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 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 舊約讀經

 

舊約讀經-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第六篇 神子民經歷地上的行政與神居所成熟的彰顯(一)

第六篇 神子民經歷地上的行政與神居所成熟的彰顯(一)

詩篇中的教會成長(卷三)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萬軍之神啊,求你使我們復甦,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這話是非常甜美的,我們的復甦,就會叫神有面光,這面光照亮我們,我們就要得救。詩人一直重複這句話;每次說完一段話,到了一個關鍵的點,他就重複一次這句話,然後再說一段話。這表示說,我們一生跟隨主的歷程裡,不會離開這一個。

  八十一到八十三篇一同描述神的子民,預表新約中神的教會,在地上經歷行政的三面。換句話說,教會在地上經歷神的行政的三面:神要來得著她,撒但要來摧殘她,地上的人要來佔有她。神說:「我要得著教會」;撒但說:「我要摧殘教會」;地上的人說:「我要佔有教會。」八十一篇,說到神的作為;八十二篇,說到撒但的摧殘;八十三篇,說到人要來對我們的佔有。

撒但的摧殘

  八十二篇,亞薩的詩。

  第一節,「神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諸神的會中,就是神站在眾天使的中間。神行審判,「說,你們審判不秉公義,徇惡人的情面,要到幾時呢?(細拉)」(詩八二2)你們的審判,就是撒但和撒但權勢下的天使們的審判。末了,第八節,「神哪!求你起來審判世界,因為你要得萬邦為業。」世界原來就是交給撒但來管轄的,所以,詩人求神起來審判世界。八十二篇基本上就是這麼簡單。

外邦人對神百姓的佔有

  八十三篇,亞薩的詩歌。

  第一節,「神啊,求你不要靜默!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也不要不作聲!」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也不要不作聲,因為你的仇敵太厲害了,「他們同謀奸詐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議要害你所隱藏的人。」(詩八三3)他們同謀奸詐要害信耶穌的人,「他們說:來吧,我們將他們剪滅,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記念!」

  第五節,「他們同心商議,彼此結盟,要抵擋你,」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住帳棚的以東人和以實瑪利人,摩押和夏甲人,迦巴勒、亞捫,和亞瑪力、非利士並泰爾的居民。」(6~7)以東人表徵墮落的舊人,以實瑪利人表徵在宗教裡憑肉體所生的人,摩押人表徵在肉體裡墮落極深的人,夏甲人表徵在宗教裡守律法的人……。總個來說,我們看見,這裡有壞人和宗教人士。壞人不能摧殘教會,是壞人和宗教人士聯手起來,就能摧殘教會。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在八十三篇,十二節,「他們說:我們要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這些人來在一起,他們說同樣的話;他們說,我們要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我們有沒有注意,這就和七十四篇,「他們豎了自己的旗為記號」(詩八三4下)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他們的墮落已經非常深了,世界已經進來了,宗教和世界已經聯合了;一個個宗教的團體,成為摧毀神兒女的力量了。

  八十三篇描述地上的人,如何執行他們的行政,要得著並佔有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八十二篇,說到撒但不公正的審判,老是欺負基督徒;八十三篇,說到地上的人聯於宗教的勢力,以及宗教的人聯於罪惡的勢力,一同要把教會奪去。

神的作為

  八十一篇,說到神有祂的行政,和祂行政的根源。八十一篇說到這行政是從神來的,神是我們的力量,製作我們的神。亞薩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請注意,這些話都很有意思。迦特是一種像豎琴一樣的樂器,是大衛佔有迦得之後,所發現那地特有的一種樂器(參……),而帶到以色列。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十八歲的閨女,穿著白衣服,梳長頭髮,坐在那兒彈豎琴,那畫面是多麼悠閒。奇妙的,到了八十四篇,也是用迦特的樂器。八十一篇說到神,八十四篇說到教會,兩篇都是用迦特的樂器。換句話說,兩篇都有說不出的安詳。

神行政的供備

  八十一篇,詩人先來描述神。第一節,「你們當向神 ── 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他說:「弟兄姊妹啊,你們當向神大聲歡呼!」神是誰呢?我們的力量。他開頭說到神:第一,神是誰呢?神是我們的力量,我們要向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第二,神是誰呢?神是雅各的神,我們要向雅各的神發聲歡樂。我們的力量是內在的,雅各的神是外在的。我們要覺得奇妙:我們的裡面,有一位有力量的神;我們的外面,有一位雅各的神。這位有力量的神,叫我們來愛祂;這位雅各的神,叫祂來製作我們。所以,神不僅是我們的力量,加給我們的力量,作我們的力量,在力量裡扶持、帶領我們,祂也是製作我們的神。感謝主,祂是我們的力量,祂也是製作我們的神。因為祂是力量,我們大聲歡呼;因為祂製作我們,我們發聲歡樂。

  我們怎麼來歡呼歡樂呢?第二節,「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我們讚美神的時候,樂器要多一點,最好各種的樂器都帶進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樣的享受神,就是我們的日子,我們的節日。「當在月朔並月望 ── 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3)在月朔、月望的時候,就是神和我們,我們和神,一同過節的日子;在那裡,我們吹角,我們也宣告。當神扶持我們、帶領我們、製作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就像在過節一樣。

  然後,我們就經歷祂的律例和典章。第四節,「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律例就是律法,和律法的條例。律例是什麼呢?律例就是神的描述。詩人的話慢慢變得深了。開頭他說,神就是我們的力量;然後說,神就是我們的製作者;又說,神是我們的節期,成為我們的享受;現在,神就把祂自己剖開來給我們看一看,「你看見我的律例嗎?你看見我的律例,就是看見我。你認識我的律例嗎?你認識我的律例,就是認識我。我的律例乃是把我說出來了!」

  什麼是典章呢?典章就是律法裡的判例。我們知道,每一個律師,一面要學法理,一面要學條文,一面要研究判例。判例可以成為執行律法的根源。律例是什麼呢?神。典章是什麼?神以往所作的判決。好比說,在一位弟兄身上,就可能有許多屬靈的典章。主怎麼帶他奉獻,他是個判例;主怎麼帶他跟隨主,他是個判例;主怎麼引導他,帶他過一個關口,他是個判例;主怎麼責備他,他也不抗議,不灰心失望,就是個判例。

  哦,跟隨主的人真是美妙極了!我們經歷:主是我們的力量,主是我們的製作者,我們也在基督裡過節,然後,我們就看見基督的所是,不僅看見基督的所是,也看見祂在一個一個弟兄身上奇妙的工作!那些奇妙的工作,就是這裡的典章。說「我有主,我向主負責」的人,最多只有律例,而沒有典章。有典章的人,都是住在弟兄姊妹中間的人。

神的拯救

  神的行政這一面,實在太美了!第一是力量,第二是製作,第三是節期,第四是律例和典章,第五就是第7節,「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細拉)」神說,我是你的拯救者,當我是你拯救者的時候,我是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怎樣應允你呢?我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真奇妙,前面律例和典章聯在一起,這裡搭救和試驗也聯在一起,好像神喜歡把事情作得複雜一點。我們禱告主,求主給我們什麼,主真的給我們了,不過,過程中,祂把事情作得稍微複雜一點。為什麼呢?在那一點點複雜裡,我們就學習說:「主啊,我也需要你的試驗,你一試驗,就把我顯出來了!」

  聖經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我們得救後,也禱告主成全祂的話,全家都得救。可是,過程中,我們要經過一個試驗。有一個弟兄見證說:他信主後,主就興起他的母親在他旁邊哭,一邊哭,一邊說:「我有八個兒子,死了一個,還有七個。」如果這時候,他妥協了,一切就完了;但是,他很清楚,這是神來試驗他,要全家得救,他就得硬心。他也真是硬心!他母親在旁邊哭,他搖過頭來,看也不看她一眼,就做他的功課。他母親哭一陣,覺得沒意思就走了。後來,全家果然都得救了。換句話說,一人得救全家得救,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當我們在試驗中,堅決的為主站住的時候,全家就得救了。哦,神搭救我們,神應允我們,同時,神也試驗我們。我們要說:「神啊,你太好了!你是我的力量,你是我的節期,你是我的律例和典章,你也是我的搭救者,應允者,和試驗者。」

  詩篇八十一篇八節,「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這一句話真好,因為這時,神來找我們了!弟兄姊妹,不要以為那些講道真好聽的人,個個都愛主,不!對於他們,神仍然要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甚願你肯聽從我。」有時候,神引導我們,或鼓勵我們,到一個地方去看望教會,我們就是不去,所以,神就來說:「甚願,我的確願意,你肯聽從我!」我們還是不去,神就又來說:「甚願你肯聽從我啊!」

  弟兄啊,不僅我們的神說,我搭救你,我應允你,我試驗你;現在,祂也告訴我們,我勸誡你,我要求你,你不聽的時候,我的確甚願你肯聽從我啊!第十節上,「我是耶和華 ── 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這裡神又說:「你要記住,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記住,你不再屬於世界,你是屬於神了!」

神的應允

  第十節下,「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神說:「我既然把你領上來了,你就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弟兄姊妹,我們什麼時候大大張口過?除了發財,我們的口張得很大以外;除了升官,我們的口張得很大以外;除了買好房子,我們的口張很大以外;除了娶好妻子,我們的口也張得很大以外;在屬靈的事上,我們什麼時候大大張過一次口呀?我們很少有一次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得著你,我願意完全被你得著!」我們也很少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完全是你的,我要你完全是我的!」我們也沒有一次張口說:「主啊,我願意完全認識你,我也願意你完全得著我!」哦,我們不張口,也不敢張口啊!偶然一次,我們張口說:「主啊,求你完全得著我。」

  主就問:「你說什麼?」
  我們說:「完全。」
  「完全什麼?」
  「完全得……」
  「得什麼?」
  「得錢!」

  所以,主才要說,「我向你的禱告發怒啊!你禱告什麼呀?你禱告這些作什麼呢?」(參詩八十4)

  這裡神說:「我怎麼來做行政的執行者呢?我願意告訴你,你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弟兄姊妹啊,從年幼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主:「主啊,我這一生,什麼都不要,我只要你!主啊,我這一生,什麼都不屬,只屬於你;什麼都不得著,只得著你;什麼都不長,只長在你裡面;什麼都不認識,只認識基督。我這一生,乃是為著基督,為著教會而活!」當我們這樣大大張口的時候,主說:「我就給你充滿啊,我願意把自己完全給你,使你完全地得著我!」

  弟兄啊,我們到底是櫻桃小口,還是大大張口?我們能不能大大地張口?「主啊,我絕不跟人玩基督教,玩主耶穌,主耶穌不是我娛樂的對象,主耶穌乃是買我、叫我跟隨的對象!所以,我大大地張口,我這一生要主耶穌,享受主耶穌,經歷主耶穌,得著主耶穌,高舉主耶穌,彰顯主耶穌;我在一切的事上,要以主耶穌為中心,以基督為經歷,以基督為內涵,以基督為構成!」今天主實在提醒我們,祂把我們從埃及帶上來,我們要大大地張口,祂就給我們充滿!

  十一節,「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色列全不理我。」神說:「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他們如果大大地張口禱告,都是叫我向他們的禱告發怒!」弟兄啊,神對我們不發怒,神對我們的禱告發怒;而我們呢?我們是對主不大愛,對我們的禱告頂愛!叫我們奉獻給神,我們不願意;叫神答應我們的禱告,我們的禱告就多得很。所以神說:哎,無奈。

神的供應

  這首詩的結束很奇妙,十六節,「他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神說:「我願意拿上好的麥子給你們吃,我也要拿磐石出的蜂蜜叫你們滿足。」這裡說「磐石出的蜂蜜」,磐石什麼時候出過蜂蜜?可是,蜂蜜在神的造物裡是一個寶物,它是動物的生命(蜜蜂)和植物的生命(花)調和所產生的最有營養的物品。

  神說:「末了,我告訴你,你的命我替你算一算,我要叫你經過今年的嚴冬,好叫明年的麥子收成得特別好。」麥子就是小麥,小麥是春收的產物,是經過嚴冬產生出來的。所以神說:「我要你這一生果實纍纍,我要你這一生得著供應,也成為人的供應。」怎麼作呢?「我要叫你經歷過嚴冬,就是叫你有與基督同死的經歷。」主就是那一粒麥子。祂曾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神要我們與基督同死,祂也要我們吃基督的死,交通於基督的苦難。不僅這樣,祂也說:「我要拿磐石中的蜂蜜給你們吃得飽足。」磐石在高處,是屬天的。我們所經過的,是嚴冬的死;我們所享受的,是復活的高天。我們所經歷的,是死在我們身上構成,所結出來的果子,結果,卻叫我們享受到天的實際。在這天的實際裡,我們享受到神造物中最大的寶貝,就是蜂蜜。它又營養,又能叫我們飽足;它的構成,叫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

  申命記三十二章十三節,「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堅石中吸油;」磐石中哪來的蜜,堅石裡哪來的油?乃是進到屬天的境界裡去了!在天的境界裡,我們就享受到這蜜。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神的行政。

  撒但的行政不供應我們,世人的行政是要佔有神的教會,但,神的行政是什麼呢?神的行政有十項:第一,祂說,我是你們的力量。第二,我是你們的製作者。第三,我是你們的節期。第四,我是你們的律例典章。第五,我是你們的搭救、應允和試驗。第六,我願意你們來聽從我。第七,我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第八,你們要大大張口,我要給你們充滿。弟兄啊,我們別的聽不見,這句話聽見就好了,我們要說:「主啊,我以前所有的禱告都是小兒科,我的禱告小氣到不可再小氣;現在,我願意大大地張口,我要天的事,我要神的事,我要神見證的事,我要神國的事!」哦,我們這樣大大張口,神就給我們充滿。

  第九,我願意全教會都肯聽從我。第十,我願意叫你們享受小麥的豐盈、豐富,同時,我也叫你們享受磐石中蜂蜜的甘甜,叫你們得飽足。換句話說,弟兄姊妹,我們這一生是什麼呢?有死,也有復活。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活;住在基督的死裡,也住在屬天那神聖奧祕復活的範圍裡。所以,我們就說:「我真是飽足!」無論我們是剛信主,或是信主五十年,已經是個老人了,末了我們都能見證說:「真飽足啊!」因為我們在神的行政裡,起源於神是我們的力量,結束於神叫我們飽足。這是我們的人生,誰有這樣的人生,誰就有最高的人生。

神居所成熟的彰顯

  八十一篇是亞薩的詩,亞薩本來就是一位詩人,他掌管大衛三個樂師部門的一部,是一位非常有靈感的人;這首詩可能是他的後裔寫的,因為他這個描述的時間,絕不是他的一生。而八十四篇,乃是可拉後裔的詩。我們要注意,亞薩的詩,只要人在靈感裡就有了;可拉後裔的詩,卻必須藉著極淒涼的經歷,才能對神的居所,有這樣高度的鑑賞。好比說,我們貧窮挨餓過,就非常珍惜、也鑑賞今日的富足。可拉的後裔說起教會,那一種的欣賞,我們沒有一個人能領會;他們是背叛過的,他們是神審判過的,他們是被咒詛過的,他們是沒有路的,他們是沒有前途的,他們是大家都藐視的,連他們也覺得自己是第二等人。

  八十一篇說到神,也就是基督;八十四篇說到神的家,也就是神的居所、教會。基督與教會,神和神的居所,兩篇都是用迦特的樂器。聖經真是奇妙,說到神,用迦特的樂器;說到教會,用迦特的樂器。說到神,說到教會,就需要比較細膩、優美的樂器,好叫人覺得非常享受,非常安詳;在這安詳裡,我們就經歷神的可寶,教會的可愛。

  他有生命了,有經歷了,有真理了,才能寫出這樣的詩來,所以它是卷三的精華。

  這首詩跟以前的不一樣,以前是詩人寫一寫,就變成情緒化了;這首詩裡,是沒有情緒的,沒有什麼能激動人的。這裡的每句話,都是確定的。

神經營的實化和見證

  這一篇不同於第八篇所說的啟示,第八篇說到,「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真美,美到一個地步,遙不可及。今天在地上,哪一個大樓不是藏污納垢的呢?沒有一個大樓是乾淨的,沒有一條街是乾淨的。第八篇的描述非常美麗,有沒有屬靈的實際呢?有!但是,我們仍感覺離屬靈的實際很遙遠。

  四十八篇說到神的城,這一篇就是對神的城,也就是神的見證,那些豐富描繪的實化。四十八篇說,「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中 ── 就是我們神的城中 ── 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因你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應當快樂。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8,11~13)這裡有一個人,他的確周遊了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細看它的外郭,也查看了它的宮殿;現在,他就寫出八十四篇,傳說給後代。所以這一篇,不再是說有一個東西太好了,乃是說他就在其中。

  這實化是一個愛主,持定神心意的清心的人,經過七十三至八十三篇各種的折磨,以及神在祂的經營裡一切的作為,所產生的成熟的見證。這不是一件小事,今天在各地,許多生命老練的弟兄,看到了教會受限制的情形,第一個問題就是問:地方教會到底行得通嗎?聖經果然有這個真理嗎?但是,教會越經過折磨,我們越裡面感覺:哦,地方教會,我何等的寶愛你啊!弟兄啊,每當教會經過苦難以後,有的人就起來說,「地方教會果然行不通」;有的人就認識,「地方教會的可寶。」說地方教會行不通,並沒有對錯,這只是一種經歷。有一位弟兄覺得地方教會行不通,他就離開了教會,找到一個團體,專門著重兒女的教育。(請注意,沒有父母不注意兒女的教育,但是每一個孩子能愛主,都是主作的;如果不是主作的,我們把他作得愛主了,那個愛是宗教的,價值不高。我們絕不是不注意兒女的教育,但是,我們絕對不把那個擺到第一位,而是把基督、把教會放在第一位,然後把兒女信託給這位信實的主。)他很高興的說:「我找到教會了!」後來,他又轉到別的教會去。轉來轉去,轉到後來,他作見證,還是要過健康的教會生活。不能因為有組織把一些教會擄去,我們就否認地方教會的光。如同神的子民,從七十三篇一直到八十三篇,經過了各種的折磨,詩人還是堅強的說:「我看見教會了。」

  這一篇沒有興奮的話,卻滿了膏油。作者是可拉的後裔,說明他們對於神的審判、神的憐憫、神的拯救有深刻的體認。他們認識耶和華神是那位自有永有的神,那位我是那我是的神,那位有定旨和目的的神。在時間裡祂是萬軍之耶和華 ── 持定祂的定旨,為著祂的目的而爭戰的神。這就是為什麼這一首詩,一開頭要說「萬軍之耶和華啊!」按理說,詩人要說教會,應該說「神哪,主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他卻不這樣說。他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詩八四1)

神居所的供給

  這一篇開頭的話是何等的甜美,萬軍之耶和華啊,爭戰的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教會是誰的?誰是教會的老闆?大元帥!祂有多少軍隊?無數!祂是萬軍之耶和華,也可以說是爭戰的耶和華!人惹祂,祂不氣;人惹教會,祂就氣了。人欺負祂,祂就說:「我巴不得你肯聽從我」;但是,一說到教會,祂就說:「我是誰?我是萬軍之耶和華,這是我的教會!」也許我們問:「既然是萬軍之耶和華,為什麼前面讓敵對者破壞得一塌糊塗呢?」祂要說:「那是一個過程啊!你以為是他們破壞的嗎?你以為一切只是為著破壞嗎?你知不知道,是藉著這一切破壞,才真正的把教會建立起來!」

  爭戰的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詩人認識這樣一位為著祂的權益爭戰的神,祂爭戰的憑藉和過程就是祂的居所。祂是為著祂的居所爭戰的,藉著祂的居所爭戰,憑藉祂的居所爭戰,爭戰在祂居所的裡面。哦,奇妙極了,基督就是教會,教會就是基督;神的居所和神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說,神和祂的居所是一同站立的啊。「居所」是多數的,表明一處處地方的教會生活,就是許許多多的地方教會。詩人看見這麼多地方教會,他就說:「爭戰的耶和華啊,這些地方教會何等的可愛!」

  這詩人渴望與神聯結,向神歡呼;他認識實化這一切的路是在乎耶和華那許多的院宇。院宇也是多數。在每一個地方教會中,都有一個院宇,是世人可以進來,可以開始於他的教會生活的,也可以活動於教會生活之中的。

  在那裡有壇,壇是多數的。一面,這個壇可以指外院子的銅祭壇和聖所中的金香壇,說出奉獻的生活和交通的生活是不可分的。銅祭壇是說我們把自己奉獻給神,金香壇是說我們和神產生神聖的交通;這兩個壇在那裡,就說出我們是奉獻的人,也是交通的人。我們是與神交通的,我們又是奉獻給神的,奉獻和交通兩個啊不可分的。另一面,這多數的壇,也說出這個經歷是不斷重複而且加深的。我們把自己奉獻給主之後,主又來摸著我們,我們就再把自己奉獻給祂,然後主又來,我們又再奉獻。在祭壇上的奉獻,是沒有一日能燒乾的,我們還得常常地把自己奉獻給主。我們人花樣多,不知道怎麼回事,壇上的火怎麼燒,我們都能溜下來。

  這裡的壇,一面說,是神聖的奉獻,加上神聖的交通,所以是兩個壇。一面說,是我們奉獻了,再奉獻;交通了,再交通。奉獻給主了,再更新奉獻給主;交通了,再更多進入交通。這樣的多數,就產生了甜美的經歷,叫我們看見,我們像一隻沒有價值的麻雀,在其中找著了住處。誰來過教會生活呢?像麻雀一樣的人。麻雀原是百物中最小的一物。主耶穌說:「兩隻麻雀一個銅錢」換句話說,麻雀太便宜了,根本沒價值。本來是一隻麻雀一個銅錢,現在買一隻送一隻,所以兩隻麻雀一個銅錢。

  誰來過教會生活呢?就是我們這些真看見自己沒價值的人。如果在教會中,我們走起路來,名片一拿,某某公司董事長,或某某公司總經理,或某某公司執行長,那不是說自己很值錢嗎?那不就完了嗎?誰來過教會生活呢?麻雀!若有一位作軍長的,他穿一件將軍制服來聚會,他永遠不能過教會生活,嚇都把嚇死了,他也不知道該往哪擺。他想,星星拿掉捨不得,留在那兒掛不住,真是麻煩。

  商家也許賣一隻英俊的麻雀,配上一隻較老的,因為一隻要錢,一隻不要錢。無論英俊的、較老的,或是有前途、沒有前途的,我們都是麻雀,我們都在教會生活裡,享受安息!在教會生活裡,我們是沒有價值的麻雀,卻在其中找著了住處。為什麼有人常常找不到住處?因為他老在衡量自己值多少錢。他看自己或者是主的僕人,或者是開特會的弟兄,或者是站講台的人,或者是奉獻錢財較多的人,別人稍微錯待他一點,他以後就不來了,這樣,他也永遠找不到住處了。弟兄姊妹啊,進到教會生活來,有一個特點,無論外在的、或內在的,我們都忘了自己的身分,我們都變成小麻雀了;我們是沒有價值的,卻在這裡找著了住處!

  不僅這樣,我們要像一隻滿了自由的燕子。燕子和麻雀不一樣。燕子是侯鳥,什麼時候住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該怎麼住,都是有道理的。它是自由的。現在它應該住在南方,它就住到南方;現在它應該住在北方,它就住在北方。現在它應該住在林中,現在它應該住在湖邊,都是燕子自己來決定的。詩人看見教會以後,他就說:「我不是自由的嗎?我像燕子一樣是自由的,卻願意藉著奉獻和交通,住在神的居所裡,而產生生命的繁衍,來養育下一代。」麻雀說:「我沒出息,住在這兒吧」;燕子說:「我有出息,我也住這兒吧。」麻雀在這裡找著了住處,燕子在這裡找著了菢雛之窩,就是培育下一代的所在。

  第一節,「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們要注意,在詩篇裡,詩人一直問神的居所在哪裡,但是這裡說,神就在居所裡!誰是居所的實際?萬軍之耶和華,作王的耶和華,掌權的耶和華,征戰的耶和華,得勝的耶和華,勝而又勝的耶和華,天上至高的耶和華,祂就住在這居所的裡面啊!教會裡有誰?教會裡面有基督,有受死的基督,得勝的基督,是神的基督,是人的基督,神而人者的基督,釘十字架的基督,復活的基督,升天的基督,得榮的基督,作王的基督。教會裡面盛裝了這一位的基督,所以我們就說:「基督啊,榮耀的基督啊,你的教會何等可愛!」神,基督,成了教會的實際,所以祂的居所何等可愛!

生命的羨慕和尋求

  第二節,「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或譯:歡呼)。」這一節恢復本譯作,「我的魂羨慕,甚至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活神呼籲。」羡慕,希伯來文 kasat,意思是一種很強的渴慕(longing and desiring)。詩人有一個很強的要求,說出他實在羡慕,甚至羡慕到渴想的地步。渴想,希伯來文 kala,這個字也可以譯作:消失。也就是說,甚至消失在耶和華的院宇裡。這個字在詩篇十八篇三十七節,被譯作「滅絕」;而在三十一篇十節,就譯作「消耗」(to be spend)。Kala 譯作英文,就是 to come to the end。甚至渴想耶和華的院宇,就是 come to the end in the house of god。真好!我們人的花樣多,所以,我們這一生永遠沒有來到終結(come to the end)。讀大學的,讀完以後就讀研究所,研究所畢業以後就找事作,找到事以後就結婚,結婚以後就有兒子,有兒子以後就買房子,買房子以後就養兒子,養兒子以後就等孫子……,沒有結束。很難有一個人起來說,「我來到了終結」(I come to the end)。但是,有一個人, 他說:「我不僅有一個羨慕(kasat,desire),我也願意失去,消失,結束,在教會生活的裡面(come to the end in the house of god)!」或說,「我也願意我花費,完全消耗,在耶和華的院宇裡!」

  這裡譯作「消失」,應是更好的。「我的魂羡慕,甚至消失在耶和華的院宇之中。我看見教會,我摸著教會,我享受到教會,我過了教會生活;當我看見教會,摸著教會,享受教會,過教會生活的時候,我整個人就覺得,主啊,我什麼都沒有了, 我只剩下教會了!」這就是我們這個人消耗、消失在耶和華的院宇裡。

  我的心腸,就是我整個內裡的所是。我內裡的所是,我外面的肉體,向活神呼籲。一面來說,呼籲和歡呼是聯起來的。當我們呼籲的時候,也許就是預備歡呼的時候;我們歡呼,就是為我們的呼籲,與我們所要的成為一個。

  第三節,「萬軍之耶和華 ── 我的王,我的神啊,在你祭壇那裡,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在你祭壇那裡,就是在你那兩座壇那裡。

  第四節,「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他們仍要讚美你。(細拉)」這裡的「住」,希臘文是 kataoikeo,不僅有住(dwell),更有安家(settle down)的意思。例如,以弗所書三章十七節上,「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裡,」(恢復本)安家在神殿中的,便為有福;從殿中搬家出去的,便為有禍。安家,就是定居。定居在哪兒?不是定居在一個地方,乃是定居在地方教會中。真好!我們說:「我定居了。」定居在哪兒呢?定居在教會生活裡。我們定居在地方教會生活裡,現在,我們這個人完全安家下來了!不要以為這是小事,安家能給我們最大的安詳。現在,我們整個人有了歸宿。我們屬於誰?教會!我們住哪兒?教會!過什麼樣的生活?教會生活。誰是我們的力量?教會!誰是我們的扶持?教會!誰引導我們走路?教會!誰叫我們有方向?教會!我們為什麼活?為什麼被消耗?完全是為著神的居所,就是教會!(韜)

(2007/12/24pm 多倫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