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2014,週二
詩篇第一篇2至3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什麼叫宗教的情操?詩篇第一篇就是宗教情操裡的事。詩人告訴我們,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而且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你看,他的邏輯說得好不好?可是愛主的基督徒都知道,當他愛主以後,凡他所作的反而盡都「倒楣」。但是這位詩人在他的感覺裡是,「我已經這麼愛主了,難道還會不順利嗎?」這就是宗教的情操。
成長,是從宗教的情操長到神聖的所是裡。所以詩篇到後來就不再是看順利,也不再是看不順利,乃是看有沒有神。順利,沒有神,沒有價值;不順利,沒有神,也沒有價值。真正有價值的,乃是得著神自己。
註:本篇信息編自《詩篇中的神聖經歷》(朱韜樞弟兄著,歸主出版社發行),與原書內容有所出入,未經作者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