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讀經-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第六十五篇 神的主權和在祂主權中的經綸(六)-羅馬書鳥瞰(五十二)

第六十五篇 神的主權和在祂主權中的經綸(六)

── 羅馬書鳥瞰(五十二)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外邦人得著了義,是本於信的義

  羅馬書講到神的主權,第一,是聯於在基督裡神揀選人的旨意。第二,是在於神的憐憫。第三,是在於神的主宰。第四,是顯與本於信的義。九章三十節說:「這樣,我們可說什麼?那未曾追求義的外邦人,反得著了義,就是本於信的義。」這裡說的「得著」,不單是指著一個人在主面前得著的經歷。這裡的「得著」,希臘文是 katalambano,可以譯作加強贏得,是出一個厲害的代價來得著的。在得著義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出代價,因為保羅已經明說,我們是沒有追求義的外邦人,結果我們反而得著了義,那就說出我們所得著的義,是藉著基督所出的代價來得著的。所以我們這些外邦人雖然沒有追求義,卻藉著信就得著了義。

以色列人是本於追求律法的義

  「但那追求律法之義的以色列人,並未達到那律法。」(羅九31)這裡很特別,那追求律法之義的,或者譯作追求義的律法的,這一班人並沒有達到律法。追求和逼迫在希臘文裡是同一個字(dioko),那就是說,我的逼迫就是我的追求,我的追求也就是我的逼迫。就像一個弟兄喜歡一個姊妹時,不要等人介紹,他就會去「逼迫」她,早晨天還沒亮電話就來了,中午電話又來了,晚上電話又來了,姊妹一放學他就等在門口,姊妹一散會他就預備送她,那個就叫作逼迫。

追求就是逼迫

  追求和逼迫是同一個東西,保羅這裡不是講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像中國人追求四維八德那樣輕鬆,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逼迫這些東西,那些東西也從來沒有在我們身上產生出一個衝擊力來,叫我們這個人為這些東西而活。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是要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我活著是要活出律法來,我生活中要見證出律法來,我生活中的每一點,都要合乎神的心意、完全滿足神,所以,我這樣來追求的時候,就好像逼迫神一樣。

  保羅說,我乃是竭力追求(腓三12),也可以譯作我乃是竭力逼迫。我要搞得神沒有辦法,搞得神無可奈何。如果猶太人是這樣追求神就好了,不過他們搞律法去了,他們向著律法活:律法這麼說,我就要這樣,早晨也是這樣,中午也是這樣,晚上還是這樣。

正面的逼迫,表明盡心盡意盡力的追求

  追求與逼迫是同一個字,是一種正面的逼迫。其實很多的逼迫都是正面的,譬如說,父母逼迫兒女,都是正面的,他們就是因為太愛兒女,太關心他們,所以就逼迫他們。同樣的,兒女愛父母、關心父母,所以就逼迫父母。正面的逼迫,表明一個盡心盡意盡力的追求,一個擺上一切的追求,也是一個對所佔有的追求。我追求我姊妹的時候,我就是逼迫她,那個時候我如果對她講:姊妹啊,我見你好不好?她說不好,那不好就算了,那她不受苦,我也不受苦,我就娶不到她了。所以,我就逼迫她,怎麼可以說不好?要說好,我一定要見你,管你願意不願意,我在那兒等你。事實上,一個對的追求是很享受的,一個健康的追求主就要這樣逼迫主:主,早晨沒有你的面光,我活不下去;中午沒有你的話,我也活不下去,我今天沒有你的同在,我覺得不夠。你要學習這樣來逼迫主。

以色列人不是本於信,而是本於行

  但這裡的難處是,以色列人把神放到一邊了,他們追求神給他們的律法,追求律法的義,這樣的追求,是真心真意,全人擺在裡面的。三十一節說,「但那追求律法之義的以色列人,並未達到那律法,」為什麼?因為他們的追求不是本於信,而是本於行(羅九32)。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

  「本於」的希臘文是 ek,意思就是出於。本於信,說出我們信基督的信,是生機的,是活潑的,是出於基督的。信,是基督的信(腓三9),義是基督的義(彼後一1)。所以,本於信不是我要信什麼,而是基督的信在我裡面運行,在我裡面運作,叫我信了基督,所以我就得著義了!這個義,也就是基督的義。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卻不知道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

  律法,是死的;基督,是活的。律法不是生機的、不是活潑的、不能運作。一面來說,律法把神見證出來;另一面來說,它只能擺在你的外面,成為你的規範。所以保羅就說,外邦人是本於信,因為甚至連他們還沒有想到的時候,主在他們身上就開始有了工作。

信是基督的信,義也是基督的義

  我們是先得救,後信主,還是先信主,後得救?這個答案只有主知道。根據真理,你若不信,怎麼會得救?但根據經歷,不得救怎麼會信?差不多我們的得救都不是因為我們多明白真理。今天有那幾位敢說,我得救是因為我對耶穌的認識太清楚了?差不多信耶穌的人,都是一個感覺,我要信!有主!主是我的救主!我說不出一個道理,但我是有罪的,我說不出一個道理,但我知道主耶穌,這位為我死在十字架上的,祂的血洗淨我的罪。

  我們的信主,是因為有一個信碰見我們;有一個信,進到我們裡面來了,有一個信,在我們身上來孵育,來運行,當這個信來運行的時候,信就生出了信,就叫我們得著了義。所以這個信是基督的信,義也是基督的義。

要行律法,就碰跌在那絆腳石上

  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原文是義的律法),卻不知道律法的總結是基督。律法是不會生出義來的,當他們本於行想要把律法所說的活出來、做出來,他們就碰跌在那絆腳石上,就如經上所記:「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並跌人的磐石。」(羅九33)這個磐石就是基督,你若要追求律法的義,這個磐石是絆你的腳的,是叫你跌倒的。

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

  你信不信,主耶穌有一個本領是叫人跌倒的?在我們的感覺裡,主耶穌是滿了慈憐的,主耶穌是滿了扶持的。每一次我失敗的時候,我一禱告,主就加我力量。但是你要知道,那個經歷絕對不深。你要看見,有個東西是會叫人跌倒的。有時候你看見一個弟兄那樣的絕對,但是很多人都會因為那個絕對跌倒。有的人看見一個姊妹那樣的復興,很多聖徒就因為這種復興跌倒。你一個人願意全時間,就有許多人可能因你而跌倒。但是保羅又加上一句,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

  你看神是不是跟自己找麻煩?基督既然是絆腳的,既然是跌人的,為什麼信靠祂的,就不羞愧?從這裡你就知道,越是絆跌你的,越是要你信靠祂,主作工真是太奇妙了。錫安在舊約就是神敬拜的中心,在那裡有一塊石頭,就是基督,這位基督是一個絆腳的石頭,是一個跌人的磐石,當這個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放在那兒的時候,誰信靠祂,誰就不羞愧!

祂叫許多人跌倒,也叫許多人興起

  你記得老西面抱著
嬰孩耶穌對馬利亞說:「看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成為受人反對的標記。」(路二34)這孩子被立,是要叫許多人興起,這個沒有問題,也要叫許多人跌倒,這就叫人覺得很為難了。主耶穌不是愛世人嗎?是。但這裡說,主耶穌為什麼被立?也是為了叫許多人跌倒。同一塊石頭,可以絆跌你,可以叫你跌倒,也可以因著你的信靠,叫你沒有羞愧。這實在叫人難以領會。

  若是聖靈有一個厲害的工作,我們很容易被絆跌;若是主在我們身上有一個厲害的帶領,我們也很容易被絆跌;我們興興奮奮地來參加十個月追求,不小心追求到末了,我們都絆跌了。譬如:我們滿腔熱血來參加十個月追求,到這追求的末了,可能一個決定就把你絆跌了。主好像是一塊大石頭放在那裡,你說,「這塊石頭不高嘛!我可以跨過去。」,主說,「不!我的存在是要叫你受苦的,你腳一跨,我就再長三尺,摔你一跤。」你說,「感謝主!我終於過了一關,我的屬靈有了一層的長進。」但是當你再跨這個石頭的時候,祂就突然有了兩層的高度,叫你再度絆跌在這石頭上。

環境不順是正常的

  好像主不斷地顯明一些事物,叫我們感覺跌倒,叫我們感覺跟不上,卻又帶我們認識「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羅九33下)不錯,我們會有感動、會有流淚的奉獻,但是當我們一想到我們人生合情、合法、合理的需要時,你就會發覺,「哎!我跌倒了」,不論我們怎麼掙扎,至終也是,「哎!我跌倒了」,但是這裡有個東西叫作信靠。眼淚在那裡,奉獻也在那裡,然而論到出國、論到婚姻、論到家庭、論到職業、論到我們在主面前有沒有揀選的關口時,這一塊石頭都會在那個地方。這麼多的關口,為要叫你信靠祂,到後來你要說,「主啊,感謝你!不是我能爬過去、不是我能跳過去、不是我能跟隨,但是有一個點,我信靠你就沒有羞愧。」

  所以,弟兄們!外面的環境好像不順利,你要把它當成再正常不過了。從來沒有一個人宣告要跟隨主了,眾人都阿們,萬事萬物都說哈利路亞的。當我們來跟隨主,把一切都擺在主面前的時候,我們要預備好面對絆腳的石頭,但是有一個點,你信靠祂就沒有羞愧。不是時間、職業、學校、婚姻、家庭、健康的問題,而是信靠的問題。你能不能在一件一件的事上都和磐石連起來,說,「主啊,謝謝你,你是磐石,信靠你的,必不至於羞愧。」

  我們真是要敬拜主,若是沒有這個磐石,我們就不會知道主的寶貴。猶太人沒有這個磐石,他們就永遠不會信耶穌,他們會說,「我追求律法就好了」,但是這個磐石會告訴他們,「不!律法是要把你帶到基督那裡去的,沒有守律法這個東西。」我們若要跟隨主,這個磐石會一直在那裡。一不小心,你若不以主為中心,它就絆跌你;你若以主為中心,你就會發覺這塊磐石對許多人是暴露,但是在這許多被暴露的人中間,也有很多信靠祂的,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

人有打算,神有磐石

  人很古怪,人有各種的打算,神只有一個磐石。而這個磐石的功用就是叫人跌倒,人碰見這個磐石,都要被暴露出來。你們來參加十個月追求,有人會說,「你們真愛主,把十個月拿出來,這樣全心奉獻,感謝讚美主。」我就想那有這麼好的事?現在才開始真正遇見磐石,等到十個月以後,磐石就會變大哦!剛來追求的時候,小小的一個磐石,一腳就跨過去了,「哈利路亞,讚美主,我已經參加追求了」,追求後才發覺,磐石怎麼變得這麼大,現在連跨也跨不過去,開始摔跤了。這時候你要說,「凡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

  跟隨主真是甜美,這位主太好了,好到一個地步,暴露的是祂,拯救的也是祂;攔阻的是祂,成全的也是祂;在你身上讓你覺得受限制的是祂,然後讓你完全自由的還是祂。如果你不好好走路,祂是絆腳的石頭;如果你不願意絕對跟隨主,祂是跌人的磐石。但是無論我們這個人多被暴露,無論我們這個人受了多少的限制,若是我們信靠祂,凡「信靠祂的,必不至於羞愧」。我們真需要神的憐憫,告訴主,「主啊,但願我們是這樣一班跟隨你的人。」

  經過了這十個月的追求,或許我們中間會有一些人熱血變冷了,對主的把握與信靠,漸漸變淡了。但是弟兄姊妹,當這塊磐石越來越大,暴露了你的各面,當你的事業、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經濟都被暴露的時候,你能不能告訴祂說,「主啊!信靠你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如果我們這樣來跟隨主,那就真正是本於信,而不是本於行。求主憐憫我們。(韜)

(2002/6/6am 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