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我們走進聚會的場地,把孩子送進兒童室,趕快找到座位準備享受早晨的信息。晨間的信息結束時,一盒盒的飯食已經預備在桌上了。吃過午餐,有人回接待家庭休息,有人一邊吃著水果一邊交通。下午到會所複習,剛從影印機出來的複習稿,送到了我們的手上。然後是晚間的信息,散會後,門口有熱騰騰的紅豆薑湯等著,給了我們推門迎接風雪前的溫暖。
我們以前或許都是屬於來享受的人,後來才慢慢發現,每一次我們能夠喜喜樂樂的來到特會,總是少不了許多弟兄姊妹,在會前準備,在會中勞苦,在會後整理。就像這次服事的P弟兄說:「之前我參加特會都是來享受,後來才發現,有很多人在那裡服事勞苦。這次服事或許有許多虧缺,但這些虧缺就是給我們提醒,我們需要長的還很多,需要弟兄姊妹一同有負擔,一同來成長。」另一位J弟兄也說:「我這次是實際的去服事,不像以前來就是來參加特會。實際進到裡頭,度量也被擴大了。」
這次的服事共有五組,文書,接待,飯食,兒童,和招待。文書組負責整理收集各地的報名單,在電腦上分類整理成資料庫,並列印名牌,歷年特會累積了一些經驗。B弟兄說:「剛做的時候會照著自己想的去做,也不見得很去注意上次是怎麼做的,後來才慢慢發現,上次做的已經有一個規模了。」
接著,文書組把報名資料交給接待組,開始聯繫安排接待,是會前很吃重的工作之一。T弟兄說起這次的服事過程,「有一次因著已無可接待的家了,又有人再報名,當弟兄問起是否還有度量安排接待時,自己第一個反應就是沒有辦法了,請他們去訂旅館,掛完電話,主就問我說,是你的度量不行了,還是我的度量不行了?在當時確實是無法再安排了,但主好像在責備我,心裡只想著接待如何安排,對於有聖徒願意參加訓練、願意受成全、願意更愛主了,自己一點也不關心,於是又打電話給弟兄說,若是無法訂到旅館,請再告訴我們,我們再想辦法來安排。過後又有類似的經歷,就覺得我好像只是做事情,實在不是服事神、服事教會,當自己在過程中學習為參加的聖徒禱告時,就覺得喜樂了,覺得不再只是雇工來作事了,作完就完了,而是與主一同地作,學習在主的心腸裡來服事了。」另一位M弟兄說到,「克里夫蘭的弟兄姊妹很配合,開始安排怎麼住法,後來有更多的需要時,弟兄姊妹就拼命地往自己家裡面塞。」好像每經過一次特會,克里夫蘭的弟兄姊妹們在接待上的度量就又往前一步了。
開始聚會後,負責招待的弟兄們要注意指揮交通,管理停車的位置。有一位C弟兄生病病倒了,幸好另一位K弟兄即時來頂替,在風雪紛飛的停車場指揮來往車輛,既要讓弟兄姊妹有地方停車,又要注意是不是擋住了垃圾車的入口。
關係民生問題的飯食服事,一群弟兄姊妹每天為著我們的肚腹辛勞。「在服事飯食的時候,一面每天的人數都不確定,只能抓一個大概的數字,一面又希望大家都能吃得飽。剛開始怕大家不夠吃,後來都是夠的,晚上就要盡量推銷中午沒有吃完的,希望不要浪費。」每天一早就開始煮紅豆薑湯的J弟兄說。
參加聚會的家長們,最倚賴的是兒童服事。為了讓所有弟兄姊妹聽到每一堂聚會,兒童服事只由少數幾位弟兄姊妹全程照顧。P弟兄說,「有弟兄姊妹抱怨說,這次的兒童服事做得很差。這次剛好有很多事情夾在一起,英語的姊妹們因為Ignite特會不能來配搭,以往請外面的人來,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這次乾脆自己來服事。這次服事給我們很多提醒,一面我們覺得很虧欠,因為實在沒有好的課程設計,另一面畢竟弟兄姊妹都能夠全場聽到信息,也有益處。今後我們會在兒童的課程上有更多的考量和設計。若是弟兄姊妹、小朋友的家長有負擔,可以一同來服事我們的下一代。」
這次的服事,服事者有什麼感受?對他們有什麼影響?K弟兄說,「這次一起服事的人多,服事的人多大家就比較輕鬆,服事的人少就很累,有這麼多的弟兄姊妹一起來配搭服事,大家就覺得比較有享受。」M弟兄則說,「這次學到如何和弟兄姊妹配搭,這對我很寶貴,因為我以前是個不喜歡和人配搭的人,要不就你做,要不就給我做,不要跟我一起來,這樣我就不太習慣,這次和弟兄配搭,覺得很甜美。兩個人配搭還是比一個人強很多。」
累的時候怎麼辦呢?L姊妹說,「接待是有一點累,但是我覺得很有神的供應,能被擴大,見到弟兄姊妹特別好,特別喜樂。」S姊妹則說:「繼續操練,患難生忍難,忍難生老練。」她也提到,「我們和R弟兄一起配搭,他扶持和幫助我們,有問題來很快幫我們解決,沒什麼抱怨,特會剛開始他就生病了,可是他仍然竭心盡力的做,服事配搭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非常甜美。事務性的服事和話語的服事是不一樣的,是默默勞苦的,也沒有太多人注意到,但是主會來紀念。」是啊,一切是主來紀念。(J. C.)
(摘自2005《交通報》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