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報-2008卷七-2008第四期- 略享林後的亮點-1. 保羅的自傳,基督的苦難

保羅的自傳,基督的苦難

略享林後的亮點 1

編者按:哥林多教會是寫在保羅心上的薦信。讀保羅的心時,讀到的是他們。現在為著教會的需要,保羅在林後將自己當作榜樣呈明出來 ── 讀它卻甚有講究。2007年,主的僕人釋放了系列信息,集結成《哥林多前後書的亮點》,全書共十一萬多字,涵蓋亮點五十個。交通報限於篇幅,在此只能與您淺嚐略享了。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為亮點鋪路

保羅的自傳

他的心態、運作、地位、勞苦 ── 他這個人

  任何人所寫的信,都相當代表他的所是;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信。保羅的書信,就是保羅的所是。保羅的十四封書信,在啟示上最代表保羅的,就是羅馬書:神的救恩、神的經綸、神的工作,都在羅馬書裡;在所是上最代表保羅的,就是哥林多後書。林後的中心是說到一個事奉主的人,可以算是保羅寫的自傳。這卷自傳分做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至八章 ── 照他的慣例,書信寫到錢財時,就表示要結束了;但寫到第八章,他感到負擔還沒有結束,就又加了九至十三章。

  林後可以分兩大段來看:第一個是為著教會的需要,第二個是保羅把自己拿出來,做一個見證,幫助聖徒們看見,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需要。林後非常特別,它說到使徒保羅這個人 ── 他的心態、他的運作、他的地位、他的勞苦。本書之後還有一卷腓立比書,也像他的傳記,說到他的竭力追求。要認識使徒保羅,就沒有可能不好好地讀林後。這卷書告訴我們:這就是他,這就是他的事奉。


亮點 1

基督的苦難

基督為神旨意遭受不合理的事

基督的人生滿了苦難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後一4~5)「多受基督的苦楚」更好譯作「滿溢出基督的苦難」。這裡的苦難不是一般人所說環境的苦難,乃是一種交通於基督、聯於神旨意而產生的苦難。神有祂的工作,也把祂所要作的託付給我們;我們看見神的旨意來勞苦,過程中就會滿溢出基督的苦難。

  主來成為人,三十三年半,都滿溢出苦難。祂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喊媽媽,祂一樣是要吃奶、換尿布。但祂越長越知道:我和每個人都不一樣;越長越知道:神的心都在祂身上(路二40)。等到十二歲,祂已經非常清楚神所要的、自己的使命和一生的結局。這時神卻說:「來,到你父親那裡去做事。」祂的父親做桌子,祂也做桌子;祂的父親做屋樑,祂也做屋樑。祂必須認真地用量尺、鋸子、刨木……。事實上,祂何必做呢?祂知道祂說一句話所變出的桌子,比祂動手所做的還好;祂只需隨手變兩張桌子,就能拿去賣了。但這不是神的原則 ── 祂必須一步步做出來。因為祂需要盡諸般的義(太三5),才能作救主。

基督的苦難是不合理的事

  主耶穌很清楚:祂在這些事裡經歷死。尤其是前面三十年,祂是多受苦楚。為什麼要三十年呢?因為祭司盡職是從三十歲起。祂若要作人的拯救,就要符合神所給的律法 ── 長到三十歲才能盡職。按理說,主耶穌應該天天睡覺,然後告訴約瑟說:「爸爸,你知道我是誰嗎?我不是來做桌子的,我是來作你的拯救的!」但祂生作木匠的兒子,就做木匠;別人做什麼,祂也做什麼。以致祂在傳道途中,加利利人說:「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我家的桌子就是祂做的,怎麼現在變成救主了?」(參太十三55)

  所以,苦難就是不合理的事。基督的苦難,從祂是一個無限的神降生成有限的人而來;從祂知道祂有一個神聖的所是,還要活一種貧乏的、下等的、勞苦的人生而來;也從祂要到三十歲以後,才能起來盡職而來 ── 盡職的時候,還要人來介紹。約翰介紹祂的時候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照理說,祂只要告訴約翰一聲,「約翰哪,不要這樣喊了。我說一句話,「山哪,移過去!」不就移了嗎?「水啊,流過來!」不就來了嗎?這不就說出我是神的羔羊嗎?」但祂沒有這樣做。

服事人,找苦吃

  基督徒的構成,是基督苦難的構成。我們滿腦子都是幻想,主耶穌卻是務實的。主如何,我們也如何。主說,「我如果要把神完全彰顯出來,就必須活出一個完美的人,叫我能夠作人的救主、成功神永遠的心意。」使徒保羅也說:「你知道我過什麼樣的生活嗎?主的苦難在我身上滿溢出來了。」為什麼有滿溢?因為都是自找的!我們最大的難處在於沒有一個人自找苦難。每個人都是主不可以打的 ── 主稍微打一下,我們就喊痛;然後到處找人交通,尋求問題的解決。

  苦難的滿溢是自找的。就好像父母為兒女,這其中雖有喜樂,但更多的苦難是自找的。有時候,兒女頂撞母親:「管我那麼多作什麼?」母親還得跟在後面拜託:「不要餓著肚子走呀!」一直跟到門口。這就是滿溢。你有沒有這樣服事人?或許你太聰明了,到處觀察聖靈的工作 ── 看看哪個人有主作工,你就陪他;陪一段時間,他走不下去,你就不陪了。弟兄啊,哪有人是一路平穩走下去的呢?但教會要健康,我們這個人就得滿溢出基督的苦難來!(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