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2009.10北美大湖區華語負責弟兄交通─第四篇 神在祂行政裡的架構

2009年十月北美大湖區華語負責弟兄交通

神在祂行政裡的架構

(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神經綸裡的行政有兩面──許可和運作

神經綸裡的行政,有神許可的一面,有神運作的一面。就像小孩子成長一樣,小孩子成長的過成中,父母會許可很多事,但這並不是父母的運作。孩子說:我要作這個,我要作那個;父母讓他去作,但是父母的心並不在這上面。同樣,神經綸裡的行政有神許可的這一面,所以整個行政有時候看起來就變得令人混淆。

譬如說,在我的家裡,小孩子喜歡爬到椅子上跳,我許可他,這是作父親的對孩子的軟弱而有的一種許可,這是對孩子在所是上的許可,而不是對孩子在盼望上的行政。所以聖經才有這樣的話:「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腓一15-17)在這裡,你會覺得神作事有問題。其實神簡單一點就好了,凡是出於愛心傳福音的,祝福就多一點;凡是出於嫉妒紛爭的,就沒人得救。如果是這樣的二分法,我們基督徒就很好作。基督徒不好作,就是因為你會聽現,這個人傳福音,他有祝福;那個人傳福音,他也有祝福;好像不論人的動機如何,只要人傳基督,主就祝福他。

有時候我想:「神哪,你又何必呢?凡是出於嫉妒爭競的,你不祝福他,不就沒事了嗎?凡是製造分裂的,凡是不照著神心頭願望而行的,你一概不祝福,不把得救的人加給他們,這樣不就公平了嗎?」可是正相反,凡是跟隨主的,他傳福音常常都不亨通;凡是不跟隨主的,他傳福音反倒都亨通。這是真的。凡是真正愛主的,好像生活都很苦;凡是在基督教裡混混的,好像路都很寬廣,這就叫你覺得非常的迷惑。

所以弟兄們,當你來服事你所在教會的時候,你要記得這段聖經(腓一15-17)。也就是說,無論你作什麼,只要你傳基督,主都會祝福你。有時候你覺得神作事太不明朗。神作事若是明朗,真的很好辦──凡不是出於基督的,凡不是為著基督的,凡為自己的,都沒有祝福;凡是聯於基督的,凡是為著基督的,就有祝福,一切就好辦了。在詩篇中,詩人說到:「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詩七三3)換句話說,好像神很喜歡祝福惡人,好叫你受點苦。你心懷不平,主好像是說:「我就是要你心懷不平,好叫你看見,我並不是你所以為的神。」

帶教會吃力在哪兒呢?帶教會吃力,就在於你簡直不知道神怎麼作事。所以你要回過頭來看,到底神在祂經綸裡的行政架構是什麼。這一個是中心。你走在這中心的線上,什麼都好;你不走在這中心的線上,你怎麼作都會很苦。今天幾乎沒有人領會,到底主所作的是什麼。神大到一個地步,人很難領略。因此,你是看外表呢?還是你的確從裡面認識神到底要作什麼?如果你看見神到底要作什麼,到後來你會發現,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你看見神所要作的,你就會在這過程中覺得很舒暢。

教會需要接受神所賜的恩賜

在神經綸的安排中,為著基督的身體,祂賜給我們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人和教師(弗四11,另譯);為著地方教會,祂賜給我們長老和執事;為著眾地方教會,祂賜給我們一個交通的靈。所以,「聖靈對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該聽。」(啟二7)聖靈對一個教會說話,也就是對眾教會說話。保羅也說:「我吩咐各教會都是這樣。」(林前七17)換句話說,主的說話不僅是為著一個地方教會,也是為著眾地方教會。

在神的智慧裡,神所有的工作都是根據那些被神得著,讓神組織,被職事所構成的執事們。這些執事們就成為一個恩賜,來祝福主的眾教會。「他(基督)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四8)這些執事(被職分所構成的人)成為眾教會之間的恩賜。所以你要注意,任何地方教會若缺少了在眾教會之間恩賜的供應,缺少在眾教會之間恩賜的帶領,她一定不健康。一個健康的教會要懂,在神的安排裡,在神的行政裡,祂所賜給你那些有恩賜的弟兄,是為著基督的身體的。祂賜給你一些恩賜,你若不接受,對你就是一個虧損。

保羅說:「凡在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這是你(提摩太)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提後一15)從神那裡看,這些弟兄們(腓吉路和黑摩其尼),無形中犯了一個罪。但是你懂,這個「罪」不是指他們有一個罪惡的行為,而是「離棄保羅」這件事是神所定罪的。也就是說,不接受主所賜給教會的恩賜,這是神所定罪的。神願意眾教會能夠接受神所賜給教會的恩賜。

今天你在全地能看見福音寬廣的門。我不敢禱告求主開門,甚至我要禱告,求主慢一點開門。當然,我不能禱告求主關門,但是我會說:「主啊,求你門開得慢一點,因為你開得這麼快,我們應付不了,我們人手也不夠,我們屬靈的豐富也不夠。」今天我們最缺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職事不夠。我們沒有這麼多被職事所構成的執事,可以來應付眾教會的需要。

使徒的運作有四面

那你就問了:「這些眾執事到底作什麼呢?」這些執事,也就是主所賜的恩賜,第一是使徒。它不是單數的,而是有一些的使徒,就是使徒們。原則上,有一種是帶頭的使徒,有一種是受差遣的使徒。或者說,有一種是有託付的使徒,有一種是在有託付的使徒之下受帶領的使徒。譬如,保羅是一個使徒,提摩太也是一個使徒;保羅是一個有託付的使徒,提摩太是一個在這託付裡受打發的使徒。可是,他們對教會的價值同樣的重要。你看,保羅是囑咐提摩太設立長老,囑咐提摩太設立教會中的執事,囑咐提摩太教導聖徒,但又是使徒保羅來開這個門,是使徒保羅來建立教會。

一、建立教會

認真說,一個有託付的使徒,他的運作至少是四樣:建立教會,斷定真理,成全聖徒,設立長老。如果你今天問我:「使徒作什麼?」我一定說:「設立教會。」設立教會一定是聯於傳揚福音。我問你,你福音不傳,你怎麼設立教會?你要去傳福音,才有可能設立教會。

二、斷定真理

第二,使徒一定要把真理說得清楚,他是能斷定真理、斷定教義的。這不是件小事。能把真理剖析出來,產生斷定,這是使徒的分。一個有使徒職分的人,第一,他興起教會;第二,他斷定真理。

三、成全聖徒

第三,使徒是會成全人的。最會成全人的是使徒,因為沒有一個使徒是單面的,使徒都是多面的。傳福音是單面的。如果我是一個傳福音者,我就只傳福音;然而使徒是興起教會的,所以他一定要會傳福音,他一定要會成全人。

四、設立長老

第四,使徒設立長老。長老是使徒設立的,這沒有問題。不僅長老是由使徒設立,連地方教會中的執事也是使徒設立。你要認識,長老的設立是使徒的分,使徒是根據長老的顯明而設立他們。

所以你要注意,第一個,你如果是一個地方教會,那興起你們的人,你就要非常的尊重他。你可以說:「我們開頭就是二十個人,感謝主,今天兩百人了。」但是你還要注意那二十個人。教會的興起是使徒來作的,或者說是由一班受主差遣、盡使徒職分的弟兄們來作的。第二個,當使徒興起、建立教會以後,他就來斷定真理。實在來說,這等於是用真理來規範聖徒──我們要走的是什麼路,我們的託付是什麼──這是真理的事。沒有使徒的幫助,我們不是變成一個野團體了嗎?一個教會被建立了,她的真理就要很清楚。這一個是聯於使徒的。使徒的真理若是清楚,他所建立的教會對真理就會清楚。

一個好的使徒,他會把神的經綸教導給你,他會把神心頭的願望教導給你。一個好的使徒,他要會斷定真理,他能把一個合適的真理教導給教會,使教會行走有方向。不僅這樣,使徒建立教會以後,把真理教導教會了,他就要會在教會中讓人往外冒,他要會成全聖徒。

成全聖徒是兩面的。一面是你給聖徒一個發展本能的機會,一個是你照著他的本能讓他豐盛起來。成全聖徒有這兩面。你可以說,成全聖徒就是成全他這個人、成全他的真理、成全他的運作;但是你來看保羅的盡職,他在成全人的事上沒有這些。他很簡單:「我把教會興起來以後,我就為他們禱告,把他們交給主,等我再來的時候,我就要來看誰顯明了。」這就是保羅在第一次行程中,在回程時於各教會設立長老的原則。

「顯明」就是一個成全。作工最怕的,就是你到一個地方作工,作了之後你再回去看,該死的一塊死,該吵的一塊吵,誰也不顯明。一個會作工的人,他到一個地方以後,聖徒們得著他的成全,得著某一種的啟發;他走了以後,因著他與聖徒們同在時的勞苦,就叫眾人裡面所得著的啟發得以發展。

這是使徒運作中非常要命的一個點。一個使徒到一個地方,講了幾篇道就走了,對教會沒有產生影響,這就不是一個好的使徒。一個好的使徒,第一個,他把教會興起來、建立起來;第二個,他幫助教會在真理上清楚、有方向;第三個,他把神根據人的本能天賦所給的恩賜啟發出來,叫他能夠發展;第四個,他根據聖徒們顯明的情形設立長老。

恩賜是眾教會不能不要的

你能領會,神賜給眾教會的第一個恩賜就是使徒。你不尊重這個恩賜,就表示你所在的教會缺少一些東西。地方教會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們的使徒是誰?」你不要小看這個功課,這個功課可能是我們一輩子最難學的一個功課。我們很少領會,為什麼神把這些有職分的人稱作「恩賜」?為什麼神不說,祂將各樣的「職事」賜給人;而是說,祂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四8)?為什麼神要這麼說?這就說出,這個「禮物」是你不能不要的。你不要,你的苦頭是有得吃的。

弟兄們,一個真實的使徒,他有能力興起教會,他有能力斷定真理,他有能力給教會一個正確的方向,他有能力成全聖徒,讓聖徒所有的本能發展出來,他也有能力設立長老,使教會在合適的次序裡運作。他有這些能力。

你若是一個在教會中帶領頭的弟兄,你要注意,神沒有把地方教會放在第一,神是把祂所賜給教會那有職分的執事們,把他們當作禮物,把他們稱作恩賜,放在第一。神把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其中最首要的就是使徒,因為使徒一定要作傳福音者的工作,使徒一定要作先知的工作,使徒一定要作牧人,使徒一定要作教師。你不是一個先知,你不是一個傳福音者,你不是一個牧人,你不是一個教師,你就不可能作使徒。你不傳福音,不帶人得救,你興起什麼教會?你講道講不清楚,你斷定什麼教義?你不會牧養人,人怎麼得著發展?這些都是使徒要會的。

先知能把神的話說得明亮

除了使徒以外,主還賜給我們先知。先知能把神的話說得非常清楚。以弗所書說到先知,也說到教師。以弗所書這裡的教師,不是指講論真理的教師,而是指牧養上的教師(牧人和教師)。教師有三種,一種是母親型的,一種是教授型的;還有一種是能把真理說得清楚的,他們有作先知的能力,話經過他們的口就亮起來了,話經過他們的口就在人身上產生感力了,聖經到他們手裡就解開了。就好像人拉琴,老練的人,琴到他手裡就不一樣。先知是什麼呢?就是真理在他手裡非常靈巧。他不需要怎麼預備,他很自然就有一套東西說出來,因為真理構成到他的身上來了。

牧養和教導是同一件事

然後是傳福音的,再來是牧人。牧人就是牧養人的。牧人是宇宙性的,也是地方性的。使徒是宇宙性的,是為著基督的身體的;先知是宇宙性的,是為著基督的身體的;傳福音的也是宇宙性的,是為著基督的身體的。到了牧人,他可以是宇宙性的,也可以是地方性的,因為牧養是非常實在的一件事。從一面來說,他是牧養;從一面來說,他是教導。

你要注意,教導和牧養是一件事。好的牧人,他在牧養的時候也同時教導。「宇宙性」的牧人並不好作。你是個牧人,你就得到人的中間去。你可以在眾教會中勞苦,但是你不能離開你的地方教會。

在我們的觀念裡,這些都是神所賜的恩賜;在神的認知裡,教會不能沒有這些有恩賜的人。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客觀的,後者是主觀的。你會希奇,神在以弗所書四章8節不用「職事」這個詞,祂用「恩賜」。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你不能沒有這些恩賜(有職分的人)。你得救了,你就有恩賜(生命的恩賜),這是你不能沒有的。得救的人就有恩賜,這是神的命定。另外一面,每一個地方教會都需要神所賜、為著建造基督身體的恩賜,這一個你不能沒有。你要是沒有這一個,你的教會就要出問題。你不能說:「我是個地方教會,我只向主負責。」你不能這樣。你要認識,主把恩賜賜給眾地方教會,一處處地方教會就得學習對這恩賜滿了珍惜,要珍惜這是主所賜給我們的恩賜。你珍惜,教會和工作之間就能運作得健康。

使徒的工作是有區域性的

更進一步來說,使徒和使徒之間是可以交通的。但是,使徒和使徒之間,又可能是在不同的區域裡勞苦的,這是根據他們的度量。譬如說,在使徒的時代,使徒保羅有他的區,使徒彼得有他的區,這兩個區之間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界線。所以保羅曾經在安提阿,彼得也去過安提阿。還有哥林多,保羅去過,也許彼得也去過,至少彼得的同工去過,要不然怎麼會有人說自己是屬彼得的呢?工作是有區域的。

以今天交通工具的便利,這個區域是很難畫分的。到我這個年紀,最艱難的一點,就是怎麼維持使徒們之間的交通。這的確艱難,因為交通到什麼地步,對教會才有最大的益處?這很難說。怎麼樣交通才能帶進一種和諧?這個也不簡單。但有一點很確定,就是工作是有區域的。使徒的勞苦可以有區域,但是使徒之間的交通不應該分區。譬如說,我今天在一個地方勞苦,另外一個主的僕人在另外一個地方勞苦,我們見面時就不應該分區了,不能說:「我是這個區的,你找我作什麼?」使徒們乃是一同在基督裡彼此有交通。

設立長老需要加倍謹慎

同時你要認識,一處處地方教會有她合適的架構。今天有很多地方教會,我們並沒有設立長老,相當的原因就是我們在等主的顯明,我們在等弟兄們更多的成長、成熟。這就是說,「長老」比較是指定型的「身分」。有一位弟兄對我說:「我絕不設立長老,在我們沒有找出一條罷免長老的路之前,我不設立長老。」這多少暗示,長老有時候很「麻煩」。原則上,長老是不能革職的,所以設立長老要加倍的思考謹慎。聖經沒有一個地方說到廢除長老,除非他犯了罪。「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提前五19)除非有嚴重的事發生,否則長老是不能廢的。但長老也會有一個難處,他的確他是又長、又老。他作長老的時候就已經是又長、又老了,要不然怎麼作長老呢?作了幾年長老以後,不是變得更老、更長嗎?剛剛作長老,還有點負擔和勁頭;作了幾年長老,更長、更老以後,負擔和勁頭就失去了。所以作長老不簡單。

聖經中有沒有長老?有;我們該不該有長老?到合適的時候應該有。長老一不小心會成為一個地位,不小心就使教會受到傷害。我們都要學習──如果我是個長老,我就願意是一個負責的長老,好好治理教會。

好的執事能把事務作成屬靈

還有,一個地方教會也需要有執事。執事,認真說和長老一樣是負責弟兄。長老是負責帶領,執事是負責執行。帶領和執行同樣可以屬靈。對於執事,有一個條件是必須的,就是他必須在教會中有一塊勞苦的「田地」。

譬如說,我在我所在的教會,講道輪不到我,我就負責主日聚會餅杯的服事。我怎麼作呢?我在聖徒中找四個人,教他們怎麼天天禱告,怎麼為著餅杯禱告,怎麼為擘餅聚會的人數增加而仰望主,怎麼傳福音,怎麼仰望主的同在,怎麼與主交通…這樣,每週擘餅聚會以前,教會中已經有一班弟兄屬靈起來了。這就是好執事。「壞執事」是辦事的,「好執事」是把弟兄姊妹帶到屬靈的操練裡去的。教會需要長老給予方向,也需要一些負責弟兄帶著聖徒們有實際的操練。但是你要注意,是長老也好,是執事也好,他們都必須是屬靈的。

我願意說這樣話,如果今天主帶領我哪裡也不去,只在一個教會服事,我就願意作招待。我絕對相信,我作一年的招待以後,全教會都屬靈。我會從一班人開始,每週陪他們禱告,叫他們每個聚會都蒙恩。你看,雖然我是一個作招待的,但招待到末了,我把每一個人都招待到靈裡去了,這就是好執事。

你要注意,在教會的行政裡,你可以是一個專項事奉的負責弟兄,這叫作執事;你可以是一個家庭聚會的負責弟兄,這也叫執事;你也可以是某一件事務的負責弟兄,這也叫執事。許多的事務,你都可以把它作到屬靈,就看你會不會作。你會作,教會有哪一件事不是屬靈的?你不會作,連講道也不是屬靈的。你會作,作招待也可以作得屬靈。一個好的招待可以把全教會招待得屬靈起來,這就看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神給我們許多有職分的恩賜,每個地方教會都應該向這些恩賜敞開。我願意再提醒你,主沒有用「職事」這個詞,祂是用「恩賜」,就表示說,神把這一個恩賜給你了,你是不能不要的。你不要,你吃的虧就大。凡是說「我可以自主,我可以獨立」的,我告訴你,到後來都會發覺少了一個東西。一個好的長老,要學習會接受主所賜的恩賜,要會享受這個恩賜,要會取用這個恩賜。一個越會接受恩賜、享受恩賜、取用恩賜的教會,她越蒙恩。

沒有一個教會可以是單獨的

在神經綸的架構裡,沒有一個教會是獨立的。不錯,聖經中有些書信是寫給獨立教會的,但是這所謂的獨立教會,也都是和別的教會一塊兒被興起的。譬如說,腓立比教會是保羅興起的,旁邊很快就有了帖撒羅尼迦教會。哥林多教會是保羅興起的,旁邊很快就有了雅典(教會)。在以弗所教會所在的亞細亞省,那一帶不知道多少處教會。啟示錄只說到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事實上不知道有多少教會,是一大片的教會。

你要注意,神好像不喜歡一個教會孤立在那裡,神喜歡的是「聚集成群的教會」(a cluster of churches)。教會一旦孤立,她就吃虧。弟兄們,你知道我最掛心的是什麼?不是你們不愛主,我最掛心是你們的異象不清楚,就變成孤立。一旦孤立以後,眾教會就不知道拿你怎麼辦,你自己無形中也受到一種傷害。神作工就是在「集群」(cluster)的原則裡。在這「集群」裡,你盡可能不要孤立,要盡量和附近的教會彼此多交通;但是行政要獨立,不然到後來就變成「聯合會」了。每一個地方教會的行政還是獨立的,是各個向主負責的;但另外一面,她們的交通是在眾教會當中的。

珍惜主所給我們的恩賜

我再回來說,你要看見神是大的。因為神是大的,所以你什麼都不覺得希奇了。有人傳福音,好叫保羅在監牢裡坐久一點,連這一個主都祝福。天下還有誰傳福音比這個更不單純的?但主卻祝福。有人存心就是要保羅坐監牢坐久一點,受苦久一點;即或這樣,主都照樣祝福,我問你,還有什麼是沒有祝福的?所以你聽見主祝福什麼人,主祝福什麼工作,你一點都不要希奇。感謝主,神是無限大的。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卻要很清楚,神經綸裡的行政到底是什麼。我們要珍惜主所給我們的恩賜,我們要珍惜我們所在的、主所託付給我們的地方教會,我們也要珍惜眾地方教會之間美好的交通。(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