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 詩篇中的教會見證(卷四), 舊約讀經

 

舊約讀經-詩篇中的教會見證(卷四)-第五篇 神藉著祂的見證來掌權

第五篇 神藉著祂的見證來掌權

詩篇中的教會見證(卷四)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九十三至一百篇,共有八篇,說到我們的神如何在全地掌權。這裡非常難讀,因為第一,我們並不關心這些事。我們想,神管好我這個人,祂就是個好神;神管好我的教會,祂就是個祝福的神;若叫神管更多,我們就想不了那麼多,也管不了那麼多。簡單說,這整個領域,都不是我們所願意關心的,我們覺得:神哪!你要掌管全地,這是好的,若叫我們進入這件事、探討這件事,就超過我們的領域了。第二,我們對全地沒有觀念,沒有人懂什麼是全地。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領會,神如何來作全地的主。我們說,「耶和華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八1)這是很享受的;到底祂如何的美,這不是我們天然的人所容易領會的。簡單來說,整件事都不是我們關心的,也不是我們容易領會的。這就是為什麼從九十三篇起並不好讀。

  神在祂的憐憫裡,先給我們九十至九十二篇,好像作了一個很好的根基,再給我們一百零一至一百零七篇,告訴我們,神掌管全地所憑藉的所是到底是什麼。九十篇說到我們這班人呼求「主啊!你世世代代為我們的居所」(詩九十1),因這一個,我們長出九十二篇一個甜美的結局,「在祂毫無不義。」(詩九二15)弟兄啊,我們一跟隨主,第一個抱怨的就是,「神哪,你不公平!你為什麼對別人好一點,對我們壞一點?為什麼祝福他們,不祝福我們?為什麼這麼帶領他們,沒有這麼帶領我們?」又覺得這一生,我們給神多,神給我們少,「主啊,我把我的青春,我把我的年歲,我把我的才智,我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給你了!」我們很少想到,我們根本不配給,神把我們這一生從塵土中撿起來,那是一個神蹟。換句話說,我們說「主啊,我把我給你」,神歡歡樂樂的接受了,那真是一個神蹟。我告訴你,沒有一個愛主的人,當他見主的時候,不說這一句話:主啊,在你毫無不義!我這一生,只有我對不起你,沒有你對不起我!你所做的,太美、太高、太豐富、太屬天,太有價值!你把我這樣一個卑賤的人,卑下的人,提升到與你一同掌權的地位,這是多榮耀的一件事!

  九十二篇說,有一個義人,就是我們的主,祂像棕樹,又像香柏樹,而我們這班人,也被移植到神的殿裡,與神同作見證,又成長在神的院宇中,成為神兒女的祝福。在那裡,我們實在越長越好,越長越豐富,直到我們年老,仍滿了汁漿而常發青;這時候,我們就說:神哪,我這一生活得太好了!世人是靠諸神而活的,以諸神為樂的,以諸神作把握的,但有一種人,什麼神都沒有,他只有耶和華我的神,他說,我所愛的只有主我的救主。這樣的人,到後來就能說:主啊,在你毫無不義!這樣,就帶進了九十三篇。什麼樣的人,能夠讓神在全地掌權呢?是主得著了一班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顧,什麼都不盼望,也把一切都交在神手裡的人!

神藉著祂的見證在全地作王

  九十至九十二篇說到人、基督和教會。九十三至一百篇,說到基督如何藉著教會來得著全地。九十三篇是對我們的神一個完美的描述,換句話說,沒有九十三篇這樣的一位神,後面的詩我們是不能解下去的。我們怎麼能夠從由九十四篇一直來到一百篇呢?都是因為有了九十三篇這樣一位神。一面來說,九十三篇非常短,一共只有五節,詩人對神卻有一個很完美的描述。這篇開始於「耶和華作王!」(詩九三1上)作王,我們也可譯作:耶和華執行王權。不是說「耶和華是王」(Jehovah is the king),是說「耶和華執行王權」(Jehovah resigns)。「他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詩九三1下)威嚴,也可譯作君尊。九十篇說到從亙古到永遠他是神(詩九十2),這裡說到,神啊,你的寶座從太初立定,你從亙古就有。太初,最好譯作起初。詩人說,神啊,當你開始有你的經綸的時候,就是你坐在寶座上的時候。換句話說,如果神沒有經綸,祂就不需要這個寶座;神執行祂的經綸,是根據於祂的寶座。

  他也見證,無論地上的一切如何波浪澎湃,祂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一切。最終,詩人讚嘆說,哦,你這作王的一位,你所作的一切,都是見證你的法度。見證是 testify,法度是 testimonies,你所作的一切都是來 testify 你的 testimony。好像神說,別的事我也不大關心,我關心的是我自己,我到底怎樣把我自己見證出來,我 testify 我的 testimonies。神是非常關心祂的見證,祂那聖的見證,祂那義的見證,祂那愛的流出的見證,祂那生命構成的見證。祂所作的一切,都是來見證祂的法度。不僅這樣,祂也見證祂見證的確定。神說,所有我所要見證的,都是百分之百、絕對不能改的。祂的殿,祂的居所,就是祂的見證。

耶和華執行王權

  詩篇九十三篇一節,「耶和華作王!」耶和華執行王權,這句話一說,整個氣氛都改變了。以前是說,「主啊,你作我們的居所,住在至高者的隱密處,就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現在突然改變了,耶和華執掌王權。怎麼執掌呢?「他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同上節)請注意,這裡用了兩次「能力」,但在希伯來文,「能力」只有出現一次。耶和華以能力束腰,弟兄們,我們要喜歡這個話,因為穿上衣服、束上腰就是來真的。衣服沒有穿對,什麼也不能做。神從哪裡開始呢?祂以紮身開始。祂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把祂的君王的衣服穿起來了;在這衣服裡,滿了威嚴,滿了君尊。穿上以後,又束上皮帶,意思是去爭戰。神說,我不僅穿上我該穿的衣服,我也預備好要來打仗。這就是我們的神。祂一束腰,「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同上節)這就是整個卷四第二段的引言。這段引言說,全地有一個大老闆,就是我們的神,祂是作王的,祂以尊榮、威嚴為衣穿上,也以能力束腰,這可居之地(世界就是可居之地)就堅定,不得動搖。

  二節,「你的寶座從太初立定;你從亙古就有。」太初,就是起初。初,指明一個點。「起初,神創造天地」,從這個點上開始,有了時間。初,聯於時間的一個字,但這裡的初,和時間沒有關係。亙古,就是時間之先的存在,自有永有的存在。這裡說,在永遠裡,好像有一個點(請注意,這個點在永遠裡、屬於永遠,卻又不是時間的開始)。有一天,有一刻,我們的神動了心!動了心作什麼呢?祂說,我要有一個旨意,我要有一個目的,我要有一個計畫,我要完成我的計畫,我要執行我的經綸。有一天,有一刻(又不是指時間上的一天、一刻),神開始有一個定旨。那個定旨是從太初就立定的。事實上,太初就是下半節的亙古,同一個意思。

  你的寶座從太初立定。我們的神是神,無所不在的神,自有永有的神,無限的神,既是無限的,自有永有的,無所不在的,祂還需要什麼寶座呢?但是祂說,我還是需要寶座,因為我有旨意,我有目的,我有計畫,我有經綸,所以我有寶座。我的寶座,從自古就立定,從太初就立定。時間之前,我的寶座就立定了,我從亙古就有。

在高處大有能力

  「耶和華啊,大水揚起,大水發聲,波浪澎湃。」(詩九三3)神的寶座一立定以後,詩人就說,耶和華啊,不得了了,大水揚起了,大水揚起了聲音,揚起了波浪的響聲。神若沒有旨意,好像一切都平靜;神一有旨意,有一些東西就匯流了,這一個匯流,就成為時間以後,所有與神的工作敵對的原則。

  神的寶座一立定,祂就說,我要有旨意,我要有目的,馬上撒但就帶著背叛的天使,運用所有神所造的一切,匯流成一個大水揚起,波浪澎湃,不再平靜。我們想要愛主,撒但卻來叫我們愛錢,大水揚起,就產生了反抗的情形。波浪澎湃,發出吼叫的響聲,這聲音乃是告訴神的寶座,不行,你不行有這個旨意,如果你的旨意達到了,我還能作什麼?!

  四節,「耶和華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諸水的響聲,洋海的大浪。」九十四至一百篇都是來描述我們的神如何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這一切;藉著下面這幾篇的描述,我們就知道,我們的神如何勝過這一切。但是,他中間還加一個東西,說,「耶和華啊,你的法度最的確;你的殿永稱為聖,是合宜的。」(詩九三5)今天,在這時間裡,耶和華啊,你的見證最的確,你的殿永稱為聖,是合宜的。殿,就是今天的地方教會。我們的神說,我一歡喜,就把殿說進來了,就把法度、律法說進來了,藉著這些,才能顯明我是王,我在高處大有能力啊!

  下面詩人就開始來描述耶和華如何作王。

發光的神在地上的掌權

  九十四篇說到耶和華作王的第一個顯明,就是:祂是發光的神。神是光,神的顯明就發出光來;只要祂一出來,光一定出來,也發出光來。神的發光必定帶進對地的審判。神來了,就帶進審判。在地上,有驕傲的惡人,他們不僅誇勝,也說傲慢的話,更是自己誇張,強壓神的子民,苦害神的產業。詩人在這裡似乎提醒他們說,哎呀,你們民間的畜類人和愚頑人,要認識神是創造你們的,祂看見也聽見你們所行所說的,祂要管教列邦。

接受這管教的都是有福的

  接著他說,凡接受這管教的都是有福的。這裡不是說,「你是壞人,我來管教你。」乃是說,凡接受這管教的,都是有福的。連那些逼迫教會的人,都可以回到教會來,因為神必不丟棄祂的百姓。我們悔改了,就是神的百姓。神也不離棄祂的產業;人悔改了,就是神的產業。祂的審判要轉向公義,即或是第二節所提起的驕傲的人,若是回轉,心裡正直,也都必隨從!我們受人逼迫,被人壓榨,給人打得頭昏腦脹,我們說,「願神審判你!」一審判的時候,我們就發覺,主啊,我們也會失腳啊!失腳,就是走路摔一跤。耶和華的慈愛仍要扶助我們。有時候,我們多憂多疑。只有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的人,不多憂多疑;是說「主啊,我把一切都給你」的人,才多憂多疑。弟兄姊妹,到現在為止,我們跟隨主都是享受,「主啊,你多愛我,我多愛你啊!主啊,謝謝你,你救了我啊!主啊,我願意把自己給你啊!主啊,我只盼望學位讀得好一點,以後生活幸福一點,一切平順一點啊!主啊,我裡面的盼望你都知道,你答應就好,阿門,哈利路亞!」你想,這樣我們有什麼多憂多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總是多憂多疑,所以,神的安慰要使我們歡樂。這句話真叫人喜歡,即使我們的生活困難,事業作不好,神的安慰也會叫我們快樂。

  詩人在這裡的話不知不覺的就轉向了基督。為什麼轉向基督呢?因為,大家聚集攻擊義人,將無辜的血定為死罪。有一班惡人,就是在宗教裡的人;在宗教裡的人要聚集攻擊義人。但是,耶和華作了基督的高臺,也做了我們所投靠的磐石。

伸冤的神發出光來

  「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發出光來!」(詩九四1)按理說,這句話應該改成這樣: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伸出拳頭來!要伸冤,不是應該伸出拳頭來嗎?這裡說的很有意思,伸冤的神啊,求你發出光來!光一照出來,不僅叫我們含冤的可以蒙光照,連我們正在含冤的也可以蒙光照。這一個光照,就是十誡,就是審判。所以,下面又說,「審判全地的主啊,求你挺身而立,使驕傲人受應得的報應!」(詩九四2,原文另譯)天下沒有人不驕傲的,賣花生的會告訴你,我的花生米作的特別香。神哪,求你發出光來,使驕傲的人受應得的報應。這個報應絕不是指懲罰,因為詩人是求神發出光來;他不是求神來打擊,乃是求神發出光來。

不離棄祂的產業

  「耶和華啊,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詩九四3)有時候,我們為一些很愛主、又不敢奉獻給主的弟兄們禱告,「主啊,他們要等到幾時呢?要等到幾時呢?」不是說這些弟兄是惡人,但「要到幾時呢」的確可以這樣應用。「他們絮絮叨叨說傲慢的話;一切作孽的人都自己誇張。」(4)賣豆漿的也說,我這豆漿可不是吹的,別人還作不了這麼好呢!這就是人。「耶和華啊,他們強壓你的百姓,苦害你的產業。」(5)你若跟傲慢的人、驕傲的人說,你強壓神的百姓,苦害神的產業,他一定喊冤枉,「我哪裡有呀?」他不知道,他那種對自己的把握,就造成對弟兄們的一種傷害。「殺死寡婦和寄居的,又殺害孤兒。」(6)他們說,「言重了,這些事我絕對沒有作!」為什麼否認呢?因為「他們說:耶和華必不看見;雅各的神必不思念。」(7)這裡描述,沒有光的人,怎麼生活都可以。他們沒有光,怎麼活,都覺得是對的,是有理的。所以,他們說,耶和華必不看見;雅各的神必不思念。

  這時候,這詩人就生氣了,「你們民間的畜類人當思想;你們愚頑人到幾時才有智慧呢?」(詩九四8)他說,你們這些畜生,你們這些傻瓜,你們什麼時候才有點腦子呀?「造耳朵的,難道自己不聽見嗎?造眼睛的,難道自己不看見嗎?」(9)詩人又說,你不想想看,如果神造你的耳朵,祂聽不見啊?如果神造你的眼睛,祂看不見啊?你開什麼玩笑?祂若聽不見,祂若看不見,祂怎麼會造耳朵、造眼睛啊?換句話說,有什麼是可以躲開神的啊?有什麼是可以躲開神的面啊?你要知道,是神造了你,因為是神造了你,你的歸宿是屬神的啊!當你不屬神的時候,神就要來管教你了。詩人先說「造」,「造」表示歸屬,神造了你,當然你就是祂的;你既是祂的,你又不肯接受祂,所以,他就來管教。「管教列邦的,就是叫人得知識的,難道自己不懲治人嗎?」(10)這是說神要來擊打人嗎?也不一定。神做事很有意思的。「耶和華知道人的意念是虛妄的。耶和華啊,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訓的人是有福的!」(11~12)什麼是律法?神對自己的表達,就是律法。真奇妙,神來執行祂的行政的時候,不是藉著災害,乃是藉著祂的管教,而這管教,又是藉著祂的教導。有的弟兄經過多少的責打,也沒有用,是責打中的教導有用。弟兄們,神不是光管教你的,祂管教你的時候,祂是用祂的律法來教訓你的。所以,「你使他在遭難的日子得享平安;惟有惡人陷在所挖的坑中。因為耶和華必不丟棄他的百姓,也不離棄他的產業。」(13~14)

  十五節,「審判要轉向公義;心裡正直的,必都隨從。」審判,不是站在一個審判官的地位。神啊,我謝謝你,你是審判轉向公義;你若只是審判,不轉向公義,我們都完了!轉向公義是什麼意思?就是永遠給你留一個機會。我審判你的時候,我給你一個回轉的機會,再轉回到主這裡來。「心裡正直的,必都隨從。」審判的本身會改變,叫你從一個不正直的人,變成正直的人。審判來了,叫你改變成為正直,所以,你就可以隨從。

  弟兄們啊,這就叫做光!神啊,耶和華啊,你要發出光來!你看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叫你覺得何等的失望,但是神啊,你要發出光來!當你發出光來的時候,你要審判這地。這個審判,又不是根據我們所看的責罰,而是根據光的光照。這光照的結果,就是審判要轉向公義,心裡正直的,必都隨從。

  「誰肯為我起來攻擊作惡的?誰肯為我站起抵擋作孽的?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之中了。」(詩九四16~17)住在寂靜之中就是死了。詩人說,我覺得我真是要死了,誰肯為我起來攻擊那作惡的?誰肯為我站起抵擋作孽的?當然沒有人。沒有一個人起來幫助他,他怎麼也沒有死呢?他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死了!

愛中的扶助和安慰

  接著他作了一個見證。「我正說我失了腳,耶和華啊,那時你的慈愛扶助我。我心裡多憂多疑,你安慰我,就我歡樂。」(詩九四18~19)我跟隨主時,走一走,不知不覺,就失腳了。這樣一失腳,他怎麼會不多憂多疑?這裡真有意思,前面他說,神哪,發出光來,光一來,他就問一個問題,主耶穌啊,誰肯為我起來啊?誰肯為我站住啊?沒想到,光一來,我才發覺,我也該死啊!他正說我完了、我失敗了的時候,神在慈愛中扶助他,神也安慰他,使他歡樂。

  弟兄啊,不小心,我們也會絮絮叨叨說傲慢的話,「想我某某人,五年以前,什麼都不是,現在作生意,訂單數不完哪!」那就是絮絮叨叨,一個人坐在那兒,自我欣賞。還沒有一個白手起家的,不是絮絮叨叨的。跟他們交朋友,他會告訴你,「三十二年前,我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你看,現在我有這個小店,我可以賣青菜豆腐哪!」你會不會覺得絮絮叨叨呢?要不然,他也說,「神哪,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求你發出光來啊!」憑良心說,我們有沒有這樣說過呢?你若從來沒有,你就是大人物。大人物跌倒了,自己都不知道。人哪,總喜歡有點什麼。等到真正的光來以後,我們也可能說,神哪,你的光來了,除掉他!神說,不不不,光來了以後,審判要轉向公義。你以為我要除掉誰?我誰也不除,事實上,我倒想給你一點光照!若不是我的慈愛扶持你,你不就完了嗎?若不是我安慰你,叫你歡樂,你不就憂愁致死了嗎?你是什麼樣的人呢?你是一個失腳的人,你是一個多憂多愁的人,但是,我扶持你,我安慰你,我叫你喜樂!

  我的高臺和我投靠的磐石

  只有一種人,神沒有辦法,就是二十節所說的,「那藉著律例架弄殘害、在位上行奸惡的,豈能與你相交嗎?」恢復本譯得比較達意,「那藉著律例製造禍患,在位上行毀壞的,豈能與你相交嗎?」前面說,神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訓的人是有福的(詩九四12),換句話說,神怎麼審判我們呢?乃是用律法來教導我們。律法一定產生律例;根據律法,一定產生判例,就是律例。律例就是你一定要照這個例子做。那用律例的,製造了禍患;在位上的,就行毀壞。這是說,不這樣跟就不行,不這樣做就不行。二十一至二十二節,「他們大家聚集攻擊義人,將無辜的人定為死罪。但耶和華向來作了我的高臺;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末了我們說,神哪,你是我的高臺。高臺是什麼意思?就是高到一個地步,人構不到。耶和華作了我的高臺,當我和主在一起的時候,就是火箭炮也射不到;我在神裡面,就是住在高臺上。

  弟兄姊妹,神怎麼作王?神說,我作王很容易,我把光、把我的所是發出來,照耀出來!當我照耀出來的時候,那些沒有我的人,就會有我;那些有我的人,就會看見我的扶持,看見我的安慰。但是,如果你把我所做的,變成一個宗教,變成一個模式,就會對我的工作產生摧殘。哦,詩人說,耶和華向來作了我的高臺!假如我們真的遭逼迫,只要說這句話就好了,耶和華啊,你向來作了我的高臺,誰能逼迫我呢?但說實話,所謂遭逼迫,不是人逼迫我們,是我們和主中間有了問題。我們和主有了問題,誰都逼迫我們。我們和主沒有問題,誰又逼迫你?若有人問,弟兄啊,你怎麼這麼快樂?你要說,我為什麼要不快樂呢?如果我沒有神,大家都對我好,又有什麼意思?如果有主作我的高臺,我又怕什麼?

  這首詩的結束非常好,耶和華啊,你向來作了我的高臺;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有了磐石以後,我們就到九十五篇。

神在祂子民中間的掌權

  九十四篇的末了,說到神作了基督所投靠的磐石;九十五篇一開頭,說到我們要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這磐石不是給我們站的,這磐石是要救我們的。哦,我們要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這時候,聖民對神的認識是何等的超越,超越到什麼地步呢?他們見證耶和華是至大的神,至大的王,超乎萬神之上,地、山和海洋,不僅是為祂所造,也都屬於祂。所以詩人見證,祂是造我們的耶和華,又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草場的民,是祂手中的羊(詩九五7上,原文另譯)。聖民想起他們列祖背逆的歷史,就彼此勸勉,唯願我們今日聽祂的話,因為他們認識他們的列祖,雖然他們看見主的作為達四十年之久,卻硬著心試主、探主,直到主厭煩那世代,叫他們斷不可進入祂的安息。

  九十二篇,我們看見一位大君王;九十三篇,我們看見祂就是光,光來了以後,就把我們顯出來,叫我們悔改;九十四篇,我們看見那些被宗教逼迫的人,就到主那磐石去,這個磐石就拯救我們。

向耶和華歌唱歡呼

  「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詩九五1)歌唱,希伯來文 rename,意即跳躍歡騰著歌唱讚美。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我們要向神跳躍歡騰著歌唱讚美!「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1節下)歡呼,就是帶著一種喜悅的噪音,譬如,我們不斷喊「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好像內容聽不清楚,但那歡樂的聲音,大家都能享受得到。

  「我們要來感謝他,用詩歌向他歡呼!」(詩九五2)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大家歡呼,為什麼呢?「因耶和華為大神,為大王,超乎萬神之上。」(3)大神就是至大的神,大王就是至大的君王。神,希伯來文……,譯作以羅欣,就是信實的大能者。我們的耶和華是至大的以羅欣,祂是信實的大能者。祂是至大的神,祂是至大的君王,超乎萬神之上。今天在地上,有「灶神」,有「電腦神」,有「股票神」,有「大學神」,有「博士神」……。人一直在尋求倚靠,一直在拜神;但這些神,都是假神。哦,祂超乎萬神之上!

地、山和海都屬於祂

  「地的深處在他手中;」(詩九五4上)地的深處,是指樂園,樂園是在地心裡。「山的高峰也屬他。」(4下)山的高峰,是指天,天也是屬祂。「海洋屬他,是他造的;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5),海洋,和海洋中的萬有,也是屬祂;還有旱地,也是祂手造成的。海是鬼的住處,是屬神的;旱地,是屬神的地方,也是屬祂的。所以,我們要告訴小撒但,小撒但哪,你東搗亂、西搗亂,累不累呀?若有一天,我們跟撒但說,撒但,你累不累呀?撒但嚇都嚇死了。牠天天裝鬼,我們就問牠,你累不累呀?你天天這麼作亂,累不累呀?

  「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詩九五6)為什麼?「因為他是我們的神」(7上)!哦,祂是誰的神?我們的神!許多時候,我們不大相信,神就是我們的神。我們對老練的弟兄說,弟兄啊,請你為我禱告,因為,主一定多聽你的禱告,不大聽我的禱告。不!請你記得,神就是你的神!你看,這裡真是豪邁,詩人說,祂是我們的神!

我們是他草場的民,他手中的羊

  下面又說,「我們是他草場的民,是他手中的羊。」(詩九五7中,原文另譯)這裡和合本譯作,「我們是他草場的羊,是他手中的民。」草場上有羊確實較合理,但根據原文,仍是說:我們是祂草場的民,是祂手中的羊。為什麼這樣寫呢?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筆誤;一個是神的確是這個意思。神的意思是什麼呢?祂說,你不是我的民嗎?你不是要為我作見證嗎?你不是要為我站住嗎?你不是要起來爭戰嗎?所以,你應該到草場上多享受一點!你不能光想為我作工,你應該問,我的基督多不多?基督不多,能作什麼呢?不要忘記,你是我草場上的民哪!如果我們說,我是羊啊。神也回答,不錯,你是羊,羊在我手裡哪。主耶穌說過,牧羊人有一百隻羊,走失了一隻,他就去找那隻羊,找著了,就把牠扛在肩上。那就是說,我們是祂手中的羊。這羊是祂緊緊握在手裡、是祂所保護的。弟兄姊妹,我們是誰?一面來說,我們是主草場上的民,我們是祂的見證,對祂滿了享受;一面來說,我們又是祂手中的羊,我們今天要聽見祂的聲音。

  九至十節,「那時,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曉得我的作為!」好像人總是想,我能不能再等等?我能不能再試試?我能不能再看得更清楚?這裡說,不要啊,你知不知道你是誰呢?你要向拯救你的磐石歡呼啊!這時候,你要來歌唱啊,你要來稱讚祂啊,你要用詩歌向祂發出歡樂的聲音啊!祂是至大的神,祂是大君王,超乎萬神之上,地的深處在祂手裡,山的高峰也屬祂,海洋屬祂,旱地也是祂手所造成的。來啊!我們屈身敬拜,在造我們耶和華面前跪下。今天我們這一班見證人,要飽嘗祂的慈愛;我們這一班被牧養的人,要經歷祂的信實。我們是祂手中的羊啊!有一首詩說:

  榮耀歸於我主,天地齊來歡呼,
  向祂讚美;
  祂的恩典、慈愛,除我死亡、悲哀;
  高唱直到萬代,「羔羊是配。」

  這時,不要再有不信的惡心,要發出歡樂的聲音,一同說哈利路亞,讚美我們的主!阿們。(韜)

(2008/6/4pm 克里夫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