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新約讀經

 

新約讀經-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第三十九篇 藉著在基督裡的救贖白白的稱義(十二)-羅馬書鳥瞰(二十六)

第三十九篇 藉著在基督裡的救贖白白的稱義(十二)

── 羅馬書鳥瞰(二十六)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聖化是稱義的結果

  羅馬書裡所說的稱義,應該結束在四章末了。四章二十五節說,「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這是指法理的救贖;「復活是為我們的稱義。」這是生機救恩的開始。所以,五章的前半段可以說是稱義的結果,也可說是聖化的開始,因為聖化就是稱義的結果。

  「所以,我們既本於信得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對神有了和平。我們又藉著祂,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因盼望神的榮耀而誇耀。」(五章1~2節)這兩節聖經說出我們在基督復活裡的所有豐盛經歷:我們得進入三一神所成就恩典的範疇裡。我們和神的關係,是滿有生命的祥和;我們的地位是站在恩典中;我們的生活和經歷,是聯於盼望神的榮耀而誇耀!而這個誇耀就是聖化的開始。

一個在誇耀中的人,必須是一個經歷患難的人

  一個活在聖化裡的人,必須是一個懂得誇耀的人。他的得勝、失敗,剛強、軟弱,得著、失去,都成為叫他誇耀的機會。因為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不過是使他更能在神面前誇耀。所以,第三節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是誇耀,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我們在聖化裡的第一個經歷,就是患難。所以,一個在誇耀中的人,必須是一個經歷患難的人。患難決不是僅僅指著外面的打擊,而是指裡面的煎熬。患難的三層乃是分別聯於你的靈、魂、體。我們不僅會經歷很多肉身的患難,也會有許多裡面的患難。只要是人就不可能離開患難。患難不是基督徒的特權,患難是因為人離開了神,人活在知識善惡原則裡的自然結果。人就是生存生活在患難的裡面。但是基督徒和外邦人不一樣。外邦人的患難完全是聯於環境的;但基督徒在患難中,會產生一個更深的東西,就是藉著患難,在裡面經歷了一種的煎熬,這一種的煎熬叫我對自己的成長、成熟滿了感覺。

  「為什麼我碰見這些事,會這樣有反應?」「為什麼我碰見這些事,我裡面有這麼多的不平?」「為什麼我碰見這些事,我裡面這麼缺少基督?」這些都說出,我們經歷了很多的患難,而這些患難不過是顯出我們裡面神聖生命成長的虧缺。

一個活在聖化裡的人,是一個滿有誇耀的人

  一個活在聖化裡的人,是一個看見神的榮耀,也滿了誇耀的人。但當你這樣誇耀的時候,第一個你所經歷的,並不是你所想的喜樂、平安、榮耀,而是艱苦。只要是人就有艱苦。但是,我們要說,「主啊!謝謝你,當這些患難臨到的時候,不過暴露出我對你的欠缺,我對你的不足,我對你更深的需要以及我對生命成長的迫切。」「主啊,在經歷這些患難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對你的認識是何等殘缺,我才知道我對你的愛是何等稀少,我才知道我和你的聯結是何等的不夠,我才知道我享受你是何等的不足,我才知道我和你自己的距離是何等的遙遠。」

  所以,越經歷患難的人,長得越好。你可以在天然裡、在熱心裡,在宗教裡、在忠心裡來跟隨主,但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自己是誰,因為在其中沒有患難。患難是一個寶貝。但一個愛主的人,絕不會禱告「主啊,你打我好了,我不怕。」這是英雄主義,主也不喜歡。但你也不要逃避患難,主會合適的量給你所需要的患難,祂喜歡量給我們各種的處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叫我們認識,「主,我真需要你!主,我更羨慕你!主,我要得著你!」

患難產生煎熬,帶進生命的成長

  患難的本身並不重要,但基督徒有一個特點,可以告訴世上所有的人,「你在患難裡,我也在患難裡;你的患難叫你死,我的患難卻叫我活。」因為這些患難叫我更認識主,更看見主,更要主,更得著主,更信靠主,更多活在主面前;也叫我更認識自己,更看見自己,所以當這個患難在我裡面,產生煎熬的同時,它也帶進我生命的成長。

甘願做一個把自己擺在患難裡的人

  不僅如此,一個真實愛主的人,他會一直不斷的積極取用患難,因為知道患難太有益處!我不是求主來打我,而是我要積極的,把自己擺在煎熬裡。我看見教會的光景,我看見弟兄姊妹的情形,我看見小排的人,我看見這一個人還不能成長,我看見那個人這麼愛主卻不開竅,我看見那個人這麼開竅卻不愛主,都會使我向主滿了呼求。所以你要從年幼的時候,就認真告訴主,「主啊,雖是在患難中,我卻不願離開。我不求你打我,我不求你給我厲害的患難,但我願意在所有的事中,都更多的有你。不僅這樣,我也願意主動的、積極的,活到患難裡。為著教會的建造,為著你的見證,為著聖徒的成長,為著弟兄姊妹的需要,我甘願做一個把自己擺在患難裡的人。」

天天學習把自己放到患難裡

  人會有他所盼望的完美,但是神卻要求我們過一種的生活,是可以與祂相配的。如果神自己願意話成肉身,我們就沒有一個代價是不能付的;如果主耶穌可以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對死的經歷就沒有算是太過分的。我們要天天學習把自己放到患難裡,不求主來責打我,不求主給我非常激烈的叫我不能忍受的患難。但另一方面,在一切的事中要我一定要聯於主。一聯於主,你就會發覺有患難,當你照著主來關心弟兄姊妹的時候,患難就在那裡等著你,但是患難一點沒有不好,因為「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是誇耀,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三節)

患難生忍耐

  「忍耐」的希臘文的是 hupomone,是由 hupo(under)和 meno(dwell, stay)所組成。所以 hupomone 就是「dwelling under」,含示 living under 或 being(staying)alive under。換句話說,基督徒這一輩子,都是「to be suppressed」,永遠是 under(在某些事、物之下的),一個會 under 的人,就是有忍耐的人。為什麼孩子要跟父親的姓?為什麼不是女男平等?因為神造人是有律的,所以我們就得學習去 under 神造人的律,這種 under 就是忍耐。

  當各種患難來的時候,神沒有叫你高昂,神也沒有說患難生得勝。但保羅說,在患難中我們也是誇耀!誇耀和得勝是不同的,誇耀是因為一個事實,而得勝是聯於一種的情況。我得勝了,我還會失敗。我在這件事上得勝了,我在那件事上還會失敗!這些都是聯於我的情況。但我的誇耀和情況是沒有關係的,好的、壞的、順的、逆的、喜樂的、憂愁的,我都可以在裡面誇耀。因為乃是神在這裡做事,為要叫我得榮耀的。

  這裡的患難不是我們所說的擊打,擊打是叫你受不了的事,患難就是患難。座位的安排也是可以一種的患難,不知為什麼,有些弟兄姊妹永遠坐在后面,姊妹們在這裡,一定是坐中間,永遠不能坐到前排。這些天天發生的事,對你可能都是患難,就看你怎麼面對它。

  還有一種的患難會叫你裡面生發出一個東西,會叫你禱告,「哦主啊,你的教會!哦主啊,弟兄姊妹!哦主啊,我和你的關係!」在這種情形裡,它就生出一個東西叫做忍耐。忍耐就是我這個人是 under 的,雖然我是 under,我卻 alive(活著),我是 being alive under,也可以是 staying alive under。我是 staying alive,卻是 under。

  在人的感覺裡,環境總得順了才行,但在神看卻不是順不順的問題。神可以命定我這個人一直是 under的,但因著我有主的緣故,我仍然是 alive 的。你知道為什麼神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擺在一起?就是為了叫我們會 under,也會 alive。

忍耐的人必是活的人

  一個真忍耐的人,他必定是一個活的人,他不是只能活下去,他是一個活的人。我這個人在地上一直是活的,是在什麼情形裡活呢?是在 under 裡活。無論我在什麼情形之下,我都是活的,人喜歡我,我是活的;人拒絕我,我還是活的;人欣賞我,我是活的,人排斥我,我還是活的;環境順利,我是活的,環境艱難,我還是活的;一切都是為著我,我是活著的,一切都是反對我,我照樣是活著的;我是活在基督裡,我是活在神面前,這個就叫做忍耐。

  忍耐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忍一忍吧,弟兄們也會變的,忍過幾天,他們又會有新的定規,大家就釋放了。」這種話裡沒有患難,也沒有忍耐,就剩下一大堆人的方法。但是,保羅在這裡說,一個經歷聖化的人,他乃是一個誇耀的人。在一切的環境中,他可以看見那個榮耀,所以他有誇耀,順境來了,可以誇,逆境來了,也可以誇;剛強了,可以誇,失敗了,照樣可以誇。因為我所誇的乃是我的主、我的盼望!就在這個時候,主給我感覺真是苦,也就是患難,但在這個患難裡又會生出忍耐,有一個能力會出來,叫我雖在各種的環境之下,在各種的人之下,在各種的處境之下,在各種艱難之下,我卻 alive,這就叫作忍耐。

  我們的難處是,我們也沒有 under 什麼東西,但稍微被冤枉一下,好像就活不下去了。有一天,倪弟兄的嫂嫂跟他說,「唉!倪弟兄,他們都把你說成這個樣子啊!」倪弟兄卻回答說,「嫂嫂,我比他們講的還要壞啊。」這句話答的好。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比他的行為還壞很多,不過沒有顯出來就是了,所以倪弟兄才有這樣的回答。但如果是我們,我們就會講,「這班弟兄姊妹就像以色列人一樣,根本沒有意思,讓他們走吧,我也不要服事了,我到山上去退休好了。」但倪弟兄卻沒有這樣說。他還是 alive,該講道,照講道;該服事,照服事;該盡職,照盡職;該把自己擺在弟兄姊妹中間,照樣擺進來,因為他知道患難生忍耐。

  患難會生出忍耐。當我在主面前有這樣的心願:「主啊,我願意成長,主,我願意長的好,主,我願意長的和你一致」,忍耐就出來了,好叫我在一切的境遇中都能是活的。順境,感謝主;逆境,更感謝主。叫我喜悅的,感謝主;叫我愁苦的我更感謝主。我能接受的,感謝主;我不能接受的,更感謝主。因為基督在這裡,我就成了一個有忍耐的人。

忍耐生老練

  忍耐生什麼?忍耐生老練。老練這個字在英文恢復版裡翻做 approvedness,就是無論你在那裡,你這個人是叫人稱許的,稱讚的。一個老練的人,就是一個有聖靈在他身上工作,讓他產生變化的人。

  我們的一生就是誇耀的一生。在誇耀的經歷裡,先來的是患難,患難以後生出忍耐,忍耐又生老練。老練是人存在的高峰。什麼叫老練?認真說,老練就是裡外一致。中文講老練就是老奸巨滑,就是滿了經驗。你這個人活的久一點,碰見任何事都知道怎麼應付,怎麼一搞就帶過去了。我們以為那個是老練,其實那個不是老練,那是虛假,老奸巨滑。什麼是老練?老練是你這一個人裡外是一致的。

老練就是裡外一致

  老練,這個字的希臘文意思是 to learn the genuinenness of something,就是有些東西在你身上非常的真誠。我裡外一致,就是老練。差不多的人都不夠老練,因為都是兩套的。宗教的情操、天然的能力以及熱心愛主、愛人,這些都是好東西,但都不是老練,因為它們與你這個人不一致。譬如說,在你的禱告中是願意把一切都奉獻給主:「主讓我作什麼,我就做什麼」。這句話很容易講,但是一回到家裡以後,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主耶穌不一定在,但是你還是做了,這就說出在禱告的時候,這些話都是真的,但因為我們的不老練,我們生活中顯出不一致,這些話又像是假的。

老練就是構成的改變

  老練就是我不再在宗教裡,我是在基督裡;我不在天然裡,我是在生命裡;我不是在熱心裡,我是在膏油裡。我這個人的構成改變了,我本來是一個宗教人,為主熱心,要為主傳道。慢慢的,我不再在宗教裡,我在基督裡了。當我再說「主啊,我愛你」的時候,我真知道我所說的是什麼。這就是老練。

  患難生忍耐,忍耐就叫你成為一個活的人,這個「活」的忍耐,就會叫你老練。什麼叫老練?我不再是活在宗教裡的人。當我說愛主的時候,我是真愛主。當我要傳福音的時候,我自然就傳福音,它成為我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我口裡的述說。這就是老練。差不多的弟兄姊妹,都不是那麼老練。因為不是那麼老練,他們都有兩層、三層、四層的生活。為主說話是一種情形,到生活裡又是一種情形。

  什麼叫老練?就是我長了,宗教的成分在我身上越來越少,基督的成分在我身上越來越多,並且我是在生命裡的。有的人有天然講道的能力,說話也能很感人,但不給人生命。搞得全場都哭,全場都奉獻,但是不能讓這個奉獻持續。為什麼?因為是在天然裡作這些事。老練的人是從宗教長到基督,也是從天然長到生命,還是從熱心長到膏油。但是你也不要說熱心是假的,那我乾脆死心算了。一死心,你就完了。所以你還要熱心,但你更要有膏油。不是我熱心做什麼事,而是在我裡面神聖的生命,就是膏油的塗抹,把我塗抹到基督裡,來作這一切的事,這就叫老練。所以聖經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要誇躍,因為患難是一切的根,患難就生出忍耐,忍耐就會產生老練。

老練生盼望

  老練就是裡外一致。不再在宗教裡,不再在熱心裡,也不再在天然裡。我的活出,是緊緊的聯於基督,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活著就是基督,這就叫作老練。

  老練還會生盼望。這時候的盼望就是我們所說神的榮耀。神的榮耀就是盼望。現在你再講到神的榮耀,是非常的實際,一點不遙遠,我們有時講神的榮耀,裡面的感覺非常的遙遠,但是你經過患難產生忍耐,藉著忍耐產生老練,這個老練產生盼望,這個榮耀的實際就出來了。

盼望不至於蒙羞

  我今天活著是在時間裡,但是我存在的價值是在永遠裡。我今天活著是在肉身裡,但是有一天我的顯現要在榮耀裡。所以,我今天就因盼望神的榮耀而誇耀。這個盼望成為榮耀,乃是藉著老練成為你的經歷,這樣的老練也就成為你的盼望。盼望就不致於蒙羞,換句話說,不經過這樣過程的就是蒙羞的。你若沒有患難、沒有忍耐、沒有老練,也沒有藉著老練帶進真實的盼望,當主耶穌再來時,只會叫你蒙羞。這個盼望對你並不真實。

  弟兄們,主若憐憫,我們就要說,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蒙羞!有一天主來了,我身上沒有虛假,我身上滿了真實,我的裡面和外面,我所信的和我所活的,在主面前是一樣的。這是一個長的過程,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告訴主,「主,謝謝你,我們是一班在榮耀裡誇耀的人。這個誇耀不是因著我們得勝,也不是因著我們得著了多少。這誇耀是因為我們活在生機的救恩裡,所以在我們身上會有患難,但是患難會生出忍耐,叫我們在一切的境遇中,都能活活潑潑的活在神面前。這一種的活會叫我們老練,叫我們裡外一致,叫我們所說的、所見證的,和我們這個人是緊緊相連的。這時我們就有盼望,就是叫我們不至於蒙羞的盼望。讚美祂!」求主憐憫我們。(韜)

(2002/2/7am 多倫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