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民數記鳥瞰(二) ── 成軍與起行(一)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被數點編組成軍 我們要進一步的來看以色列人的成軍和起行。以色列民的編組成軍有他的特點,也有他的屬靈含義。以色列人編組成軍的特點,就是照著生命上的情形來數點的,就是按著家室、宗族,照著年齡,還有按著首領來數點。 按生命的源頭被數點 從一章二至十一節,我們看見以色列人按著家族與首領被數點。家族表徵生命的源頭,首領表徵權柄;也就是說,他們是按生命的源頭,在生命的領導(權柄)之下被數點。所以當我們要成為耶和華的軍隊時,我們要注意家族,就是生命的源頭,就是我們的來源,這在我們跟隨主的路上是很有講究的;我們還要注意首領(權柄),因為每一個軍隊都要有一個首領,我們是在他們生命的權柄之下。 按生命上的成熟被數點 然後從二十至四十六節,我們看見以色列人也按著年齡被數點,就是二十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二十歲以上,表徵生命的成熟,就是照著生命成熟的情形被數點;也就是說,要有某一種生命成熟的程度又能夠為神打仗的,是生命有某種的成熟卻又是老而不衰的,這些人就可以有分於神的軍隊。 每一個支派都逐一數點,數點的結果,有四萬六千五百名的,有五萬九千三百名的……,其中猶大支派最多人,有七萬四千六百人;總共加起來是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惟獨利未人未被數點 其中只有利未人沒有被數點在軍隊中。四十九節說,「惟獨利未支派你不可數點,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計算他們的總數。只要派利未人管法櫃的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屬乎帳幕的;他們要抬(或作:搬運)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要辦理帳幕的事,在帳幕的四圍安營。」他們要來照管見證的帳幕,和其中一切的物件,還有一切屬於帳幕的事,他們還要抬帳幕,和其中一切的物件,所以他們不可被數點。 被建造成為一個整體 到了第二章,他們就開始安排各支派安營的位置。二節,「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號那裡,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這樣的安營好像就成為一個整體了,放眼望過去,幾乎就等於新耶路撒冷聖城有十二支派的名字一樣 ── 新耶路撒冷的城門上總共有十二個珍珠門,珍珠門上就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營地的中間就是帳幕。這實在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 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纛下,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第三節說,「在東邊,向日出之地,照著軍隊安營的是猶大營的纛。有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作猶大人的首領。」 東邊是猶大營的纛;猶大支派是最大的支派,所以安營在會幕的東邊 ── 就是日出之地。東邊除了猶大支派以外,挨著他安營的是以薩迦支派和西布倫支派。南邊是流便營的纛,挨著他安營的是西緬支派和迦得支派。西邊是以法蓮營的纛,挨著他安營的是瑪拿西支派和便雅憫支派。北邊是但營的纛,挨著他安營的是亞設支派和拿弗他利支派。所以總共有四個纛,就是四個旗幟,每一個纛之下都有兩個支派編在他下面。 這帳幕四圍有利未人來駐守,他們要圍著這個營來搭帳棚,外面一圈才是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整個構成了一幅好像新耶路撒冷的圖畫一樣 ── 新耶路撒冷也有十二個門,每邊三個門,然後每個門上都有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我想應該就是照著這個順序寫的;並且每一面都有一個領頭的,一面是猶大,一面是流便,一面是以法蓮,一面是但。這是以色列人的編組成軍;而且這一幅圖畫幾乎就把整個以色列支派變為一個整體了,整體的以色列人就被建造成為一體。 與神一同前行 編組完成了以後,就開始往前行了;他們的前行,當然不是憑他們自己走,乃是與神一同前行。出埃及記十三章二十一、二十二節說,「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 有神的同在 ── 那靈與神的話 所以在他們往前的路上,一路都有神的同在,由日間的雲柱和夜間的火柱所表徵;神用雲彩來引導他們,要不要前行,完全在於雲彩的引導。九章十五至二十節說,「立起帳幕的那日,有雲彩遮蓋帳幕,就是法櫃的帳幕;從晚上到早晨,雲彩在其上,形狀如火。常是這樣,雲彩遮蓋帳幕,夜間形狀如火。雲彩幾時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雲彩在哪裡停住,以色列人就在那裡安營。雲彩在帳幕上停留許多日子,以色列人就守耶和華所吩咐的不起行。有時雲彩在帳幕上幾天,他們就照耶和華的吩咐住營,也照耶和華的吩咐起行。」整個行程,一面來說好像是摩西在帶領,但是真正帶領他們的乃是神;摩西是神的代表權柄,但是行程是藉著雲彩來引導。 是誰帶領他們?是神來帶領。雲表徵那靈,火表徵神的話,所以四十年在曠野帶領他們的,就是那靈和神的話。這也是我們在教會中要看有的。在教會中應該接受那靈,讓那靈有主權;在教會中應該滿了神的說話,教會就能往前。 十章十一、十二節,「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可見當立起帳幕的那日,雲彩遮蓋會幕之後(九15),這個雲彩就一直在那裡遮蓋著會幕。你知道在那個曠野雲彩是很重要的,有一朵雲彩跟沒有那朵雲彩差別太大了,有那朵雲彩就涼快多了。在沙漠、在曠野,不管天氣多熱,只要一朵雲彩出現,馬上就涼快了,否則個個都要熱昏了。那雲彩好像就一直停在那裡,停在西乃山的那個帳幕上面,一直到了二月二十日,雲彩就從見證的帳幕上收上去了,意思就是要起行了。 他們就從西乃的曠野按站往前行,雲彩一停,他們就停下來,所以這就是以色列人往前的引導,也就是說,他們是與神一同前行,是神來帶領他們走這個往前的道路。這裡非常清楚地給我們看見,他們與神一同前行,第一個就是有神的同在。 有約櫃的引領 他們不僅有神來引導他們,也有約櫃來引導他們。十章三十三至三十六節,「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這是摩西非常好的一個禱告。他認識這個約櫃;他認識這個約櫃就是那一位升天的基督,所以他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 摩西禱告的這一段話,後來被應用在詩篇第六十八篇,說,「願神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也被應用在以弗所書四章八到十節,說到基督的升天。摩西禱告,說,「願你興起」,說出他看見基督在祂升天裡,已經升到諸天之上了,所以他們在約櫃往前的時候,祂是在升天裡來帶領他們。 然後,「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十36)這句話就預表主耶穌的回來;前面那一節是基督的升天,這一節是基督的回來。所以在摩西的領會裡面,從基督的升天到祂的再來,祂都要成為以色列人的帶領,祂要來引導以色列人。 今天我們都在基督的升天裡來受祂的引導,祂要帶領我們一直到祂再來;祂要帶領教會在地上行走,在地上往前,甚至祂為我們尋找安歇之地(十33),至終要把我們帶進國度。當祂再來之前,這一路上都是祂來引導,所以基督的引導是在我們一生的路上領我們到合適的安歇之處。我想這也是大衛說的,他在詩篇二十三篇說,「他……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這位基督來引領他們到安歇之處,乃是從祂的升天直到祂的再來:他們起行的時候,祂就興起;他們停住的時候,祂就在以色列的千萬人中。 摩西實在是非常會禱告神,非常會尋求神,非常渴望神再與他們同在,所以在出埃及記他一再的禱告,要神與他們同去,禱告到非神答應不可,不然他不起行,他不能走,他要神應許與他們同去(出三三15~16,三四9)。現在到了民數記,很清楚的,神就與他們同行;所以他們是與神一同前往。 現在,約櫃的引領是要把他們引到迦南地,所以這個引領也可以說祂是信實的,因為神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所立的約,就是要領他們進入迦南美地 ──「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創十五7~14)所以約櫃的領導,也可以說是神的信實;神照著祂的信實,照著祂的約,要把他們帶到這個美地上。 這個約櫃的引導,預表基督作為他們的引導。 經過大而可怕的曠野,經過各種試煉、苦難 那麼,他們整個前行的路程,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在民數記,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記載,但在申命記,當摩西在重申他們整個的路程時,摩西就說,「我們照著耶和華 ── 我們神所吩咐的從何烈山起行,經過你們所看見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往亞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亞。」所以他們整個的路程是一個大而可怕的曠野。這是摩西到了迦南美地的門口時,他來回想他這一生的路途,他只能說,這是大而可怕的曠野。 在申命記第八章這裡還有一段話,二至五節說,「你也要記念耶和華 ── 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 ── 你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這也是曠野的路程。 當摩西回頭來看這一生,來看神一生的引導,他完全從另外一面來領會,完全從另外一個角度 ── 從神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你看這一段寫得多好!這就是神的眼光。從人的眼光可能就是又發怨言、又失敗、又背叛神、又不信神的應許,好像都是墮落的;但是當摩西回頭來看的時候,他說,這一切都是神要試煉他們,而且眷顧他們,供應他們,甚至管教他們。一路上,神給他們有試驗,有苦難,有試煉;但是祂也供應他們,眷顧他們;不僅供應他們、眷顧他們,也管教他們。這一切就像神管教自己的兒女一樣。 這就是整個曠野的路程。這是簡單的來述說他們怎麼與神一同前行,有神的同在,有約櫃的引導。 經過四十二站 最後,他們就經過四十二站,才進入應許之地。這四十二站都有屬靈的含義;從表面上來看,好像就這麼一站、一站,看見他們有失敗,有軟弱,又在曠野繞來繞去;但是事實上,從神的角度來看,從屬靈的眼光來看,都是神在那裡試煉他們,成全他們,管教他們,好叫他們能夠合適地作神的百姓。你想想看,他們在埃及住了四百多年,一定不像樣了,已經不能作神的百姓了;現在他們既蒙神拯救了,蒙了救贖了,就要經過一番的成全、管教,才能像神的子民。他們須要受這樣的成全、這樣的訓練,甚至受這些磨練、煉淨、試煉、試驗,好叫他們能成為正確的神的子民,這樣,這一班人最後才能進到迦南美地。 在行程中所遭遇的阻撓 我們來看他們在過程中遭遇的阻撓。雖然是神來引導,但是仍有很多阻饒,雖然是神來引導,但是他們仍有失敗;這是說出,我們這班屬肉體的人,我們這班墮落的罪人,雖然在神的引導中,但是我們的墮落也常常會被暴露,常常會被顯明。你不要以為神同在、神帶領我們就沒問題了,問題還多得很。為什麼問題還多呢?因為我們是墮落的人,墮落的罪性還在我們裡面,常常就顯露出來;藉著這個顯露,就被神來煉淨,好叫我們這些肉體,我們屬肉體的部分得著對付。這一班屬肉體的以色列人,最終就被神對付了;新的一代就能在復活裡進到迦南美地去。這是這一幅預表的圖畫所給我們看見的。 閒雜人大起貪慾 從十章他們按站啟行之後,到了第十一章,就看見他們失敗了;才開始有約櫃引導就失敗了。十一章百姓開始發怨言,一節,「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按著神的公義,祂是要來審判的;神是慈愛的,神也是公義的,所以按著祂的公義,祂就要出來審判。火燒到營的邊界,那時在遠處的,可能就被燒掉了,所以靠近帳幕近一點比較好 ── 我想,聚會時坐前面也是比較好一點。 十一章二節,「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所以實在太需要摩西的代求了 ── 摩西其實就預表主耶穌,我們也需要主耶穌在天上為我們代求。藉著摩西的代求,火就熄了。三節,「那地方便叫做他備拉,因為耶和華的火燒在他們中間。」緊接著,好像沒有多久,前面才說火就熄了,馬上就說,「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民十一4)他們中間有閒雜人;閒雜人就起了貪慾了,閒雜人這個貪慾就影響了以色列人了,所以以色列人也起來發怨言了。這就有點像新約聖經說的,「一點麵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加五9)所以以色列人一下子就被挑動起來了。 神選民的貪慾 ── 想念埃及食物,厭惡嗎哪 所以以色列就哭號了;前面才發怨言,現在哭著發怨言,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或作:胃口都沒有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民十一4~6)以色列人吃膩了神給他們的食物了,他們回想埃及的食物,還是覺得那個好,還是覺得世界可愛。他們還是想回去燒磚造城,就是為了能吃埃及的食物。這些食物裡面,有好多是佐料 ── 韭菜、蔥、蒜,能使食物味道更好。神的食物總是簡簡單單的,平平淡淡的;世界的食物都是一些酸的啦,辣的啦,什麼都有,滿了刺激的味道。我們今天跟隨主,還是簡單的好,不要想要花樣。 這裡他們就發怨言了,想要回到埃及裡去。我們這班出了埃及的人,有時候還會想回去,有時候真的就跑回去了;這也是我們新約聖徒的光景。 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 「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民十一10)每一個都在門口哭,這真是很難相信的一班人!其實這裡就是暴露了人裡面的光景。「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摩西就不喜悅。」(民十一10)連摩西也不高興了。聖經說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這個時候他也生氣了。摩西也不喜悅,所以摩西也去抱怨耶和華。 「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民十一11~12)神要摩西把以色列人抱在他懷裡,摩西發覺這個受不了,搞不來了,要把這班人抱到神應許之地,那老命都要沒了!真的不容易,服事主真的不容易啊!這就是摩西。 你想想看,即使是這麼一個被神大用的僕人,但是要他來照管這麼一班人,要把他們抱在懷裡,要把他們帶到美地去,哪有那麼簡單?其實這都是預表我們想要服事主的人,都要預備好受這個苦;不然就不要來服事主,就作聚會的信徒就好了,只要來聚會,來作禮拜,保證個個都寶愛你,把你抱在懷裡。但是你要服事主,你就要要「抱人」! 摩西很有意思,他說,「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十一13~14)摩西也受不了了!他說,「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這個大概是摩西在一生跟隨主的路上所發的最強的一次怨言,因為他實在受不了了。 還好,神也聽,神並沒有怪他;所以,「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給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民十一16~17)所以神也能體諒摩西。摩西很少發怨言,這算是最強的一次對神發怨言;不過,他雖然這樣發怨言,神並沒有什麼生氣。摩西真的得罪、觸犯神的行政,是他後來擊打了磐石兩次,並不是因為這一次 ── 所以他就不能進入美地。 百姓吵著吃肉;所以神又說,「你們不止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裡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十一19~20)神真的是很有意思,對神來說,你要吃嗎?就給你吃,還怕沒有,吃到你們厭惡為止!但對摩西來說,哪可能有這種事呢?「摩西對耶和華說:「這與我同住的百姓、步行的男丁有六十萬,你還說:「我要把肉給他們,使他們可以一個整月。」難道給他們宰了羊群牛群,或是為把海中所有的魚都聚了來,就夠他們吃嗎?」」(十一21~22)摩西還覺得很可疑,覺得不可能。所以,「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 揀選長老七十人幫助摩西 這一段也是蠻有意思的。摩西搞了一年多,這班百姓一路上發怨言,一路上埋怨他,他實在已經受不了了,結果神就出來了。「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對摩西說話,把降與他身上的靈分賜那七十個長老。靈停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受感說話,以後卻沒有再說。」(十一25)那七十個長老就受感說話說了。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但有兩個人仍在營裡,一個名叫伊利達,一個名叫米達。他們本是在他們本是在那些被錄的人中,卻沒有到會幕那裡去。靈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在營裡說預言。」(十一26)所以這個受感說話就是說預言。 「有個少年人跑來告訴摩西說:『伊利達、米達在營裡說預言。』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就是摩西所揀選的一個人,說:『請我主摩西禁止他們。』摩西對他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你看這個摩西多屬靈!他不單是自己得著耶和華的靈,他也盼望有更多人能有分於耶和華的靈,來為祂說話。 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 結果,「有風從耶和華那裡颳起,把鵪鶉由海面颳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這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那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離地面約有二肘。」竟然飛來那麼多的鵪鶉,簡直遍地都是鵪鶉!「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至少的也捕取了十賀梅珥,為自己擺列在營的四圍。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那地方便叫做基博羅哈他瓦(就是貪慾之人的墳墓),因為他們在那裡葬埋那起貪慾之心的人。」(33~34)所以,被神擊殺的就是那些起貪慾之心的人。 這一段就是說他們往前的時候,百姓的失敗是由於他們的貪慾,最後就遭遇了神的擊打。神藉著每一件事來叫他他們的肉體被暴露;然後,神就來對付他們的肉體,對付他們肉體裡面所發出來的這些罪惡的東西。在預表上,神也是要來對付我們;祂藉著許多的環境,叫我們的肉體就被顯明,叫我們肉體裡面的貪慾發出來,然後神就來對付,好叫我們能夠逐漸被煉淨,才能夠來跟隨主。 米利暗的毀謗 接著,到了十二章,就有米利暗的毀謗發生。所以可以說是一個失敗接著一個失敗。我們看這一段聖經,「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因他所娶的古實女子就毀謗他,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這話耶和華聽見了。(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耶和華忽然對摩西、亞倫、米利暗說:『你們三個人都出來,到會幕這裡。』他們三個人就出來了。耶和華在雲柱中降臨,站在會幕門口,召亞倫和米利暗,二人就出來了。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 ── 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耶和華就向他們二人發怒而去。雲彩從會幕上挪開了,不料,米利暗長了大痲瘋,有雪那樣白。亞倫一看米利暗長了大痲瘋,就對摩西說:「我主啊,求你不要因我們愚昧犯罪,便將這罪加在我們身上。求你不要使她像那出母腹、肉已半爛的死胎。」於是摩西哀求耶和華說:『神啊,求你醫治她!』耶和華對摩西說:『他父親若吐唾沫在她臉上,她豈不蒙羞七天嗎?現在要把她在營外關鎖七天,然後才可以領他進來。』於是米利暗關鎖在營外七天。百姓沒有行路,直等到把米利暗領進來。」(民十二1~15) 毀謗摩西的代表權柄 這一件事是亞倫與米利暗毀謗摩西。摩西算是神的一個代表權柄,所以亞倫與米利暗毀謗他,神就出來為他辯明。摩西有個特點,每一次有人來毀謗他、來挑戰他,他都不會去辯駁,不會去辯證;他只會俯伏在神面前。所以當亞倫與米利暗來毀謗摩他時,聖經說他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摩西沒有去辯證,沒有去爭論,沒有說,「你們不知道神給我權柄嗎?你們怎麼這樣對我說話?」沒有,他什麼也沒有做。 這個米利暗就是摩西的姊姊。這個如果沒有米利暗,摩西也就沒有了。小時候他將要被丟在河裡,如果不是米利暗憑著信心在一旁觀看,如果不是她跑去跟法老的女兒說要找個希伯來婦人幫她撫養摩西,今天哪有摩西?所以這個米利暗本來是不錯的,她也在婦女中算是領頭的,她也是能夠為主說話的,也算是先知。他哥哥亞倫呢?則是摩西的口。所以這兩個人在以色列百姓中間也是非常有名望的,也是被主用的。可是我想他們平時可能多多少少也覺得:「怎麼都是你?怎麼總是你帶頭?怎麼都是你在講話?怎麼不輪到我們?你可是我們的弟弟呀!」所以有一種東西在他們裡面,只是沒有發出來;其實他們心裡可能已經不服了。現在找到一個機會了,就起來向摩西挑戰了。 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人裡面都有這種東西,特別是在一起服事配搭的時候,常常就會有這種東西:為什麼總是你說話?為什麼都是你在作總結?為什麼都是你在定規?有時候也要讓我來說說呀!人總有一種想要作頭的慾望,這些東西都會在人裡面。就是這樣,他們兩個就起來毀謗摩西了。他們說,「難道耶和華只藉著摩西說話,祂不也藉著我們說話麼?」他們藉著一個機會,就是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 ── 這的確是錯的,這是違背神律法的事,這就叫他們兩個逮到機會來毀謗他。 什麼是毀謗呢?這裡的點不在於他們指出摩西做錯事,而是他們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這就是要來挑戰那個權柄。原來神藉著誰說話,誰就是帶領的,所以他們等於是要來挑戰摩西的權柄、挑戰摩西的領袖地位,這個就是毀謗。 長大痲瘋 ── 內住之罪的顯出 結果,聖經說,「這話耶和華聽見了。」哇,真好,神聽見了!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神就要說,「我聽見了。」最好神不是要出來審判人;我們不要因講了一些話,結果叫神出來審判。「耶和華忽然對摩西、亞倫、米利暗說:『你們三個人都出來,到會幕這裡。』」我們知道這個結果,就是米利暗長大痲瘋了。 這實在很奇怪,為什麼亞倫沒有長,卻長在米利暗身上?為什麼姊弟兩個一起毀謗弟弟摩西,結果大痲瘋就長在米利暗身上?我想可能是米利暗帶頭毀謗。姊妹一出頭,事情就麻煩了;米利暗一出頭,大痲瘋就長在她身上了,這真不得了!我們已經說過,大痲瘋預表我們裡面內住的罪,所以米利暗長大痲瘋,就表徵人裡面那個內住的罪顯露出來了。本來是隱藏在裡面的,還沒有暴露,還沒有顯出來,等到有一天顯出來了,那就是大痲瘋。當人裡面的那個內住的罪、嚴重的罪從人裡面活出來、顯出來、彰顯出來了,就變成大痲瘋。所以米利暗因著這件事就長大痲瘋。這也是個表記,給我們看見人裡面的那個內住的罪,隱藏在裡面的罪,藉著這件事顯明出來,就是長大痲瘋。 被關守在營外七天 結果米利暗就遭受痲瘋的懲罰,被關守在營外七天。這裡大概就沒有照著前面利未記所說的大痲瘋得潔淨的規矩,好像就很簡單地關了七天,就把她放出來,回到百姓中間。 百姓行程被耽延了七天 十二章十五節說,「於是米利暗關鎖在營外七天。百姓沒有行路,直等到把米利暗領進來。」因為米利暗被關了,所以整個以色列人都不能往前走了,他們就在那裡被耽延了七天的行程。這個事例叫我們看見,有時候教會中比較帶頭的出問題了,那個影響是大的,甚至會叫教會的往前停頓。 十三節說,「於是摩西哀求耶和華說:「神啊,求你醫治她!」」我們實在看見摩西這個人非常有美德,他一再被百姓頂撞,一再被百姓觸犯,他還是一再地在那裡為他們禱告,為他們祈求;而且是哀求,可見他是非常迫切、非常懇切地來為她禱告,為他的姊姊米利暗禱告。所以摩西是很有人性,他真是有一種人性的美德他身上彰顯出來。如果是我們,早就不幹了!他雖然發點怨言,說不幹,還得繼續幹,他繼續把他們抱在懷中,還是把他們帶到迦南美地去。像米利暗來毀謗他,他照樣為她禱告,而且為她俯伏在神面前哀求。 神聽了他的禱告,但米利暗仍要被關在營外七天,才可以得潔淨;那表示說,神雖然願意有恩典來赦免,但是這個罪的代價她還是得承受,還得因犯罪而受某種的限制和承受,所以她就被關在營外七天,然後才得著潔淨。 這是在米利暗毀謗摩西的事上給我們看見的。我再說,這一切都是為著把人裡面的東西暴露出來,人的肉體、人的罪,藉著整個行程都被暴露出來。我們今天過教會生活也是這樣;我們雖然得救了,但是我們的舊人、我們的肉體都還在裡面,舊人雖然與主同釘十字架了,但許多時候好像還活在舊人裡,肉體常常會發出來,我們的己、我們的天然常常在教會中成為難處。感謝主,藉著這許多的暴露,神就來對付我們,如果我們願意學這些生命的功課,我們就能讓主不斷地在我們身上來對付我們這些肉體、天然、己意,慢慢、慢慢,一點、一點,這些就都被消殺了,我們就能夠成為一個在靈裡與主是一來跟隨主的人。所以這些歷程都是需要的。 今天我們跟隨主的歷程也是這樣,所以不要怕在教會中有時候會遇到的難處、會面對的問題,例如會彼此摩擦,這都是正常的。可是重點在哪裡呢?重點就是經過這一切,讓主能作工在我們身上,來對付我們,除去我們的肉體,對付我們的天然,對付我們的己意,我們就越過越被煉淨,越過越純潔,越過越能夠成為合用的器皿,合乎主使用。這就是以色列的這個歷史裡面所包含的屬靈意義。 所以,當我們讀這些的時候,應該讀到我們自己的身上,也應該讀到我們的教會生活中 ── 其實這也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些怨言,這些觸犯權柄,這些起貪慾,都可能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因為這就是我們人的光景,這就是我們的內在構成。但是,主就是要藉著祂的救恩,不斷、不斷地,一點、一點地拯救我們脫離這一切墮落的因素,叫我們越過越能夠與主相像,能夠活出祂的形像。 這是以色列人在走曠野的路程,但願所有這些都能成為我們的經歷,成為我們的實際。求主祝福我們。(峰) | |
(2006/11/16pm 克里夫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