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在乌干达做了什么? 缘 起 回溯90年代初期,很喜乐我能认识一位名叫 Henry 的弟兄。当时我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家大医院的心臟照护中心作护士。Henry 是该中心的新住院医生,刚从乌干达的坎培拉到美国,正在挣扎著適应新文化与新生活。我和他成了朋友,並且在属灵上餵养他。我教他开车。值夜班当天,我就跟他共享我的午餐。几个月后,他的妻子来到美国。再过不了多久,这一对夫妇与他们的乌干达朋友就参加了辛辛那提教会的聚会。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內人 Tina 和我一直与他们有很密切的关係。有两位从乌干达来的姊妹甚至还住在我们家里。我们力邀一位叫 Sarah 的姊妹跟我们住,因为当时她在辛辛那提大学读研究所,正面临一些经济上的为难。藉著我们的照顾,Sarah 接触到教会生活並且爱上了教会。当这些圣徒们陆陆续续回乌干达后,我们之间的关係却仍然继续著。 2001年我们觉得主有引导,要去乌干达看看 Sarah 夫妇,也看看当初那些圣徒们的家人。当时我们的目的只是去探访结识多年的人,也顺便看看那个国家。但在访问期间,我们却深深被乌干达人属灵的飢渴和敞开所抓住。回到北美后,我们就与大湖区一些带头弟兄们和几个中西部的教会有交通。 劳 苦 2003年3月,我们在与朱韜枢弟兄交通之后再度访问乌干达。此次同我们前去的还有两位全时间服事的弟兄。这一次的旅程带有探索性,我们尝试接触那里的圣徒、认识更多的人、也跟我原先认识的人发展更深的关係。在坎培拉时,我们接触到一些在五旬节会「细胞小组」聚会的弟兄姊妹。其中不少圣徒很快地就另外开始聚会,作坎培拉教会的见证。我们回北美后,对於如何往前有许多交通与祷告。我与中西部弟兄们之间有一种甜美的交通与配搭,於是乌干达不再只是我个人的负担,而是眾教会与工作共同劳苦的对象了。 从非洲返美的途中,我们明瞭在乌干达的工作若要有果效,就必须有圣徒去住在那里劳苦。朱弟兄和其他曾去过乌干达的弟兄们也有同感。然而我们的里面有一种敬畏,深恐有什么基督之外的东西加诸於这一块处女地上。我们的看见必须是高的。朱弟兄建议我们应该传福音,儘量多接触基督徒,建立一个真正的地方教会,不要把我们西方文化和实行的色彩带进去,要对圣经所启示的教会有一个新鲜的看见。这样的交通在我里面激盪起完全的「阿们!」(西三23~24)我们真是渴望看到主在非洲兴起崭新的教会,不受任何连美国的地方教会都深受其苦的负面影响。大湖区的领头弟兄们及全时间服事者就来在一起祷告、考虑如何面对乌干达的需要。几经祷告与考虑,鑑於当时我的一些家庭情况,大家都觉得我先暂时留在辛辛那提是合宜的。 学 习 有两对夫妇於2003年8月搬到乌干达以后,就在圣徒们中间劳苦,不久有一些弟兄姊妹开始参加坎培拉教会的聚会了。有一位叫 George Kiiza 的宗派牧师带著他的会眾也到坎培拉教会聚会,他来自 Naguru-Go-Down 社区,该区十分贫穷。虽然 George 本人非常清楚地看见了教会的异象,但这些人中留在坎培拉教会的比例並不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呢?后来我们归纳出几个原因:第一、敬拜的方式跟他们的习惯大相逕庭。第二、我们只唱我们诗歌本里的诗歌,这些诗歌都是传统的西方风味,没有一首是用他们的语言或音乐写的。第三、他们很多人习惯用乌干达语,英语能力有限。第四、他们有一种印象,认为我们的聚会是专给「上层社会」的,不是为他们的。我现在提起这些,是因为大多数北美的弟兄们出外作工,都会给另一个文化里的人这样的印象。在「道成肉身」传福音的原则上,我们实在还有许多要学的。 而在这同时,除了顾到在乌干达全时间同工们生活的需要外,大湖区眾教会还有一笔费用专专顾到聚会场地的支出。中西部眾教会都喜乐地一同背负乌干达財物的需要。 2005年1月,我和內人搬到乌干达,和弟兄们一同劳苦。该年秋天,我们在交通里发现为什么不能达到起头目標的原因:一、我们的教会生活主要是以会所为中心。二、目前的教会生活未能触及大体的乌干达人(这一点可从我们的聚会人数见一般。)三、教会生活的风格和实行太「西式」,使有心的寻求者望之怯步。於是我们做出几项决定,其中包括:不续租大会场,为 Naguru-Go-Down 社区盖一个临时的聚会场地,好顾到该贫民社区居民的感觉,让他们在自己的社区里聚会。另外在合宜的前提下,我们也儘量使用乌干达的语言、音乐和诗歌。 我们的態度正如同朱弟兄在写给坎培拉圣徒们的信上所说(01/18/2006):「亲爱的圣徒们,回顾过去这几年主在乌干达所做的事,很明显是主自己带领我们去到乌干达。我们知道乌干达是主恢復的「处女地」。多年来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地方教会已经发展出一些复杂的事物,我们不希望这些复杂的情形被带到乌干达去。」 Tina 和我继续留在坎培拉劳苦。2005年8月,我们在 Makerere 社区开始有十个月的追求,有二十位参加,其中十六位是全程参与的。训练內容包括七项课程、持续传福音、与远地传福音。受训学员必须在一定的计画表之內把圣经读完、参加每週的个人与小组查经、教会的聚会、並一同尽职。我们希望能藉著此类性质的训练產生柱子,背负主在坎培拉的见证,並广传福音到乌干达各角落,甚至遍及东非。愿主使我们继续往前。
主正在乌干达做什么?
教 会 2007年3月,將近四百位圣徒聚在一起享受並有分於主的饼杯。他们来自坎培拉市內十一个不同的社群。除了信息的释放外,会中满了诗歌、讚美与对主的敬拜。Nigel Tomes 弟兄从加拿大多伦多来,他的信息说到主在十架上所成就的远超过个人的救赎 ── 主还產生了教会!这一次的聚集甜美地见证了基督在十架上所成就的「一」,也印证了新约的教会在今世就是一个可行的实际。 运 作 在马太福音二十八章那里,主曾嘱咐门徒要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这些话直至今日我们仍在应用当中。一些十个月追求的受训者与来自 Naguru-Go-Down 区的圣徒们共同配搭,传好信息给那个贫穷的地区,让他们知道耶穌基督的救恩。有一些人因此得救了,並且也活在教会生活里。另有两位 训 练 每週二,我们为不少有心的牧师和来自不同团体的领头者办一个训练,他们都分散在坎培拉市的各个地区。许多人把他们在这个训练里所学到、所看见的带回他们的会眾中间去实行,也渐渐地领会:他们是基督身体的一部份,这个身体乃是藉著在这城市里的教会实际地彰显出来。这一点从他们持续参加训练並带会眾来参加教会的各种聚集可以看得出来。 盼 望 我们知道若没有教会和工作的祷告与扶持,主很难在乌干达做什么。谢谢所有曾经来此共同劳苦的同工们,我们也感激圣徒们和眾教会所摆上的祷告、扶持、与財物的供应。乌干达有二千七百万人口,他们迫切地需要基督与教会。我们相信这也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希望。虽然主在乌干达人身上作了这么多,但你们的来信,对我们在此的劳苦而言,確实是一大鼓励与供应。谢谢你们的祷告、你们的爱与扶持。 ── 译自 Cleveland 教会英语网站与 Fellowship Journal 英语版,2007年5月號,作者为 Keith and Tina Miller 夫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