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舊約讀經, 舊約鳥瞰/歷史書

 

舊約讀經-舊約鳥瞰/歷史書-第二篇 士師記鳥瞰-以色列人慘痛歷史的七次循環,並在敬拜上、道德上和支派之間的混亂

第二篇 士師記鳥瞰

── 以色列人慘痛歷史的七次循環,並在敬拜上、道德上和支派之間的混亂

舊約鳥瞰/歷史書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前言

  聖經中,從約書亞死後,直到掃羅作王止,這段時期稱為士師時期。

  我們知道,以色列人進了迦南地以後,並沒有把迦南的七族完全滅盡,還留有許多外邦人在那裡。因著這樣,結果就叫他們離棄了神,去隨從外邦的風俗,與外邦人通婚,而且受引誘去拜別神。所以神就照著祂在申命記和約書亞記的那些警告的話,把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中。他們一旦離棄神去敬拜偶像,就招來神的憤怒,神就把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中;等到他們受苦了,一有悔改,一轉向神,神又眷顧他們,俯允他們的禱告,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然後他們又離棄神,又落在外邦人手中,然後又悔改,又轉向神,神就再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這幾乎這是本書中特有的公式:離棄神、被交於外邦人的手、悔改、得拯救,再離棄神……,這樣周而復始地循環總共有七次之多,所以我們就看見人是如何的墮落。

  以色列人墮落到一個地步,他們一旦安逸了、吃得飽足了,就忘記神了,就鬆散了,就隨從列邦的風俗、遠離神了。人實在是很麻煩:神祝福人了,有時這個祝福反而就成為下一次更大墮落的原因;人在苦難中了,有時反而可以轉向神。我們看見,整個士師記的歷史就是這樣。

  本書中所題的士師有十三位:俄陀聶〈三9〉,以笏〈三15〉,珊迦〈三31〉,底波拉〈四4〉,巴拉〈四6〉,基甸〈六12〉,陀拉〈十2〉,睚珥〈十3〉,耶弗他〈十二7〉,以比讚〈十二8〉,以倫〈十二11〉,押頓〈十二14〉,參孫〈十五20〉等。此外,在士師時期中還有其他的士師,只是在本書中沒有題名,像以利〈撒上四18〉,撒母耳〈撒上七13〉,約珥,和亞比亞〈撒上八2〉都是例子。

  那麼,士師記是誰寫的呢?本書著者不詳。可是在末幾章中有四次這麼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十七6,十八1,十九1,二一25〉,因此可以斷定本書是在以色列人有了君王以後所寫的,可能是列在末後的一個士師先知撒母耳所寫的;許多的解經家都有同樣的說法。

  這本書前後總共三百零五年,可以說比民數記所記載的更長 ── 民數記不過是四十年,這裡是三百零五年;民數記是記載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才進入迦南地,這裡是記載他們在迦南地幾乎就是進到一個黑暗時期,共有三百零五年之久。民數記是一本慘痛的書,述說以色列人因罪漂流曠野四十年;而士師記是一本更慘痛的書,述說他們的失敗,不只是四十年。本書也是一本黑暗的歷史書,記載以色列人中背叛神,拜偶像,內戰,支派間的對立和爭執,「各人任意而行」〈士十七6,二一25〉,淫亂,污穢,殘酷的殺戳……等種種的惡行,可以說,這時期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的一段 ── 當然這中間有一些神所興起的人 ── 這是以色列人在約書亞死後,那一代的長老也都過去了之後,後來的人慢慢的離開了神的情形。

  神所興起的士師,有的出身貧寒微小〈六15〉,有的是女子〈四4〉;但耶和華的靈一降在他們身上了〈士三10,六34,十一29,十三25,十四6,19,十五14〉,他們就勝過強盛的仇敵,作了以色列人的拯救者;這就是:「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也就是說,神所興起的士師,不在乎他是什麼出身,甚至有的是女子,只要耶和華的靈一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能夠勝過強盛的仇敵,作以色列人的拯救者。所以我們看見,每一個被興起來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神的靈臨到他,神來向他顯現。這是我們今天服事的原則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我們看見,在那樣一個荒涼、墮落、敗壞的時代裡,神作工的原則就是神的靈臨到人,神親自向人顯現,那個人就能夠被興起來成為那個時代的拯救者。

  士師記的內容與今天的教會很有關係;教會也有可能不讓基督作王、分門別類、以宗派代替合一,信徒也有可能各人任意而行、遠離神、事奉偶像,和當初以色列人的情形完全相同。這是士師記所要給我們看見的。

以色列人信靠神

  士師記開頭的時候情形還不錯,以色列人還會倚靠神,從第一章直到二章五節,我們還可以看見以色列人在約書亞死後仍信靠神的光景。一章一節就說,「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

  二節,「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去,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猶大對他哥哥西緬說:「請你同我到拈鬮所得之地去,好與迦南人爭戰;以後我也同你到你拈鬮所得之地去。」於是西緬與他同去。猶大就上去;耶和華將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又在那裡遇見亞多尼比色,與他爭戰,殺敗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猶大是領頭的支派,也就是屬東方日出之地的大纛(民二3),還帶著西布倫和以薩迦兩個支派跟著他,打仗的時候他們是走最前面的;所以這裡神就要猶大首先上去打仗。還有一件事,就是這裡又記載了一次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攻取,就將女兒嫁給他並得水泉之地的事(士一12~15)── 這件事在約書亞記第十五章已經記載過,可見這在神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約書亞死的時候,還有許多的地沒有得著;雖然他們已經憑著信心照著神的應許把地都分好了,但是他們還要去爭戰來取得這些地;也就是說,所分給的土地是需要去爭戰來得著的。今天神可能把基督各面的豐富分給我們了,但是我們還得爭戰去得著。

以色列人離棄神的歷史

  在第一章我們看見,開頭時他們還知道如何來信靠神,如何信靠神爭戰得勝:猶大領頭放膽去爭戰,並且得勝了;約瑟家,也得勝了(士一23~25)。很可惜,到了後面,我們看見有好多個支派都沒有把迦南人趕走:瑪拿西、以法蓮、西布倫、亞設、拿弗他利等都沒有趕出迦南人;甚至亞摩利人還來強逼但支派住在山地,不容他們下到平原,但支派一直沒有得著他們所拈鬮分到的地。所以從某一面來說,以色列人失敗了,沒有把迦南人趕出去。

耶和華使者的勸戒

  因著以色列沒有將迦南人全然趕出去,所以到了第二章一開頭就說,「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士二1~3)這就是他們的失敗。因著他們沒有把迦南人完全趕出去,迦南人就成為他們肋下的荊棘;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就一直受到這些周圍外族的侵擾;而且迦南人的神也作了他們的網羅,他們就一直受引誘去拜偶像,去拜那些外邦的神。這是以色列人離棄神的一個伏筆,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二章四節說,「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雖然他們後悔而哭,結果還是沒有辦法挽回這個局面。所以我們要知道,有時候一種的失敗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以色列人離棄神的原因

  從第二章六節開始到十六章三十一節,就是以色列人離棄神的歷史,也就是以色列人失敗、悔改、及蒙神拯救的七個循環。

  二章六節開始敘述以色列人離棄神的原因,時間追溯到約書亞的時代。「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過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日子,百姓都事奉耶和華。」(士二6~7)也就是說,當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剛渡過約旦河,那些見過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大事的長老,那些老練的人、帶頭的人還在的時候,百姓都還事奉耶和華。

  但是,「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以法蓮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士二8~9)亭拿希烈也就是亭拿希拉(書二四30)。「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二10上)也就是說,約書亞死了,那些看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大事的長老,以及那一代人也都死了 ── 這是以色列人離棄神的第一個原因。

  「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二10下)這也是以色列人離棄神的原因。我們可以說以色列人的教育失敗了。本來摩西說,你要教訓你的兒女,要把這位神所做的教訓你們的兒女;可是以色列人沒有做到,沒有將他們對這一位神的認識教訓給他們的兒女,所以他們的後代就失敗了,就開始了離棄神的慘痛歷史的循環。

以色列人落入離棄神之慘痛歷史的循環

  二章十一至十五節說,「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他錄。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譬,正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痛苦。」這裡我們看見,以色列人開始離棄神,轉向迦南人的偶像,耶和華神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仇敵的手中。

  但是等到以色列人一哀嘆,耶和華就憐憫他們,興起士師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十六節說,「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十八節又說,「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嘆氣,所以耶和華就後悔了。」

  很希奇的是,「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士二19)然後,「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二20)以色列人就這樣不斷地落入離棄耶和華之慘痛歷史的循環裡,共有七個循環。

以色列人慘痛歷史的循環和士師

  在這七個慘痛歷史的循環裡,神都興起士師拯救他們;這裡我們提出幾個比較特別的士師。

  很奇妙的,這時候在渡過約旦河的那班人中有一個人還在,就是俄陀聶;這個俄陀聶就是迦勒的女婿(士一13),也就是神所興起的第一個士師。

第一次循環與士師俄陀聶

  因為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去事奉別神,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米所波大米王的手中。於是以色列人服事米所波大米王八年(士三1~8)。八年並不算長,但以色列人就受不了了,就哀求耶和華。三章九至十節,「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救他們,就是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師,出去爭戰。」結果,「耶和華將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交在他手中,他便勝了古珊利薩田。於是國中太平四十年。」(二10下~11上)這是第一次循環。

第二次循環與士師以笏和珊迦

  「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死了。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使摩押王伊磯倫強盛,攻擊以色列人。」(士三12)結果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十八年。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華;三章十五節,「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以笏;」這以笏就用暗殺的手段把摩押王殺掉了。以笏不僅刺殺成功,又在以法蓮山地吹角;以色列人就隨著他出去打仗,擊殺了摩押人約有一萬。國中就太平八十年(三16~30)這是太平最久的一次。以笏之後,還有一個亞拿的兒子珊迦,他用趕牛的犁棒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三31)。這個珊迦也是以色列的英雄。這是第二次循環。

第三次循環與女士師底波拉

  四章一節,「以笏死後,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這是第三次的循環。這一次耶和華就把他們交付在夏瑣作王的迦南王耶賓手中。他有一個軍長是西西拉,並有鐵車九百輛;他大大欺壓以色列人二十年之久。四章三節就說,「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華。」於是神就興起了歷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士師,就是底波拉。我們知道,聖經裡面凡是有姊妹被興起,就說出那個時候弟兄們都失敗了,沒有可用的了,神只好興起姊妹來;女士師底波拉這時就被興起來了。

  底波拉打發人去找巴拉,盼望他帶領拿弗他利人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打仗,她自己則要把迦南王耶賓的將軍西西拉引過去,讓巴拉對付他。這個巴拉雖是個弟兄,卻有一點膽怯;他對底波拉說,「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士四8)這說出他不夠勇敢,不夠有膽量,他還需要底波拉的幫助。

  底波拉還會說預言。「底波拉說:「我必與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榮耀,因為耶和華要將西西拉交在一個婦人手裡。」於是底波拉起來,與巴拉一同往基低斯去了。」(士四9)她知道神會把這個軍長交在一個婦人手裡。這個婦人是誰呢?這婦人並不是底波拉,而是另外一個人;底波拉預言神要藉著另外一個婦人把西西拉殺掉,以拯救以色列人。

  十五節,「耶和華使西西拉和他一切車輛全軍潰亂,在巴拉面前被刀殺敗;西西拉下車步行逃跑。」十七節,「只有西西拉步行逃跑,到了基尼人希百之妻雅億的帳棚,因為夏瑣王耶賓與基尼人希百家和好。」西西拉就是跑到摩西的岳父那一派的人那裡去的,因為摩西的岳父是基尼人。這個夏瑣王耶賓本來與基尼人希百家是和好的,所以西西拉可以跑去躲藏。雅億就出來迎接西西拉,叫他不要懼怕,並且用被將他遮蓋,又打開盛奶的皮袋給他喝奶,西西拉又叫雅億站在帳棚門口把守;這樣西西拉就完全放鬆了,完全沒有防備。二十一節說,「西西拉疲乏沉睡。希百的妻子雅億取了帳棚的橛子,手裡拿著錘子……將橛子從他鬢邊釘進去,釘入地裡。西西拉就死了。」這就是底波拉的預言 ── 西西拉要死在一個婦人的手中。

  二十三節說,「這樣,神使迦南王耶賓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從此以色列人的手越發有力,勝了迦南王耶賓,直到將他滅絕了。」不過卻是藉著姊妹來打勝仗的;一個是底波拉,一個就是雅億。

  所以到了第五章,整章就是一首很有名的戰歌,是底波拉和巴拉作的歌。有人說,這是一首最偉大、最雄壯的戰歌,什麼時候要打仗了,如果把這一首歌唱一唱,一定是熱血沸騰。這首歌裡面就提到底波拉;第七節說,「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直到我底波拉興起,等我興起作以色列的母。」第九節,「我心傾向以色列的首領,他們在民中甘心犧牲自己。」第十二節,「底波拉啊,興起!興起!你當興起,興起,唱歌。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啊,你當奮興,擄掠你的敵人。」這幾處都是底波拉在唱歌中提起自己。

  在這首詩歌裡,我們不僅看見神是藉著底波拉來拯救以色列人,也看見不僅有巴拉,甚至連以法蓮,便雅憫,西布倫,還有以薩迦等這些支派都起來了,並且在流便支派也有心中設大謀的。當這位女士師底波拉興起來的時候,好像就把各個支派都聚集起來、都帶動起來一齊爭戰了。不僅這樣,「西布倫人是拚命敢死的;拿弗他利人在野地的高處也是如此。」(士五18)你看,流便支派出來了,西布倫支派出來了,拿弗他利支派也出來了;而且有人心中設大謀,有人拼命敢死!這個女先知一出來,真是不同凡響,把各個支派都召集在一起了。

  接著,她唱說,「星宿從天上爭戰,從其軌道攻擊西西拉。基順古河把敵人沖沒;我的靈啊,應當努力前行。」這個很能振奮人的戰歌。然後雅億也被唱進來了:「願基尼人希百的妻雅億比眾婦人多得福氣,比住帳棚的婦人更蒙福祉。」(士五24)雅億乃是摩西岳父支派的一個媳婦。又說:「西西拉求水,雅億給他奶子,用寶貴的盤子給他奶油。雅億左手拿著帳棚的橛子,右手拿著匠人的錘子,擊打西西拉,打傷他的頭,把他的鬢角打破穿通。」(五25~26)末了一節非常好:「耶和華啊,願你的仇敵都這樣滅亡!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這首歌有人把它稱作歷史上一首最偉大、最雄壯的戰歌,因為很少有像這樣的戰歌。

第四次循環與士師基甸

  底波拉的時候,國中太平了四十年,以後,「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士六1)米甸人就壓制以色列人;然後,「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六5)這是以色列人第四次的循環。

  第四次的循環,神所興起的士師就是基甸。這基甸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甚至是非常成功的士師,聖經幾乎用三章的篇幅來記載基甸的事蹟。

  六章八、九節,「耶和華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耶和華 ── 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對以色列人來說,神一再提到把他們從埃及領上來;可見這一件事在神的救贖、神的工作裡面是很重大的一件事。也就是說,我們蒙恩得救,神永遠要一直提醒我們 ── 你已經得蒙這個救恩,從世界、從撒但的權下被救出來了。十節,「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 ── 你們的神。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所以整個以色列人第一個階段的歷史,最大的失敗大概就是離棄神去拜偶像,拜偶像成為以色列人最大的一個網羅。感謝主,雖然是這樣,神就差遣祂的使者去找基甸。十一節,「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因為那時他們的糧食都被搶走,所以基甸就在那裡打麥子,預備糧食,來防備米甸人 ── 這是他的特點。

  六章十二至十五節,「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你看,基甸承認自己的無有,自己是最微小、是最貧窮的 ── 這也是他的特點。但是,神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士六16)

  在這一段的過程裡面,我們看見基甸有一些蒙恩的特點,給我們看見神為什麼選上他:第一個,他在那裡打麥子,來防備米甸人。第二個,他關心、了解神在已過所作的;他說,「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第三個,當神來差遣他的時候,他承認自己是貧窮的,是微小的。

  還有第四個特點,他能與神配合。當基甸答應神的呼召後,他就照著神的話獻祭。十九、二十節,「基甸去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一伊法細麵做了無酵餅,將肉放在筐內,把湯盛在壺中,帶到橡樹下,獻在使者面前。神的使者吩咐基甸說:「將肉和無酵餅放在這磐石上,把湯倒出來。」就這樣行了。」基甸照著神的吩咐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獻上為禮物。二十五至二十七節,「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或譯:和)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在這磐石(原文是保障)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 ── 你的神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基甸又照著神的話,拆毀了他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木偶,然後把它父親的牛拿來獻祭,把這些木偶當作柴燒掉了。基甸是一個能和神配合的人,神叫他怎麼作,他就怎麼作。

  二十五至二十六節這一段的記載,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會有喪失性命的危險,因為他把偶像的壇拆掉了,把這些偶像劈作柴燒光了 ── 以致他不敢在白晝行這事,而是在夜間行。結果,「城裡的人清早起來,見巴力的壇拆毀,壇旁的木偶砍下,第二隻牛獻在新築的壇上,就彼此說:『這事是誰做的呢?』他們訪查之後,就說:『這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做的。』城裡的人對約阿施說:『將你兒子交出來,好治死他;因為他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基甸果然有了生命的危險;但是,這個時候基甸的父親約阿施竟然站出來說話了,「約阿施回答站著攻擊他的眾人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本來這個壇是約阿施拜偶像的地方,本來基甸是冒著死的危險的,但那日人卻稱基甸為耶路巴力,意思說: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士六32)。

  基甸就是具備了這一些的特質,所以神能夠使用他。

  六章三十三至三十五節,「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聚集過河,在耶斯列平原安營。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他打發人走遍瑪拿西地,瑪拿西人也聚集跟隨他;又打發人去見亞設人、西布倫人、拿弗他利人,他們也都出來與他們會合。」

  基甸這一招聚,聚了多少人呢?共有三萬二千人。但,「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士七1~2)這時,「耶和華對基甸說:「人還是過多;你要帶他們下到水旁,我好在那裡為你試試他們。我指點誰說: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點誰說: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基甸就帶他們下到水旁。耶和華對基甸說:「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單站在一處;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單站在一處。」於是用手捧著舔水的有三百人,其餘的都跪下喝水。」(七4~6)如果我們到了水邊,我們是怎樣喝法?是把水捧起來喝,還是跪下喝?這是有預表的意義的。本來喝水是應該的;但是,跪下去喝水的是比較顧到自己需要的人,用手捧著舔水的是比較儆醒的人。要打仗的時候,連喝水都有講究;神就揀選了那些用手捧著舔水的人。這樣的人總共有三百人。「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士七7)

  然後,神就要他們去攻打米甸人的營;九節,「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起來,下到米甸營裡去,因我已將他們交在你手中。』」當天晚上,神就叫基甸去偷聽米甸人的講話,神說,「倘若你怕下去,就帶你的僕人普拉下到那營裡去。你必聽見他們所說的,然後你就有膽量下去攻營。」(士七10~11上)結果他們去了,一看,「米甸人、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七12)我想,三百人要打這麼一堆人,任誰都沒有這個信心!可是這時「基甸到了,就聽見一人將夢告訴同伴說:『我做了一夢,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到了帳幕,將帳幕撞倒,帳幕就翻轉傾覆了。』那同伴說:『這不是別的,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的手中。』」(士七13~14)十五節說,「基甸聽見這夢和夢的講解,就敬拜神,回到以色列營中,說:『起來吧!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基甸一聽,大得信心,大得鼓勵了,就在那裡敬拜神,回到營中,就帶著這三百人要前去爭戰。

  「於是基甸將三百人分作三隊,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裡(瓶內都藏著火把),吩咐他們說:你們要看我行事:我到了營的旁邊怎樣行,你們也要怎樣行。我和一切跟隨我的人吹角的時候,你們也要在營的四圍吹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來到營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隊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他真是有智慧,角可以吹,打破空瓶子可以製造聲勢。他們在午夜來到營邊,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隊的人同時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並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結果事情就發生了,「全營的人都亂竄。三百人吶喊,使他們逃跑。三百人就吹角,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他們至終就把米甸人打敗了。

  可是很希奇,基甸就在最得勝的時候,卻又失敗了。當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時,他卻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士八23)這句話倒是講得不錯;但是他又說:「我有一件事求你們:請你們各人將所奪的耳環給我。」八章二十六、二十七節說,「基甸所要出來的金耳環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還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環、耳墜,和所穿的紫色衣服,並駱駝項上的金鍊子。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這個很特別,聖經花這麼多的篇幅來記載這個人,但是到末了,在他最得勝的時候就作了這件事,成了以色列人的網羅。

第五次循環與士師亞比米勒、陀拉、睚珥

  不僅如此,後來他和一個妓女所生的兒子叫亞比米勒,起來把他七十個兒子都殺掉了,只留了一個最小的兒子叫作約坦;亞比米勒就被立為王(士九5~6)。這是非常悲慘的事,在最得勝的時候,卻招致這樣的結局。

  亞比米勒殺了基甸七十個兒子、被立為王之後,九章八節至十五節,約坦就講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比喻,有人說這是最著名的比喻。九章八至九節說,「有一時樹木要膏一樹為王,管理他們,就去對橄欖樹說:『請你作我們的王。』橄欖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飄颻在眾樹之上呢?』」也就是說,我寧肯來生產油,我也不要去作王。 十至十一節,「樹木對無花果樹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無花果樹回答說:『豈肯止住所結甜美的果子,飄颻在眾樹之上呢?』」無花果樹也不要;所以說,一個真正屬靈的人是不要作王的。那麼,眾樹就去找葡萄樹了;十二至十三節,「樹木對葡萄樹說:『你來作我們的王。』葡萄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使神和人喜樂的新酒,飄颻在眾樹之上呢?』」

  這裡很有意思。這裡的橄欖樹、無花果樹、葡萄樹是在迦南美地都有的,都是表徵基督的各方面;而他們卻都不肯作王。然後到了十四節就找荊棘了,等於說,你這亞比米勒就是荊棘;十四、十五節說,「眾樹對荊棘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荊棘回答說:『你們若誠誠實實地膏我為王,就要投在我的蔭下;不然,願火從荊棘裡出來,燒滅利巴嫩的香柏樹。』」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比喻,來諷刺亞比米勒。

  最終亞比米勒就被殺了,因為他是用不正當的手段篡奪王位的。他怎麼被殺的呢?就在他攻打提備斯的一個城樓時,「有一個婦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腦骨。他就急忙喊叫拿他兵器的少年人,對他說:拔出你的刀來,殺了我吧!免得人議論我說,他為一個婦人所殺。於是少年人把他刺透,他就死了。」(士九53~54)五十六節說,「這樣神就報應了雅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自己弟兄七十個人。」這是基甸悲慘的的結局,等於基甸整個家族都死光了,只剩下一個最小的兒子;雖然他為以色列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但是因為他製造了一個金的以弗得,後來讓以色列人去敬拜,就成了他基甸家的網羅,造成這樣悲慘的結局。真是非常可惜。

第六次循環與士師耶弗他

  基甸之後,又有耶弗他、以比讚、以倫和押頓等人作了以色列的士師,其中對於耶弗他的記載也是聖經裡面很特別的一個記載。

  當耶弗他要去打仗的時候,「耶弗他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士十一31)這裡,耶弗他所許的願,就是如果他戰勝了,一回到家,誰從家裡出來迎接他,他就要將他獻給耶和華。這裡「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照希伯來原文的意思有兩面的選擇,就是或者歸給耶和華,或者把他獻上為燔祭;這是兩者選一,而不是歸給耶和華,然後又獻為燔祭。很多人以為這個耶弗他就把他女兒獻作燔祭了;不,不是的,這是錯誤的,也是不合聖經的。這裡整個的意思,耶弗他不是要把他的女兒獻為燔祭,而是獻給耶和華,就是歸給耶和華。

  三十三、三十四節,「他就大大殺敗他們,從亞羅珥到米匿,直到亞備勒基拉明,攻取了二十座城。這樣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耶弗他回米斯巴到了自己的家,不料,他女兒拿著鼓跳舞出來迎接他,是他獨生的,此外無兒無女。」這一下可糟糕了;他本來認為會是哪一個僕人出來,或者會是哪一隻牛羊出來;如果是牛羊可以獻祭給神或是歸給神,沒想到竟是他獨一的女兒!「耶弗他看見她,就撕裂衣服,說:『哉!我的女兒啊,你使我甚是愁苦,叫我作難了;因為我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不能挽回。』」(士十一35)他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了,是不能收回的。「他女兒回答說:『父啊,你既向耶和華開口,就當照你口中所說的向我行,因耶和華已經在仇敵亞捫人身上為你報仇;』又對父親說:『有一件事求你允准:容我去兩個月,與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終為處女。』耶弗他說:『你去吧!』就容他去兩個月。他便和同伴去了,在山上為他終為處女哀哭。女兒終身沒有親近男子。」也就是說,她不能結婚了,她已歸給神,終身為處女。「兩月已滿,他回到父親那裡,父親就照所許的願向他行了。」耶弗他就照所許的願向女兒行,就把她獻給神,可能就是她到神的居所去事奉神了。

  耶弗他將他的女兒歸給神,就是她不結婚,終身在殿裡來事奉神。這不是獻燔祭;因為給人獻為燔祭是違背聖經的,聖經從來就不允許把人獻為燔祭。這裡的意思,只是他許願的第一部分就是將女兒歸給耶和華,並沒有把她燒掉作燔祭(因為這是神所憎惡的,也是聖經所明言禁止的)。甚至神要亞伯拉罕獻以撒,正當亞伯拉罕正要動手殺以撒時,神立時叫他住手,另預備了一隻公山羊來取代以撒,因為人經火來作燔祭是神所不喜悅的。這裡神是叫她終身為處女在神面前來事奉神。耶弗他只有這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不結婚,他也就沒有後代了,所以他就非常作難,非常憂愁。

第七次循環與士師參孫

  第七個循環是在十三章。一節說,「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將他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那時有一個屬但族的瑣拉人名叫瑪挪亞,他的妻子不能生孕。「耶和華的使者向那婦人顯現,對他說:『向來你不懷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所以你當謹慎,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不可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因為這孩子一出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這婦人所生的就是參孫。所以這個參孫的出生,是在神的大能裡面生出來的,而且他從小就奉獻為拿細耳人,淡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從母腹一直到死必歸神作拿細耳人。這個參孫雖然是屬但支派,但是,神卻得著他來作拿細耳人。這是很特別的。

  參孫雖是歸神作拿細耳人,但是他所行所作總有一些的失敗,而且,他每一次的失敗都在大得勝之後;也就是說,每一次他有一個大的得勝,可是後面跟著就失敗了。他雖然是拿細耳人,可是拿細耳人的每一條規定也都被他破壞了:拿細耳人淡酒濃酒都不可喝,他偏偏到葡萄園裡去(士十四5);拿細耳人不可以挨近死屍,他卻拿死獅之內的蜜吃(十四8~9);拿細耳人不可以剃頭,他卻把他長髮的祕密告訴女人,叫非利士人知道他的能力在於頭髮,而剔去他的頭髮(十六17~19)。所以我們可以說,他對待敵人是非常勇敢的,可是對自己卻非常軟弱、非常不嚴謹;他向著仇敵會信靠神,非常勇敢,可是,他自己卻常常軟弱,沒有約束自己。

  他在世的時候,殺了不少的非利士人。最後一次殺非利士人,是他被非利士人戲弄,把他的兩個眼睛都剜掉了,他要報仇。「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你賜我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士十六28)他就抱住托房的兩根中間的柱子:右手一根,左手一根,他要與非利士人同死。最後就把那個房子扳倒了,壓住首領和房內的眾人,這時參孫就死了。聖經說,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十六19~30)。

  十六章三十一節說,「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年。」從某一面來說,參孫很勇敢;從某一面來說,他很失敗;但是在這麼一個黑暗的時代,他對神始終有信心,尤其在爭戰中,更是有信心,所以他還被列為信心的見證人。希伯來書十一章三十二節也提到參孫的信心。在我們的眼中,他應該是不夠格當以色列人的士師的,但是,神卻還是稱許他為信心的見證人。

  在士師記裡面,從十三章到十六章,有四章之多的篇幅來記載參孫的歷史,他可以算是在黑暗時代中的一個信心的見證人;雖然他在生命上不夠,他對待自己非常的鬆懈,但是,神還是看他為信心的見證人。以希伯來書那樣的說法,他應該在國度中也有分的。我們知道,能夠在國度中有分的,是有各種各樣的條件的;像參孫這樣的人也被列為信心的見證人,這是因為他對神一直沒有失去信心,不管在什麼光景中,就是他最軟弱、最失敗、被人打倒,甚至完全失去能力的時候,他還能夠對神有信心。

以色列人內部的混亂與敗壞的歷史

  前面一到十六章所說的,都是外面來的敵人,外族來的逼迫與殺害(其實以色列人的歷史應該到這裡就寫完了)。從十七章開始到二十一章,是插入了其中所發生的事,而不是接續參孫之後的歷史。

  整個士師記的歷史,就是從約書亞死的時候一直到參孫死的時候,總共是三百零五年;但是中間還穿插有從十七章到二十一章的歷史,這一個歷史主要是他們內部的混亂和道德的敗壞。

內部的混亂

  十七、十八章是說到內部的混亂;就是指他們在敬拜上的混亂。他們自己製作雕像;以法蓮人米迦還設立家中的神像,而且請利未人作祭司。後來有但人來將米迦所雕刻的像、家中的神像,和祭司帶到但去(十八17),來與在示羅的神的殿相對抗,所以十八章三十一節說,「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我們知道,神的殿在示羅一直到所羅門的時候還在,米迦所製作的雕像也一直在,你就知道,這個拜偶像對以色列人造成了多大的這個影響。這是十七到十八章所記載的以色列人內部的混亂。

道德上的敗壞

  十九、二十章是講道德上的敗壞。這個道德上的敗壞是很可怕的一個敗壞;因著這個道德上的敗壞,就帶來支派間的殺戮。在十九章發生了一件非常敗壞的事;到了二十章一、二節就說,「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以色列民的首領,就是各支派的軍長,都站在神百姓的會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萬。」以色列人要來處理這件惡事。

  三至六節,「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憫人都聽見了。以色列人說:『請你將這件惡事的情由對我們說明。』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婦人的丈夫,回答說:『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住宿。基比亞人夜間起來,圍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殺我,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我就把我妾的屍身切成塊子,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得為業的全地,因為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兇淫醜惡的事。』」這就是這件醜惡的事。

  八至十一節「眾民都起來如同一人,說:我們連一人都不回自己帳棚、自己房屋去。我們向基比亞人必這樣行,照所掣的籤去攻擊他們。我們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萬人挑取千人,為民運糧,等大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就照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醜事征伐他們。於是以色列眾人彼此連合如同一人,聚集攻擊那城。」這樣就造成一個極大的殺戮,幾乎把便雅憫人都殺光了。這實在是非常悽慘。就在士師秉政的時候,在這三百多年間發生這樣一個非常悽慘的事。

  這是士師記。以色列在那三百多年的時間裡,發生這麼多的事,這是士師記黑暗的時期,可以說是極其黑暗的時代;他們不僅被周圍的列族侵略、轄管、殺害,甚至他們自己內部也造成一再的敗壞和混亂。這是進迦南之後三百多年所發生的事。(峰)

(2007/2/14pm 克里夫蘭)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