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篇 恩賜由許多過犯而稱義 ── 在基督裡的主觀經歷(三)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經節: 字義: 「而」(eis,into)可譯作「達於」,整句可譯作「恩賜乃是出於許多過犯而達於稱義」。 「稱義」(dikaioma,justification)是以 -ma 作結尾,可指稱義這個行動的結果。 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是在運行的恩賜裡產生、經歷、享受稱義的結果。
「稱義」(dikaioma)── 長存稱義的實際 羅馬書五章十六節說,「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這裡的「恩賜」(charisma)是指運行的恩賜。認真說,charisma 就是神聖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的成長,不僅長出生命的度量,也在恩典裡長出生命的運作。這個 charisma 因著許多過犯就產生了稱義。這裡的「稱義」不是四章二十五節裡稱義的行動(dikaiosis),而是 dikaioma,以 -ma作結尾,可指稱義的結果。這運行的恩賜(charisma)帶進了稱義這個行動的結果,就是長存稱義的實際。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若是認識這一點,就不會輕易說,「感謝主,我昨天的屬靈情形很好,但是今天就不行了。」「昨天有主的同在,今天卻失去了。」「昨天和主交通真甜美,今天和主的距離卻好遙遠。」「昨天真得勝,今天卻有了過犯。」這些都是人因著主觀的要求而有的結果。我們還不認識,在各樣的情形裡我們都應該喜樂的說,「主啊,謝謝你,我寶愛你的恩典,我寶愛你在恩典中所給我的恩賜,我也寶愛在這恩賜裡所帶給我稱義的實際,我也寶愛這稱義在我身上的實化。無論我的情形是高、是低、是強、是弱、是甜、是苦、是勝,是敗,藉著恩典這神聖奧祕的範疇,以及恩賜的運行和運作,稱義的結果都要在我身上成為長存的實際!」 「稱義」(dikaioma)── 稱義的行動(dikaiosis)運作的結果 請我們再讀一處聖經。四章二十五節說,「……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dikaiosis)。」基督的復活帶進稱義的行動(dikaiosis),而稱義的行動帶進長存稱義的實際(dikaioma)。 親愛的弟兄姊妹,對一個被稱義的人來說,即或他的失敗和軟弱都能帶進神的祝福。為什麼?當他失敗、軟弱的時候,在他裡面那復活的生命,能叫他經過一個稱義的過程(dikaiosis)。如果沒有復活的生命,就沒有稱義的過程(dikaiosis),若是這樣,人一旦失敗了,他就不能再得勝了;人一旦愛世界了,他就不能愛主了;人一旦軟弱了,他就不能剛強了。但是感謝主!稱義的行動(dikaiosis)在復活裡一直在運行著。儘管我們失敗、軟弱、愛世界,我們仍然可以愛主、仍然可以剛強、仍然可以得勝。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過犯是消極的,是神不喜悅的;但是從某一面來說,過犯可以帶進稱義行動(dikaiosis)的經歷,更能產生 dikaioma,也就是因著許多的過犯,而帶進稱義的實際和結果。(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