樣為著靈魂、為著教會擺上。這一個叫培育你的真孩子,這一個叫作運作。
什麼是認識主的主權?意思是,我是奉獻給主的,我是以主為大的。我願意告訴你,你怎麼成長?就在這些地方來長。我越來越有主,我越來越看見神的經綸,我的裝備越來越豐富,我越來越有合適的運作,我越來越住在神聖的主權裡,這就是成長。你有沒看見神的經綸?就看你有沒有住在神所要的裡面。神作什麼,你也作什麼,你就是住在神的經綸的裡面。
你要注意,你必須是一個異象加上異象、啟示加上啟示的人;然後,你必須是一個為著神的經綸奮鬥的人,你是一個為著神的需要滿有裝備的人,你是一個會運作的人,同時你也認識神的主權,住在神的主權裡。這一個就是合適的成長,好叫你這個人可以成為教會的柱子。
使徒不能成為中心,使徒又的確是中心
在腓利門書中有五根柱子,這些柱子可以有兩種的畫法。一種畫法是五邊形的,保羅是一根,他是使徒;提摩太是一根,他是年輕的同工;腓利門是長老,又是一根;亞腓亞是服事的姊妹,又是一根;還有為主說話、在教會中盡職、與保羅一同當兵的亞基布,也是一根。這是一個畫法。還有一個畫法,好像一個帳棚一樣,中間有一根支撐的柱子,就是使徒保羅,他的旁邊有四根柱子。中間這根柱子越高,他旁邊的柱子就越高;他越屬天,他所支撐的空間就越大。
所以你要注意,一個健康的地方教會若是沒有使徒,那是非常可憐的。我願意告訴你,我們很少尊重使徒。但是你要注意,當你過分強調這件事的時候,你不小心就會高舉一個人,過於高舉基督。使徒是為著基督的,使徒是為著教會的。基督興起使徒來,是為著教會的;教會得使徒的幫助,是為著基督的。所以,使徒永遠不可以成為中心,可是使徒又的確是中心,它難辦就在這裡。
在美國,有一個年長的弟兄,他服事七十多個會眾,這些會眾大多都是很小的,三十人、五十人、七十人,數目都不大,可是七十個會眾不是一個小數目。有一天這個年長的弟兄過去了,過去以後,這七十個會眾完全散掉了。為什麼散掉了?我願意告訴你,那個年長的弟兄有在眾教會中間供應的分,卻不一定有使徒那一分。一個使徒是把啟示給人的,是把託付給人的,是把一個異象給人的,是把真理給人的。使徒走了,弟兄們會根據所得著的啟示、所看見的異象、所得著的真理,照樣來走主的路。
教會在真理、交通、生命裡往前
我問你,有一天年長的、帶領我們的弟兄受限制了,或是離開了,你怎麼辦?你說,主還在。這是不錯的,但這是不夠的,因為沒有一個基督教團體,主是不在的。只要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主就在他們中間,這是真的。所以你要注意,你不要輕看基督教的聚集,他們任何的聚集都是主可以在他們中間的聚集,你怎麼可以小看它?你若真看見基督的身體,你對所有的聚會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尊重。但是你要知道,主給我們看見的是更高的,我們不能走基督教的路,我們要走主見證的路。所以,你最好的回答是,真理帶我們走路。只要地方教會的光還在,眾地方教會之間的交通還在,那麼主還會興起新的使徒來。這是為什麼,倪柝聲弟兄講了很厲害一句話,他說,一個主的僕人走了,他的職事就停止了,他的工作連根都要拔掉,好叫這個土地可以產生新的執事。
這一個我是很有把握的。弟兄們,我不知道你們的將來如何,但是真理還是在的,教會之間還可以交通,還可以一同尋求主。我們中間誰為大?我們中間沒有誰為大。我們若是果然有人為大,他就好好去服事眾人吧!主的話不是說,你們中間誰為大的,就去作眾人的僕人嗎(太二十26)?你就好好去服事眾人吧!教會永遠在往前。是誰帶著往前?並不是誰把它組織起來,而是真理和生命帶著我們往前。只要今天你真理清楚了,你就要說,就算沒有人走這條路了,我還要走這條路,因為我看見真理是什麼。人會老,會過去,但教會一直在往前。怎麼往前呢?在真理裡往前,在交通裡往前,在生命上往前。
成為一個對主能完全信託的人
接著,保羅成為一個對主能完全信託,對神聖的主權能完全認定的主的僕人。你跟隨主,到後來你會長到什麼地步呢?你越長,你越對主有一種說不出的信託,你裡面有一種說不出的安詳。開頭的時候,你說,主啊,我把自己奉獻給你!然後你就會覺得,我可以嗎?我夠嗎?開頭你講,主啊,你負我一切的責任!然後你就覺得,主真能負我一切的責任嗎?慢慢的,在主的憐憫裡,你不斷地成長,你越長,你就越信託主,你越對祂的主權有完全的認定。
成為有主的啟示,有豐富,有託付,有負擔,在眾教會中間勞苦的使徒
保羅也成為有主的啟示,有豐富,有託付,有負擔,可以在眾教會中間勞苦的使徒。羅馬書十六章7節,「又問我親屬、與我一同坐監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裡。」你有沒有注意,這裡有兩個有名的使徒,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使徒,是有名的使徒。這兩個有名的使徒,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你什麼時候聽過他們?我們一講到使徒,就覺得那是一個專利品;但聖經告訴我們,使徒不是專利,使徒是受神打發的人。雖然我們不能說我們是使徒、有使徒的職分,但至少我們能說,我們是作使徒的事。
所以,你也不要把使徒看得太大了。你就算不是使徒,至少你可以作使徒的事,你可以受差遣,到一個地方去訪問教會,到一個地方去和聖徒們交通。受差遣,就是使徒的意思。使徒的意思就是被打發。年幼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主,主啊,我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之先,我要記念造我的主,成為有啟示,有豐富,有託付,有負擔,可以在眾教會中間勞苦的使徒。
在各樣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執事
一、在忍耐上
並且,保羅凡事不叫人有妨礙,免得他的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執事(林後六3-4,另譯)。在什麼事上表明呢?第一個是忍耐(六4)。「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六4下)我告訴你,忍耐是跟隨主一生的根。你跟隨主,最要學的、一輩子不可以離開的,就是忍耐。中國人的土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就說,基督徒不如意的事十之九點九,大概有那麼十分之零點一會叫你如意。
二、在患難、窮乏、困苦上
忍耐之後,是患難、窮乏、困苦。保羅本來是很有錢的,他不可能沒有錢,沒有錢不會到大數去讀書,他是非常富有的,所以他才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是貴族中的貴族,非常的有錢。我相信他把錢財完全奉獻了,或者甘願讓他的親屬拿去,所以變得很窮。可是很奇怪,他興起這麼多的教會,大家也愛他,為什麼他會有窮乏、而且困苦的時候?
三、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
不僅這樣,「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六5)而他的生活呢?「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6-7節)他是一個在靈裡的人,他是一個在愛裡的人,他是一個在真理裡的人,他是一個住在義的裡面的人。這句話不得了!很少有人敢講,今天我住在義的裡面。今天我們最多是敢講,我們住在基督的義的裡面;但保羅說,義的兵器在左在右。
四、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他的經歷是什麼呢?「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8-10節)
我告訴你,這是聖經裡我最喜歡的一段。我年輕時就告訴主,主啊,這一個人生我不丟,沒有別的人生有這麼好。別的人生是,似乎是得了碩士,卻是不滿足的;似乎是得了博士,還是不能滿足的;似乎是買了房子,還是不能滿足的…我對你說,人生沒有真實的,沒有人有保羅這一種的「卻是」。你似乎是大學畢業,你下面的「卻是」卻說不出來,你只好說,卻是找不到職業。保羅在這裡的「似乎」都是非常為難的,「卻是」都是非常真實的。
今天世上的人給你所有的「似乎」,好像都是真實的,卻都是虛假的。只有使徒保羅在主裡描述他的人生的時候,他說,我這一生太好了,我有太多的「似乎」,又有太多的「卻是」。我把它寫在這兒,就是願意你們讀。這一個,我講了你們也不懂;雖然不懂,但願你能渴慕。你要說,感謝主,如果我有這樣的一生,我這一生活得就太值得了。
五、似乎不為人知,卻是人所共知
弟兄們,我告訴你,千金給我,我不換這樣的人生。沒有一個人生有這麼好,沒有一個人可以過這麼甜美的生活。這一個「似乎、卻是」,就是一個信耶穌的人特殊的經歷。你要告訴主,主啊,我不甘於平凡;若不是這樣的人生,我不過。我要過一個人生,似乎不為人知,卻是人所共知。別人看我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卻是樣樣都有的。這樣的人生太高,太好,太榮耀了!
我年輕的時候讀到這裡,我就告訴主,主啊,我這一輩子一定要過這樣的人生,求你讓我有能力、夠資格過這樣的一生。結果,我有榮耀,我有羞辱,我有多少的惡名呢!你要注意,只有美名,你不是服事神的人;只有惡名,你也不是服事神的人。一個服事神的人,他是有榮耀,也有羞辱;有惡名,也有美名。他的生活真好,他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愛主吧!把你一輩子給主吧!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主吧!」這不是誘惑人的嗎?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我真喜歡。
我誘惑人一輩子,可是我多誠實!我真的誘惑人一輩子,我見誰都勸人信耶穌,見誰信耶穌就勸他愛耶穌,愛耶穌的就勸他奉獻給主,奉獻的就勸他全時間,全時間的就勸他什麼都不要,只要基督自己。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因為我知道,只有這一個才是最好的,其它的都沒有這麼好。
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你知道傳道是很特別的,一個傳福音的人,誰也看不起;一個傳福音的人,誰又都尊重。這一個我知道,因為我是一輩子這樣傳道的。似乎是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人裡面對你有一種尊重,他知道,這是一個懂得人生的人。他在外面可以藐視你,但他裡面知道,這個人活著有永遠的價值。
六、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
不僅這樣,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致喪命的。常常你以為完了,連你自己都以為完了,如同保羅所說,「我們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林後一8)他又說,「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9節)
七、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同時,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基督徒不要怕憂愁。基督徒知道,外面所加給你的憂愁,它所帶給你的乃是永遠的喜樂,那種喜樂不是世上有的。世上有一種的快樂,它很快會過去。弟兄們,有一種快樂叫作真快樂。我們盼望孩子長大,孩子也長大了,也畢業了,書也讀得不錯了,結果怎樣呢?你有快樂嗎?你真實的快樂還是基督自己。所以你要注意,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憂愁,因為太多人不瞭解你。誰會瞭解你?但你卻是常常快樂的。
八、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
然後,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你願不願意有這樣的一生?你願不願意說,主啊,我願意我一生貧窮?你要懂,這裡的貧窮比沒有錢更深一點,它的意思是總覺得不夠。當我總覺得不夠的時候,感謝主,好多人因著我的服事富足起來。
九、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最後一點,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我把萬有都丟掉了,但是當我把萬有都丟掉的時候,我樣樣都有。主什麼時候虧待過那些愛祂的人?主什麼時候虧待過那些追求祂的人?主什麼時候虧待過那些以祂為大的人?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結 語
到後來,保羅稱自己為基督耶穌的囚犯。他要說,主啊,把我捆鎖起來!在你之外我無所求,我無所要。我是屬於基督的,我是基督的囚犯!換句話說,我不僅在我這個人的所是上是被主所囚的,我也認識,所有的環境也是神量給我的。雖然在外面看來,是凱撒把我捆綁起來,但事實上是基督耶穌把我捆綁起來的。我是基督耶穌的囚犯,我一生都是基督耶穌的囚犯。(韜)
(2011年七月華語成全訓練,Cleveland,Oh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