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太福音看基督與教會
第六篇 黃金、乳香和沒藥(一)
(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一切屬靈的事都是聯於靈。沒有靈,一切都是假的。我們不是加入一個宗教,我們乃是進入那位是靈的神、是靈的救主這範疇裡。
主對當受的浸是何等迫切
說到經綸的靈,有一節很強的聖經,是在路加福音十二章49-50節。主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主是說,我希望快快去上十字架,我希望快快死,好把我的所是分賜出來。這就是約翰福音七章所說的,那時還沒有那靈,是同一件事。
路加福音十二章,主接著說:「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51-53節)你要知道,經綸的靈來了以後,就沒有平安了。
有一次,有一個教會邀請我去開特會,我的妻子在回來的路上突然自言自語:「從此以後,他們平安的日子就結束了。」你懂不懂這話的意思?本來他們是一班做禮拜的人,大家每星期來在一起聽聽道,回去各人過各人的生活,頂多就是基督徒彼此相愛,神的經綸是談不上的。可是我去開一個特會,說到神是有旨意的、有目的,神的目的就是基督與教會,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為著基督、為著教會…這話一講,他們整個人生就要改樣子了,不再能為自己活了。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說,我願意把火丟在地上,它還沒有著起來,我裡面是何等迫切呢!為什麼迫切?主還在肉身的限制裡,還沒有經過十字架,還沒有死,還不能把生命釋放出來。當主在復活裡把生命釋放出來的時候,天下就不太平了──父親和兒子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
你說,這個太殘忍了!那我現在問你,有哪一個人真要愛主、跟隨主,不是從相爭裡出來的?你一旦要跟隨主,誰第一個反對你?你的父親、你的母親。若是父親要跟隨主,第一個不高興的就是兒子──父親不陪我們了,老往外走。所以,兒子要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因為你的中心改變了。你若是做禮拜,大家都是平安的,你也做禮拜,我也做禮拜,大家都用禮拜來娛樂自己。
基督和教會可以變成一個做禮拜的人高尚的娛樂。娛樂有三種,一種是高尚的,一種是平凡的,一種是卑賤的。喝酒、賭錢,是卑賤的娛樂;看電影、郊遊,是平凡的娛樂;有主耶穌了,做禮拜了,帶個主日學,唱個詩班,那是高尚的娛樂。主耶穌要說,不要!我要你起來,我不要你以我為娛樂,我要你起來為神活著!這一下,一個人為神活著,麻煩就真多。父母不瞭解你,同學不瞭解你,長官不瞭解你,上司不瞭解你,家人不瞭解你,甚至你自己也不瞭解你自己。為什麼變成這樣?因為火著起來了。
所以你要注意,聖靈的運作有兩面,有素質的一面和經綸的一面。素質一面,聖靈把祂所有的所是都豐豐富富的賜給我們,就人的話來說,就叫我們變成一個非常有「天分」的人。但是有天分的人,不一定有天分的成就。天分的成就,和他的經綸很有關係。所以弟兄們,基督徒的一生是聯於靈的一生,只有在靈裡才有一切基督徒生活的實際。
東方的智者尋見降生的耶穌
現在我們來看黃金、乳香和沒藥。主耶穌出生以後,東方有幾個博士,帶著黃金、乳香和沒藥來拜祂。博士就是智者,是很有智慧尋求人生奧祕的一班人。他們知道主來了,是根據什麼呢?根據所看見的星。這幾個智者看見主耶穌的星了,就來尋找祂。走了多久呢?一般相信,這個過程是好幾年。換句話說,在主還沒降生的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兆頭出來。所以他們開始探索,一直探索到主的降生,來到了主降生的所在。
聖經並不是說三個博士,而是幾個博士(太二1)。為什麼一般人說是三個呢?因為他們帶了三樣禮物:黃金、乳香、沒藥。他們獻三樣東西,人以為就是三個人,一人獻一樣。所以人是很古怪的。在美國的聖誕節,房子外面放的都是三個博士。聖經說「幾個」博士,到底幾個,我們不知道;也許是兩個,也許是八個,總之有一班人尋找主。
那時候,主耶穌並不是生在馬槽裡。人把主耶穌講得太好了,主耶穌根本沒有出生的地方,祂是生在路邊。祂降生以後,約瑟和馬利亞就用布把祂包起來,放在馬槽裡(路二7)。聖經是說「放在」馬糟,不是「生在」馬槽。所以基督教有兩個錯謬的教導,第一個是三個博士,第二個是生在馬槽。事實上,聖經說「幾個」博士,而且主應該是生在路邊,人把祂「放在」馬槽裡。
黃金表明主的所是,乳香和沒藥表明主的經歷
救主耶穌基督降生以後,有幾位智者前來,獻給祂黃金、乳香和沒藥(太二11)。這三樣說明什麼呢?表徵基督的所是。為什麼獻這三樣東西呢?這三樣說出主的所是是什麼,以及主的經歷是什麼。主的所是是金,主的經歷是乳香和沒藥。乳香是指復活,沒藥是指死,金是指神的性情。主的所是在聖經裡是用金來代表的,主耶穌的經歷則是乳香和沒藥。乳香、沒藥,這是馬太福音二章描述的順序,事實上應該是沒藥、乳香,主是先經過死──祂的一生是在沒藥的原則裡,然後才復活,產生乳香的香氣。
但是你要注意,所有主耶穌死的經歷,都是在靈裡而得著的。祂是從聖靈生的,祂是在聖靈裡長的,祂是在聖靈受試探的,祂也是憑著永遠的靈把自己無瑕無疪的獻給神(來九14)。聖靈也有乳香的一面。當主經歷死的時候,復活與祂同在。
我不知道你懂不懂這個意思?我舉個例。你肚子餓得要命,回到家裡,就講了,「可愛的妻子,請你把飯菜拿上來。」妻子就說了,「你今天回來早了,還有一個小時呢!」你不是餓得要命嗎?可是有一個飯的香氣在那兒等著你。你越聞越香,口水都流出來了,裡面就覺得,雖然我餓,我也在那兒等得急,但是這個香氣就保證,肚子餓是短暫的,很快熱騰騰的飯菜就要來了。這個例子不是個好例子,但是很達意。你知不知道,所有的基督徒,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總有一種屬天的同在,叫我們可以渡過這一個艱難。
弟兄們,你這一生都是沒藥的經歷。有的弟兄沒有職業,他要找個職業,其實,除了作總統這個職業談不上以外,其它的職業並不難找。但是另外一面,我就回來說,你怎麼知道主要你找職業?人很古怪,人的頭腦有病,滿腦子想的就是找職業。我現在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主要你找職業?人很少人問:主啊,你是要我找職業呢?還是你要叫我改變生活的方式呢?很少人問這一個。人的邏輯都是天然的──我大學畢業了,就應該做事;我得了博士了,就應該做事;我失業了,就應該找職業。很少人問:主啊,你為什麼叫我失業?主啊,你下一步怎麼帶領我?如果我們中間有這麼一班人,有這樣的尋求,我們中間的沒藥和乳香就多了。
先是乳香,再是沒藥
弟兄們,雖然你經歷沒藥,但你還會經歷一個東西,叫乳香。聖經很特別,是說黃金、乳香、沒藥;不是黃金、沒藥、乳香。如果是黃金、沒藥、乳香,你死得很痛苦;如果是黃金、乳香、沒藥,你死得很痛快。苦難來了,乳香在前面,苦難就不算什麼。就好像我肚子餓,飯香在那兒,我怕什麼?吃飯只是遲早的問題。
聖經是很有意思的。這些智者拿了三樣東西給主,似乎是說,主啊,你的所是就是金,你的經歷就是死和復活;但是當你經過死的時候,是有復活和你同在的。
弟兄們,我不知道要怎樣對你描述這一種甜美。我這麼多年經歷了各樣的艱苦,在這麼多的艱苦裡,有一個東西很特別,就是永遠有一個東西叫復活。好像你在經歷與基督同死的歷程中,基督復活的能力一直不斷的在那裡覆庇你,叫你不覺得害怕,叫你不覺得路絕了,叫你不覺得希望沒有了,叫你知道路雖然絕了,又不是沒有出路;四面是受敵了,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了,卻不至失望;受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因為有復活在你身上覆庇你。所以,你沒藥的經歷越多,復活的馨香就越多;你經歷死越深,復活的馨香就越濃。
你看,連他們獻這三樣東西,描述的次序都這麼好。這裡好像是說,第一個,主就是金子,在宇宙中再沒有一樣比祂更有價值,祂就是精金;第二個,主這一生是要經過十字架來達到榮耀的,而祂又是在榮耀裡來經歷十字架。祂要經過死來復活,卻又是在復活裡來經歷死。
金燈台是錘打出來的
主耶穌的所是,就是教會的所是;主耶穌一生的經歷,就是我們一生的經歷。黃金是什麼呢?表徵神的性情和神的所是。神的性情是金,神的所是是金。黃金說出榮耀,說出三一神的所是。這榮耀的所是是發光的。我們的主、我們的神,是一位發光的神。所以在舊約裡有金燈台,這個金燈台是用純金錘打出來的。這也說出,我們所得著的金,在我們蒙恩的那個時刻就已經進來了,而我們這一生就是讓金增加,被錘打和成形的一生。
我們這一輩子作什麼呢?就是讓蒙恩的時候所得著的金不斷的增加,叫我們屬神的性情越來越多,使神的所是在我們身上的構成越來越多。而這個增加,又不是亂堆在一起的金,而是讓神錘打出來的。主越錘打的兇,你越能成型。兇的錘打、厲害的錘打,常常叫你不知所措,打的你糊里糊塗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經過這個過程以後,你發覺主在你身上有一點形出來了。主越錘打,形越出來。你千萬不要堅持己意──我就是這樣,我覺得這樣最對,我覺得這樣最好──這會讓神沒有辦法製作你。神是很清楚的──我要做一個金燈台,我要打出一個金燈台,這個金燈台是錘打出來的,好讓我能夠發光照耀。
但是我們常常很堅持,以為自己就是這樣了。我很年幼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將來會作什麼,但是也會作夢。主責備我說,「你要讓我來打,打出個什麼樣子,你並不知道;我把你錘打成什麼樣子,你是不知道的。你不能在夢想裡以為自己就是那樣。」凡是在夢想裡以為自己會怎樣的,不是變成有野心的人,就是有忠心卻沒有見識。主耶穌說,誰是有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太廿四45)?忠心是一件事,見識是另外一件事。忠心,叫你在神面前有價值;見識,叫你在神面前有功用。神的功用不光是忠心的問題,也是見識的問題。一件事怎麼來合適面對它,它是相當需要見識的。沒有一個高的見識,你這個人的功用出不來。
主會照著祂的所是來錘打你。至於把你打出什麼形?我們也不知道。總之,錘打都是有過程的。有的人在過程裡特別得勝,有的人在過程中難處都顯出來了。我們要告訴主:主啊,我願意越來越有你,這是我的責任;我願意你在我身上越打越厲害,這是你的責任。我追求你、得基督,這是我要做的;我被打、被錘,這是你要做的。
主錘打的時候,有時打出一個樣子來,好美!然後再打,又把這個樣子打掉了,好醜!然後再打,又有一個樣子出來。有時候,我們提到弟兄姊妹有什麼難處,我們都要小心,那一點點的暴露,是為著下一步的錘打的。你不要替他論定,這個弟兄就是這樣,那個弟兄就是那樣。一個人會怎樣,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主會把他錘打成什麼樣子。我們要感謝主!我們信主了,有主了,金就在我們裡面;因為有金在我們裡面,我們就願意更多得著基督,讓主來錘打,把我們錘打成主所歡喜的樣式。
「金」說出神的榮耀、神的掌權
金是預表神的所是,是榮耀的,也是掌權的,就如啟示錄的新耶路撒冷,它是一個發光的城。在新約裡說到光,有三面:第一,主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第二,教會是一個發光之體(腓二15);第三,永世的聖城新耶路撒冷是一個光體(啟廿一23-24)。新耶路撒冷是一塊金(18節),新天新地的中心是一塊金子,那是神掌權的所在,在那裡有神的寶座。所以金子表徵神的發光,也表徵神的掌權。在我們身上的主觀經歷,無論是發光,或是掌權,都是主製作出來的。在舊約,是用一塊金子錘打成一個金燈台;在新耶路撒冷,是有許多的金子構成為神的見證,主的寶座就在這金子的頂上,主就在這上面作王。
神的生命要成長,神的所是要增長
教會不僅有分於神聖性情的構成,也有基督作他們的生命。在聖徒們身上,不僅有神聖生命的成長,也有神聖所是的增長。生命的成長是一件事,所是的增長又是一件事。
中國有句話,你娶妻子之先,先要看看你未來的岳母。生命的成長是一件事,所是的增長又是一件事。你未來的岳母,或者你現在的岳母,她把她的所是都灌輸到她女兒身上去了。生命的成長,每個人都一樣;所是的增長,每個人不一樣。每個人不是都生下來,也都長大了嗎?但是各人的那個所是、那個成長,是和他的家庭有關係的。如果你的岳母是罵丈夫的,你要娶她的女兒就稍微小心一點。為什麼?她學了這個東西,這一個變成她的所是了。如果你的岳母很會作菜,你放心娶她,你很有福的。
一個人有兩面,一個是他是性情,一個是他的人位。神有祂的性情,神也有祂的人位。你得救了,你得著神的生命了,祂的性情就來了;而神的所是,也就是祂的人位,在你身上還要慢慢的構成,叫你越來越像神。有一首詩歌說:「哦,我要像你,可愛的救主,這是我所求,是我所慕。」基督徒的成長就有這兩面,生命的、性情的成長,以及神所是的構成、增長。不僅是神的生命、性情長在你裡面,神的所是也要長在你的裡面。
以神的增長而長大
教會不僅有分於神的性情(彼後一4),也有神所是的增長。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我們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西三4),這是生命成長的問題。基督的身體,全身靠著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筋節得以相助聯絡,使得身體漸漸增長,以神的增長而長大(弗四16;西二19原文另譯),這個時候就不僅是生命,而是神自己在我們裡面增長了。所以你要說,主啊,我不僅要有你的性情,我也要有你的所是;我不僅要有你的生命在我裡面長大,我也要你的所是在我裡面有增長、有構成。
以主耶穌來說,在祂成長的過程中,祂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主耶穌就是神所是的構成,所以祂沒有所是增長的問題,祂只有人這一面生長的問題。並不是主耶穌一生下來就說,哈利路亞,我來了!祂還是個嬰兒,人只能把祂放在馬槽裡。到底是什麼時候,祂越來越知道自己是神的兒子?不可能是嬰兒的時候就知道的。也許祂長到三歲,長到五歲,很多人喜歡的東西祂喜歡不來,因為祂是另外一個性情,於是祂慢慢越來越認識,祂就是神的兒子。這就叫作智慧。主耶穌的智慧在長,身量也在長。我們有時候以為,主生下來以後就什麼都知道。不會的,祂的智慧要長,祂越長就越知道自己是誰,越長就越知道自己的託付是什麼,越長就越知道為什麼祂來到地上。祂要到三十歲,就是舊約的利未人能盡職的時候(民四3),才有一個完美的認知。
對我們來說,有神聖生命的成長,以及神所是的增長。神聖生命的成長,是叫我們長大;神聖所是的增長,是叫我們得著更多神的所是。所以保羅說,要持定元首基督,全身既然靠著祂,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以神的增長而長大(西二19,另譯)。
持定元首,長出成熟的身量
請記得,你持定主了,你還要持定教會。持定元首,就是我不能沒有主;筋節相助聯絡,就是我不能沒有教會。我不能沒有主,我也不能沒有教會。你把元首丟了,你不會長的。你不持定元首,你長不大的。
你有沒有注意,教會中有好多年老、愛主的屬靈侏儒。我就遇見過,他們會對我說,三十年以前,我就聽過你講道。每次我碰見這樣的弟兄,我裡面覺得很羞慚。為什麼羞慚呢?你說你得我的幫助,可是我看看你的身量,我就覺得羞慚,我怎麼幫助你長這麼矮?好多基督徒都是越長越寬,不是越長越高。他們一年又一年,年年慶祝聖誕節,年年參加聚會,後來變成一個個矮胖子,沒長。一個基督徒沒有成長,原因在哪兒呢?都是在於他和主缺少一個直接的關係。
無論我到哪兒去,都會有一些弟兄對我說,我什麼時候聽過你的信息,我什麼時候得過你的幫助。我聽了,叫我裡面覺得不臉紅的還不多。他們一講怎麼得我的幫助,聽我的道多受感動,我就覺得,主啊,他們經過我的服事,怎麼這麼矮、這麼胖?弟兄們,你總要長出個子來,你總要長大。長大的訣竅在哪兒?把主耶穌持定。若是你沒長,你只會越來越胖,胖到後來不能走路,只能滾了。這是真的,有些基督徒到後來不能走路,只能滾。滾,就是和地完全聯在一塊,滿口是屬靈的話,滿身是地上的塵土。為什麼?因為缺少對基督這位元首的持定。
什麼叫持定元首?元首就是頭,就是主耶穌。持定元首,就是持定主耶穌(to lay hold on Jesus)。你在跟隨主的路上,要持定元首,不要「左右」元首。許多人的禱告都是左右元首。我現在沒職業了,我求主記念我,給我開路,叫我有一個職業,這就叫左右主耶穌。主耶穌會問,我什麼時候要你找職業了?你想想看,我們有多少禱告是持定元首?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禱告都是左右元首。你想要什麼,你就禱告;主不給,你就說祂不靈,不信實,不夠愛你。主會問這個問題:我什麼時候要你這麼禱告的?你為什麼不能把你自己給我呢?你為什麼不能信託我呢?你為什麼不能相信,我所給你的是最好的呢?你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打算呢?你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盤算呢?你為什麼有這麼多你所要的東西呢?如果是這樣,我怎麼在你裡面成長呢?
持定教會,彼此聯絡相助
你要持定元首。在你持定元首的時候,你要持定教會。全身靠著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弗四16)。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不僅你幫助我,我也扶持你。有了聯絡,就是我不能再獨立了。我無論作什麼,我都願意和弟兄們多有交通,我願意從弟兄們得著幫助。
我們常常把交通當作通知或是請示。這個不是聯絡。交通,它不是請示,它也不是通知,它是在一個彼此相愛、彼此保護的原則裡,互相得著生命的供應,一同來尋求主的帶領。你不能沒有主,你也不能沒有教會,這樣,你就能以神的增長而長大。一面來說,我的生命就長大了;另外一面,神的所是在我裡面就加多了。聖經從來沒有要我們做禮拜,做禮拜是因為基督徒墮落而產生的一個不健康的文化。神喜歡我們一信主以後,就持定主耶穌,叫我們這一生只有主;神也喜歡我們的一生是住在聖徒的中間,和聖徒們聯絡、相助,這樣我們就能以神的增長而長大。
漸漸對神有完全的認識
歌羅西書一章10節也告訴我們,在行事為人上要對得起主,凡事蒙祂的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多知道神的「知道」,希臘文是epignosis,epi就是「完全的」,gnosis就是「認識」,就是對神有了完全的認識。
以人為例,你的成長,和你對你自己所是的認識是絕對相關的。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他不認識他自己,他只知道
有他自己。闖禍最大的就是這班人,學好、學壞都在這一班人中間。他已經知道有他了,可是他不知道他是誰。
我十七、八歲第一次看格林童話集,我才開始知道,原來有這樣的人生!讀了以後,我開始對中文很有興趣,不僅讀小說,也讀中國的古典書籍,我這個「人」慢慢出來了。基督徒也是這樣。有的基督徒信主二十年,還不知道他信什麼,只是一個胖胖圓圓的人,滾來滾去,道是聽了一大堆,越吃越胖,肚子越來越大。可是有的聖徒,他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把人性的美德活出來,漸漸就對神有一種認識,而且是完全的認識。慢慢的,他看見一個東西:我的神這麼好!神的經綸這麼好!神的工作這麼好!神的運作這麼好!我存在的價值這麼高!生命長大的那個光景從他身上顯出來了。
神的增長聯於我們向著主的愛
這增長是聯於我們向著神純潔的愛。以弗所書四章說,「…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16節)增長的結果,是在愛裡把自己建造起來。所以你要學習,要越來越愛主,越來越珍惜主、寶貴主,因為增長是愛的事。你不愛主,這增長永遠不會是你的。
很多基督徒勸人去聚會,聚會不是終極的事。我們常常勸人聚會,這是對的,但是這不是終極。不知不覺,人就以為那就是終極。真正的終極是在愛裡的,是在生命的享受裡的。聚會是好的,是寶貝的,但是你更要學習作一個全心全意愛主的人。你為什麼這麼愛祂呢?因為你發覺祂有最高的價值。因為祂有最高的價值,你就樂意全心來愛祂。
在這個過程裡,你也會享受主的同在。你若不會愛主,不會享受主的同在,這個成長就叫作impossible,不可能的。一個生命成長的人,他是愛主的人,他看見了主的所是,看見主的價值,就能說,主,我愛你!
這增長是享受生命分賜的結果
這樣的增長,也是聖徒們在靈中,享受靈中生命的分賜的結果。一個在生命裡成長的人,他是一個會享受靈的分賜的人,他是一個會住在主裡面的人。他會禱告,但是他不是為了一件事而禱告,而是在禱告中享受神。有時候主會給你一些環境,逼著你禱告,其實這個環境逼著你禱告的目的,是要你藉著禱告來得著神。如果主給你一個環境,你也禱告了,主也答應你的禱告了,而你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著神,那就白搭了,沒有永遠的價值。只有神自己是永遠的。雖然,我也為事情的結果禱告,但我不光是為了禱告得著答應而禱告,更是在禱告的過程中,我願意更多得著基督。
這增長是在於神聖的金三角
這增長,也是藉這聖徒們住在主裡面,藉著筋和節彼此相助連絡而有的。也就是說,它是藉著聖徒們聯於神所賜的執事們,在他們的供應裡得著成全而有的。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說:「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一21-22)這裡的「我們」是誰呢?是神的僕人;「你們」是誰呢?是神的教會。神把祂的僕人和祂的教會堅固地聯於基督,如同金三角,上面是基督,這邊是主的僕人,那邊是聖徒。基督、主的僕人和教會,永遠不能分。什麼時候教會向著主獨立了,那就是人的宗教;什麼時候教會向著主的僕人獨立了,教會就貧窮。
你要注意,一個基督徒的生活和生存,不能離開這三樣。你不能沒有教會,你不能沒有主的僕人們,你不能沒有主。你要想有主,你就要在教會中,你就要在主的僕人們的牧養、餵養之下。在這運作的中間,是神用膏油來膏我們。膏油是什麼呢?就是靈,就是那膏我們的靈。靈有一個自由的運作,叫我們得以享受神自己。
神的工作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金三角。一個基督徒要成長,要長得好,總得記得一句話:我不能沒有主,我不能沒有教會,我不能沒有主的僕人們的服事。主的僕人們要盡職得好,也要記得,我不能沒有基督,我不能沒有教會。主似乎要說,我要興起我所得著的僕人們,好來幫助神的兒女們,為叫我的心裡得滿足。這個金三角,是基督,是教會,是主的僕人們。這三個是不能缺的。
主把許多恩賜賜給了教會
基督從死裡復活,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四8)。所以,一個健康的教會要認識,主復活、升天以後,祂不光是在生命裡生出了教會,祂也在經綸的運作裡,把各樣的恩賜賜給祂的教會。祂給我們的是什麼呢?祂給我們使徒們(多數)、先知們、許多傳福音者、牧人們和教師們(11節)。
使徒是誰?他們是根據神聖的託付而有所看見的人,也是根據神聖的工作而有所構成的人。他們有了看見,有了構成,有了豐富,就受差遣出去。「使徒」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受差遣者。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受差遣。你可以受差遣出去,好像一個使徒,只是你出去的時候,你不一定拿得出貨來。餐廳誰都可以開,但不是誰都可以把菜端出來。所以你不要說,只有你能開餐廳嗎?當然,你也可以開一個,你去開開看!使徒是什麼呢?他們是有主的人,他們是有異象的人,他們是有基督的人,他們是有豐富的人;他們根據他們的異象,根據他們基督的構成,根據他們豐富的裝備,被差遣出去,來幫助主的教會。
先知是什麼?就是主對他們說了話,他們把主的話釋放出來。在教會中間,常常使徒和先知是不能分的。我見過一些很豐富的先知,他們並不願意離開所在的地方。譬如說,早期在台灣,張郁嵐弟兄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先知和傳福音者,但是他不走。你要他訪問別的國家,他不去,他的負擔就是在台灣,就是在臺北。他實在是一個使徒,他在台灣的那個運作也像使徒,但是他不願意離開那兒。張晤晨弟兄比較不一樣,他願意到印尼,到馬來西亞,到巴西,到菲律賓。
離開使徒的教訓一定貧窮
使徒,他有主的託付,他的異象很清楚,主在他身上的構成很多,他的生命豐富,真理在他身上的構成很多,所以他可以把神聖的豐富釋放出去。當他這樣受主差遣而出去的時候,無論他到哪裡,都成為那個教會的祝福。任何一個教會不懂得住在使徒的教訓和交通裡,這個教會一定貧窮。
你要注意,當我們跟隨主的時候,地方教會不能成為一個孤兒。主所賜給我們的,有使徒們,有先知們,有許多傳福音者,有牧人們和教師們。教會一定要從他們那裡得著幫助,因為他們是為著成全聖徒的。弟兄們,你不僅不能和長老出問題,你尤其不能和使徒出問題。你和長老出問題,你在教會裡是個難處;你和使徒出問題,我願意告訴你,你生命的成長、你生命的豐富是出不來的,你就變成很可憐的人。什
麼時候你自滿了,必定不是祝福。基督身體的各肢體是相聯的,如果一個地方教會要作什麼就作什麼,這個教會不會有主的祝福。如果果然有祝福了,那不是主的祝福,那是人的工作。我們需要主在我們身上有憐憫。
主把一班有恩賜的人賜給我們,為著什麼呢?為著成全我們,叫我們都來作耶穌基督職事的工作(12節,另譯)。也就是說,主耶穌做什麼,我們大家都做什麼,一同來建造基督的身體,使我們認識神的兒子,叫我們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13節)。
神聖的生命是需要成長的,神聖的所是在我們身上是需要增長的。所以我們不能沒有主,不能不單單的愛主,不能不享受基督全備的供應,不能不住在聖徒的中間,不能不得著執事們的幫助,好叫我們靠著祂聯絡得合式,彼此相助,使得基督的身體漸漸增長。不光是神的性情增長,神的所是也增長;不光是生命成長,神的所是也在我們身上有構成。這樣,基督的身體就可以在愛中把自己建造起來。(韜)
(2009年12月東加拿大華語成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