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熟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滿了成熟的運作 事實上,這是非常不愉快的一段。「保羅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啊,和許多別的人一同教訓人,傳主的道。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徒十五35~36) 保羅與巴拿巴起了爭執,甚至分開 巴拿巴也同意了,並且定意把馬可帶去(徒十五37)。「但保羅以為,不帶他同去是適宜的,因為馬可從前曾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作工。」(十五38,恢復本)這大概是因為馬可是個富家子弟,習慣了錦衣美食的生活,所以在第一次出去時,他受不了苦,就離開了。但我願意替馬可分訴。因為他是回耶路撒冷(十三13),所以有可能是他的家裡出了什麼事故,所以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了。但保羅幹活是幹真的,他覺得我們現在是在打仗,家裡怎樣不能管這麼多!總而言之,保羅和巴拿巴兩個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十五39)。 安提阿教會仍然持守地方見證的一 但感謝主,安提阿教會真好。使徒們有爭執了,我相信西面、路求、馬念這幾個人都知道,但是他們誰也不講話。即或有一天,保羅或巴拿巴稍微吐一下苦水,尋求支持擁護,馬念可能馬上就講,「你有主耶穌哦!你不需要跟我講什麼。你們同工吵架,不要把教會牽扯進去。哪裡可以逼著教會一定要表態呢?」弟兄姊妹,這個教會真屬靈啊!聖經這裡只說二人起了爭執,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就坐船往居比路去(順著第一次出去的路線再走一趟);而保羅就走陸地,往敘利亞和基利家去。我想這是聖經中最屬靈的經節之一。同工,可以吵架;教會,卻是不可以分的!教會也不屬於任何同工,教會乃是屬於基督的! 寶愛使徒們的交通,而成為使徒們一的根源 不論如何,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巴拿巴和保羅總得回家。巴拿巴回到安提阿了,弟兄們歡喜地接待他,請他交通見證看望教會的蒙恩情形。保羅也回到安提阿了。保羅這次出去有三年之久,所以我相信巴拿巴回來要早些。而長老們真老練!成熟的教會真老練!長老們大概會說,「哎呀,感謝主,保羅你回來了!請坐,請坐。」就把他安排在巴拿巴旁邊。「來,交通交通主怎麼祝福你?你大概還不知道主怎麼祝福巴拿巴哦!那麼也請巴拿巴給你講一點主怎麼祝福他吧!」然後,弟兄們坐在一起,喜樂地接受主僕人們的交通。主的僕人們彼此有了爭執,教會要能說,我不牽扯,我是個地方教會!我不屬於你們任何人,我這一個地方教會,乃是在眾地方教會之中屬於耶穌基督的,我們要向主耶穌負責! 保護了使徒們的一 「獨有我和巴拿巴」 我們要能領會,巴拿巴的才幹、真理都沒有辦法跟保羅比。所以巴拿巴就認識了,叫我出去、自己作什麼,我是作不來的;但是叫我到保羅所興起的眾教會去服事,我是作得來的。那麼你以為保羅會輕看巴拿巴說,「哈,巴拿巴,想不到你也有求我的一天!」不是這樣的!你看,保羅的書信至少兩次提到巴拿巴,而且很積極。第一次他說,「獨有我和巴拿巴沒有權利不作工麼?」(林前九6)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你們不是提到彼得、亞波羅嗎?你們不是提到你們屬於基督嗎?那我願意告訴你,我有一個親密的同工叫巴拿巴,唯有我和巴拿巴可以不作工嗎?從這一節聖經,你看見兩個人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教會堅持 ── 我們不屬於這一個人,我們也不屬於那一個人,我們是屬於基督的!主的僕人們是為著我們的!我們不能跟著一個工作走!這樣,教會成熟的情形就在主的憐憫裡顯明出來了。 「巴拿巴的表弟馬可」 然後,另一處在歌羅西書。保羅寫信給歌羅西教會說,「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那是很有意思的一段。當你介紹一位小弟兄給大家認識時,你就會說,這是某某弟兄的兒子。那麼是誰比較出名呢?是某某弟兄。巴拿巴在亞細亞的眾教會中名望很高,其中包括以弗所、歌羅西等教會。保羅說,「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西四10) 我們以地理位置來說明。巴拿巴和保羅的第一次行程,從安提阿開始,經過居比路,繞了一圈,然後就回去了。第二次行程,巴拿巴走海路,保羅走陸路,先往馬其頓,也就是到歐洲部分。他先到腓立比,後到哥林多,然後又回頭到了亞洲部分的以弗所。因此,以弗所、歌羅西、哥林多都是保羅的工作,而且都是在保羅和巴拿巴二人起了爭執以後,保羅所興起的教會。雖然如此,巴拿巴在哥林多卻是有名望的。所以保羅在林前說,獨有我與巴拿巴沒有權利不作工麼?(可見巴拿巴在他們中間是大家所尊重的弟兄。)而保羅題到巴拿巴,就像題到一個值得敬重的主的僕人一樣。 他們為什麼起爭執?是為著神的權益起爭執。巴拿巴認為馬可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保羅卻認為馬可不行,不該帶著一個不能打仗的人跟著。他們都是為著主的權益,不是為著自己的利益爭執。到後來,主所賜給他們的,卻又都是共享的;也就是說,主藉著保羅興起這麼多的教會,而巴拿巴也在其中服事勞苦。 爭執是工作的事,教會不可以有分裂 所以保羅兩次提起巴拿巴,一次是對哥林多教會,一次是對歌羅西教會。雖然兩人起了爭執,但兩個人的事奉卻一點沒有受影響。為什麼不受影響呢?因為教會成熟了!如果這事發生在今天,我相信有些教會老早就一塌糊塗了。人會說,我是接受這個職事的,你是跟隨那個的;我是在流中的,你不是在流中的 ── 奇怪的東西都跑出來了。這些情形安提阿教會卻一點沒有。她只有一個態度:保羅和巴拿巴,你們起爭執了嗎?我安提阿教會就是安提阿教會。我們愛你們兩位主的僕人,但我們不能參與你們的爭執。爭執是工作的事,教會不可以有分裂!就一個主的僕人而言,誰不想得著一些跟隨者呢?但保羅沒有,巴拿巴也沒有。當他們起爭執的時候,他們都尊重地方教會;地方教會雖也尊重他們,卻不介入他們的爭執。我們何等樂意見到這樣的地方教會,完完全全活在主面前、向主負責。因為安提阿教會有這樣的堅持,就產生了美好的結果,所以後來巴拿巴和保羅仍然在一起同工。 一個成熟的教會保護了主的僕人們 同工之間是會有爭執的,連當時最屬靈的兩個主的僕人也有爭執;但是,一個成熟的教會保護了主的僕人們。要記得,弟兄永遠是可以一同禱告的,弟兄永遠是可以一同尋求主的。感謝主,安提阿教會真好,保羅回來了,他們請他坐在巴拿巴旁邊,再來同心禱告尋求主。然後慢慢越交通越好了,巴拿巴說,你所建立的教會,我也去訪問訪問他們吧!保羅說,好啊,感謝讚美主!同工的爭執就好像夫妻吵架一樣。 主的僕人最大的試探,就是要人跟隨他 在這裡,聖經沒有記載保羅和巴拿巴兩個屬靈的使徒,鼓動教會的一部份人跟隨他。主的僕人最大的試探,就是想要得著一些跟隨者,因而不知不覺取代了基督的地位。這兩個主的僕人都好,沒有在教會中製造任何話題。第二,聖經也沒有記載,安提阿任何有名望的人站在哪一個使徒那一邊而產生分裂。安提阿教會真屬靈,沒有人去找使徒的麻煩。他們寶愛使徒的交通,所以他們就成為保羅和巴拿巴之間一的根源。因著他們對工作的認知,他們知道這是同工間的事;因著他們對身體的看見,他們認識基督的身體是不能分的;因著他們持守地方教會一的立場 ── 在安提阿只有一個教會,是不能分的 ── 他們就保護了使徒們。至終,保羅和巴拿巴,還是同工! 不扣留人才,來為著自己的教會和工作 安提阿教會使馬可得了成全,成為與保羅有益處的弟兄,也是彼得的真兒子。保羅在主後六十四年寫信給歌羅西教會,彼得也在主後六十四年寫彼得前書。保羅說,巴拿巴的表弟馬可,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要接待他。彼得也說,我的真兒子馬可。彼得住在巴比倫(今天的巴格達),在那裡發展一個工作;保羅住在安提啊,後來在哥林多和以弗所,從這三個地方,他也發展一個工作。現在保羅寫信給歌羅西說,馬可要過來了。我們不知道是不是保羅打發馬可到巴比倫,有一封信帶給彼得?甚至彼得那時也寫了書信說,「我的兒子馬可」。 這時馬可不是只為著安提阿一地的了。 過程傷痕累累,結果卻協調無比 最得意的應該是巴拿巴。他也許會說,「保羅啊,你錯了吧!馬可現在對你的傳道有益處,又是彼得的真兒子。當初要不是我救他一把的話,今天他不就是在掃地嗎?」感謝神!他們不講歷史。巴拿巴不講,保羅也不講。保羅一點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反而對提摩太說,「你把馬可帶來,因他在傳道上對我有益處。」馬可也沒有講,「你以前不要我,現在要我了嗎?哼,我不來!」他們那一班人在這樣的過程裡,雖然是傷痕累累;至終,卻真是協調甜美啊!不僅馬可是這樣,西拉更是。與保羅同行的西拉,先是留在安提啊,然後跟保羅同行。在彼得前書五章十二節,彼得說,我藉著我所看為忠信的弟兄西拉,略略的寫了這信給你們。換句話說,彼得前書是西拉帶的信。好像在過程中,可能會有傷痕,因為有爭執,(而且那個爭執是很嚴肅的,甚至於彼此分開了,)但是到後來你卻能看見聖靈工作的完美。完美到一個地步,保羅、巴拿巴、彼得、西拉、馬可,全都是一起同工的,尤其是那個馬可,他不是丟下麻衣、赤身逃走的青年人嗎?怎麼現在每一個人都愛他了呢?在這幅圖畫裡我們真能看見,安提阿教會不為著自己的教會和工作扣留人才。 教會在主面前成熟的持守 聖經裡從沒有記載「從安提阿來的人」。你不要小看這一點。聖經曾說到,從雅各家來的人,從猶太來的人 ── 好像人一聯著一個什麼,身價馬上不一樣了。弟兄們,安提阿教會卻知道,我只是一個地方教會。從我們這裡可以產生很多的人才,藉著我們可以興起許多的教會,但是我安提阿教會不是總部!我拒絕成為總部,我永遠是一個單純的地方教會!這麼成熟的教會,她卻是一個地方教會。聖經提到「從耶路撒冷或猶太來的」(徒十五1),但聖經從來不說「從安提阿來的」。安提阿只出人才,不出「打手」;耶路撒冷只出「打手」,不出人才。所以耶路撒冷不斷地有打手出去攪擾眾教會,安提阿教會卻只出人才。成熟的教會就是一個地方教會,沒有所謂的「中心」「總部」。你從來沒有看見從安提阿教會出什麼人去搗了什麼亂、製造了什麼難處。沒有!安提阿教會從來不做這些事。她是一個成熟的教會,單單純純地活在神面前,作主明亮的見證。 這個教會何等的成熟!所以,說到教會的產生、成長、成形、成熟,就叫你有一個感覺,「神哪,我不能不敬拜你的主宰!你在一切事上運作,來得著你那奇妙的見證。所以我們願意把自己奉獻給你,我們願意也這樣忠心地來跟隨你,我們願意我們所服事的教會,是一個純潔的地方教會,我們也願意我們這班服事你的人,在你手裡能夠成為真正祝福你身體的僕人們!」(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