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帳棚 寄居、赤身露體、嘆息勞苦、必死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寄 居 保羅寫林後的動機不是為寫傳記,乃是為教會的需要。所以,他說到地上的帳棚和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林後五1)我們的肉身是帳棚,不是房屋。帳棚預表人生是寄居的,真正的我們寄居在肉身的帳棚裡;為要在這寄居的過程裡,得著天上永存的房屋。對青年人來說,今天的帳棚漂亮得很;對老年人來說,帳棚已經在朽壞了。我們要認識:無論怎樣照顧這個肉身,它也不過是地上的帳棚 ── 這個帳棚存在的意義,不是為著帳棚,乃是為著天上永存的房屋。 赤身露體 「我們在這帳棚裡嘆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五2)在這帳棚裡,是什麼樣的經歷呢?嘆息。我們在這帳棚裡嘆息,因為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這意思是,當我們穿著這帳棚時,總感覺到:我是赤身露體的,我是可羞恥的!直到天上的房屋來臨的時候,我才有一種榮美的見證出來 ── 倘若穿上那從天上來的房屋,被人遇見的時候,就不致於赤身了。 弟兄們,人的羞恥就是人的赤身。亞當、夏娃墮落了,第一個感覺就是:我們是赤身露體的。所以就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給自己編了裙子(創三7)。保羅說:「不知道為什麼,當我在這帳棚裡的時候,我總覺得我是羞恥的。動一動,就覺得我錯了;想一想,又覺得我錯了。連最好的打算、最高的奉獻,到後來也感覺錯了。似乎在我肉身中,沒有一件事能讓主滿足!哦,我渴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如果穿上了,我再見主的時候,就不致於赤身了!」 嘆息、勞苦、必死 這帳棚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呢?「我們在這帳棚裡嘆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林後五4)嘆息是指裡面的情形,勞苦是指生存的狀態。在深處,我們滿了嘆息;在生活中,我們滿了勞苦。一個愛主、追求主的人,一定有這三個看見:第一、我是赤身的,不能把自己拿出來給人看;我所有的感覺,都是可羞恥的。第二、在我的深處滿了嘆息,「主啊,為什麼我還不長?為什麼在我身上有這麼多限制?為什麼在我身上顯不出榮美?」第三、我這一生滿了勞苦。勞苦就會愁煩。 保羅說:「我在這帳棚裡嘆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換句話說,「雖然這是個破帳棚,但我也不願意把它丟了;我乃是願意在這破帳棚裡,等著有一天,穿上神聖的榮美,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這裡說到三件事:赤身,嘆息勞苦,必死。第一,我們經歷自己是赤身的,活了一生還是覺得赤身。第二,我們這一生有什麼特點呢?嘆息,勞苦。第三,慢慢地,我們就更認識自己是必死的。年輕的時候,我們常說「五十年後」,年老了就說「五年後」── 減了十倍,因為有了必死的感覺。(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