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新約讀經

 

新約讀經-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第三十二篇 藉著在基督裡的救贖白白的稱義(五)-羅馬書鳥瞰(十九)

第三十二篇 藉著在基督裡的救贖白白的稱義(五)

── 羅馬書鳥瞰(十九)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複習的話

  你要知道,人最單純的時候也有不潔,也經不起神的審判。所以,你對於稱義要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你要會說「主啊,謝謝你,沒有人能控告我們,因為你稱我們為義了,我們所得的生命是義的生命,我們所在的範圍是稱義的範圍,我們今天能夠成為一個被你稱義的人,完全是你的憐憫。」在我們生命成長的過程中,任何一天,任何一個時候,任何一個行動,都可能叫神發怒。

  譬如說,你傳福音給人,在這個行動中,到底你是愛他,還是你要得他?如果你愛他,你的福音就得神的喜悅,如果你僅僅是要得他,那你的福音就是要惹神的忿怒。所以,差不多每個傳福音的人,若不是因神稱他們為義,在他們傳福音的路上,地就要裂開,把他們吞吃下去了。因著神稱你為義,你才能平平安安的去,你才能平平安安的傳,你才能平平安安的得。這不是一件小事。

  你想想看,從你開始信主那一天,一直到現在,你到底作了些什麼樣的事?這時,你就要說,我這一生什麼都沒有作,但從信主那一天起,我就開始得罪衪。你說對不對?你第一個禱告就得罪衪,你說,「主啊,謝謝你救我,我願意一生好好的相信你。」世上有沒有這樣的人?根本沒有。然後,你又禱告,「主啊,我愛你。」這句話也只有主耶穌願意信。如果我是主,我就說,真的嗎?然後,你還感動得流眼淚,說「主啊,我把一生奉獻給你。」我問你,這個奉獻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不敢說它是假的,但至少我敢說它不是那麼的真實。即使人信主,或奉獻的時候,人裡面仍是極其複雜的。

  又譬如說,我們每一個學習為主說話的人,每一次為主說話,幾乎都是惹神忿怒的機會。你說得好就自滿,就留在那個話中不肯走,這是惹神忿怒的。或者,你說得不好就自怨,就怪弟兄姊妹不扶持,這也是惹神忿怒的。想不到連一個最好的聚會,都可能是要被審判的。但是神不僅有審判,神還要來稱義。

  所以當你跟隨主久了,你就會說,「主啊,我欣賞、鑑賞、感激你的義,就像我珍寶你的愛一樣,你的愛得著我,但是你的義,叫我可以給你得著。」這義不僅是神作工的手續,這義也就是神的自己,所以我們所得著的生命,是一個義的生命;我們所在的範圍,是一個義的範圍;我們所過的生活,是因著這義的生命、義的範圍所活出一個被稱義的生活。

  義的生命就是種子,義的範圍就是神聖奧祕的範圍,而義的生活就是憑著義的種子,在義的範圍裡而有的生活。這個生活就是被稱義的生活。所以你裡面要有這一種的認識,主啊,我沒有想到,這個稱義是這麼大的一件事。你若不跟隨主,我想,你還不知道這稱義的價值,你還不會告訴主說,「主啊,你是義的,你的生命是義的,你把我擺在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這恩典就是神聖奧祕的範圍,義的範圍。當我在這個範圍裡,憑著神聖的種子來生活的時候,你還要來稱我為義。即使我沒有支取這個實際的時候,你還能繼續在我身上有憐憫,因為你稱我為義,也叫我與你有生命上的祥和。」

  我願意告訴弟兄姊妹,生命上的祥和不是一件小事。就像我的女兒、女婿從東馬回來,人還沒有到美國,我就在這裡一路打電話回去,卻沒有人接,明明知道沒有事,可是裡面有一分掛念,總是放不下來,一直到她打電話來了,這時我才有一種祥和出來了,有一種滿足出來了。這就是父女之間生命祥和的經歷。

  生命的祥和是一件大事。人最快樂的,就是和你所愛的人之間有祥和。神愛我們,但如果我們和祂之間沒有祥和,神裡面似乎會受「刺激」。譬如說,神問你,今天怎麼樣,你說心情不好;又問你,今天怎麼樣,你說環境不好;再問你,今天怎麼樣,你說弟兄姊妹不夠愛我。你這麼一說,根據神的義你就該死,根據神的愛祂就該傷心。但是感謝主,神會說,「我的義不僅是地位上的,也是生命上的,不僅是生命上的,也是在生命中支取的,所以我和你的關係是有一種生命中的祥和。」這生命中的祥和,叫你和神之間自然有一種生命中的滿足,以及說不出來的喜樂平安。

  我們不僅蒙神稱義,在這稱義中也帶進我們與神的和好。這個和好不僅是法理上的,也是生命上的,這個和好是在生機裡與神有生命上的祥和。弟兄姊妹,現在你從這角度來看,你對稱義要有一個很高的感覺,「主,我簡直不能信,我是一個被你稱為義的人,因為你的稱義叫我能活著。」

這生命裡的得救,說明我們的一生是活在神的稱義裡的

我們在神的稱義裡生命的得救,說出我們的一生,
是在神稱義裡生機救恩的一生

  生命裡的得救,說出我們的一生是活在神的稱義裡。換句話說,不是我可以聖化,而是我在稱義裡被聖化;不是我有變化,而是我在稱義裡得變化。若是把稱義拿掉了,聖化就沒有了,變化也沒有了,所以生機生命的運作,不是像我們所想的,有一天我被稱義了,接著我就得聖化了,然後我就被變化了。不,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記得我曾畫個一個圖,一條橫線代表我們心思的更新,橫線上下各是一條有斜度的向線。就著下向線來說,看不見的是我們的聖化,就著上向線來說,看得見的是我們的變化。變化和聖化是連起來的,也就是說,你在裡面神聖生命的聖化度,和你在外面活出的變化度是相對的。

  譬如說,我們現在得救了,我們得著的這個神聖的生命是生機的,是一個義的生命。這個義的生命就開始在我們的身上有活出,產生了聖化和變化。

  所以,稱義不是一個東西,也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步步、一天天多面的經歷。我們的領會常常是我現在被稱義了,所以我要經歷聖化,經歷心思更新,產生形像的變化,然後產生模成的見證,而這個見證就帶進我們的得榮。

  所以你要認識,稱義就好像你吃了一顆多種維他命,裡面所有的營養包括 A, B, C, D 一直到 Z,通通給你享受到了。我問你,當我這顆維他命吃下去的時候,我是分門別類的來吃,還是在一個生機的共同體裡來吃?我告訴你,我是在一個生機的生命裡來吃的,當我一吃進來的時候,這一切的豐富在我身上都會成為我的實際。

  當我被聖化的時候,也就是我得變化的時候;當我得變化的時候,也就是我得更新的時候;當我得更新、變化的時候,也就是我模成、得榮的時候。這一切的過程不是一段、一段的經歷,不是我這個階段是追求聖化,下一個階段是追求變化。在主的憐憫裡,我只有一個神聖的經歷,就是當我來享受這神聖的生命 ── 義的生命,活在義的範疇裡時,神所有一切工作的實際,都要藉著義的生命和義的範疇,在我的身上被實化出來。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經歷聖化的運作(十二2)

  我告訴你,當人得救的那一天,他不僅得著義的生命,不僅活在義的範圍裡,他也經歷了聖化生命的運作,活出了變化的生命,心思也得著了一個健康的更新。什麼是心思的更新?就是從前我為世界而活,現在我要為著神來活。

  這些生機救恩的豐富,好像是一顆綜合維他命,我把它吃下去後,這些豐富就都到我身上來了。你若有這一種的認識,你整個基督徒的生活就會健康起來。

  譬如說,早期在台灣的教會曾經帶領聖徒操練靈命四層,從一個人知道自己得救了,然後了結以往、對付罪、對付世界、對付良心、對付己、對付天然……等等,當時大家對付罪很熱烈,對付世界很成功,對付己有一點勉強,而到對付天然的時候,差不多的聖徒都不知道在對付什麼,就變成我對付你,你對付我,個個都在天然裡對付別人。

  那時在教會生活裡似乎有個很古怪的家風,一見面就是在比高下:看誰在前面,誰在後面;誰屬靈,誰不屬靈;誰追求的深,誰追求的淺。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就是我們不認識這個義的生命的運作,絕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是一個個的階段。

  義的運作就是義的生命進到我們裡面,使我們活在神聖奧祕的範圍裡,也就是義的範圍裡,恩典的範圍裡。當我們活在這個範圍裡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才能有所成長,也才能夠長出義的生命、聖的生命、變化的生命、心思更新的生命,以及模成的生命,使我們成為預備好,因著盼望神的榮耀而誇耀的人,這就是得榮的生命。無論我有多成熟,或多不成熟,我知道我有這得榮的生命,這是我的把握、我的誇耀。在健康的情形裡,從人一得救那天開始,他必定是一個預備主再來的人。所以,所有的聖化、更新、變化都是在主耶穌所成就的稱義的事實裡來給我們得著的。

  末了這一段話,是關於這生命裡的得救,說明我們這一生是活在神的稱義裡的。首先,我們的一生是在神的稱義裡生機救恩的一生。我們這一生都要來經歷這神聖的生命在我們身上運行和運作所產生的生機的救恩,好叫我們成熟。我們若不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夠經歷聖化的運行,而這個神聖生命所運行的根基,就在於我是個被稱義的人。

  不管你得救有多久,三十年或五十年,這都沒有什麼榮耀、沒有什麼可誇的。我們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我們只有被定罪的分。惟一要注意的,乃是我們憑著神的稱義,活在神的稱義裡來經歷這聖化的運行。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經歷心思的更新(十二2)

  神若說,「朱弟兄,你信我四十多年了,你都作了些什麼?」我就要說,「主啊,謝謝你,我沒有什麼可誇的,是你稱我為義,我只不過是蒙神的恩典,而這個恩典就是我所站的範疇。今天我是站在恩典的範疇裡,也就是在神聖奧祕的範疇裡,也就是支取神、享受神生命的範疇裡。」

  一旦我站在這個神聖生命所量給的義的範疇裡,也藉著義的種子活在神的稱義裡,我就能經歷聖化的運行,也能經歷心思的更新和轉換。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勸你們大家都留下來,也勸你們不要考慮經濟,在經濟上也許會為難一些,但你總要有主、學習信託主,不可以過一個沒有主的生活。

  一九六六年我決定要全時間以後,李弟兄邀請我和我姊妹到洛杉磯去住一個月,那時李弟兄盡職已經非常明顯,還住在一個小小的公寓裡,我住在他家裡,就可以感覺他的經濟是非常拮据的。為什麼?因為台灣的聖徒以為李弟兄在美國開工,帶很多人得救,美國人很有錢,一定會扶持他;美國聖徒卻以為在台灣有那麼多聖徒是他興起的,一定不會忘記顧到他,所以幾乎沒有人照顧到李弟兄。由此你可以看見,連主這樣大用的僕人,也會經歷一些經濟上的為難,但是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他是一個有主、信託主的人,這就是心思的更新。

  譬如說,我活在我的思維裡,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個思維有問題,我就把它放到另外一個層次去思考,當我又覺得有問題,我又到另一個層次去思考,層次不斷的在提高,但我們在這個層次的過程裡都是得罪主的,所以我們需要更新。若是沒有得罪主,你為什麼需要更新?你需要更新,就說出你一定有問題。

  若是沒有稱義,我們都是該死的。我看,很少有人有這樣的領會。每個人在成長的時候,都是沾沾自喜的:感謝讚美主,我現在看見了。卻很少有人會懊悔的說,主啊,長久以來我一直是個瞎眼看不見的人,現在我因著稱義,我裡面就亮起來了;也很少有人會認罪說,主啊,我怎麼也亮不起來,都是你在容忍我。

  你若問神,「神啊,你為什麼要稱我為義?」神會說,「我稱你為義,好叫我可以給你義的生命,叫你在這個義的範圍裡生活行走。雖然你行走的時候,還是搞不清楚天南地北,但我還稱你為義,叫你站在我的恩典中。藉著這恩典不斷的供應、扶持,我才能在你身上工作,使你的生命成長、長出更新來。」

  因此,你若是神的稱義,你會告訴主,「主啊,我敬拜你,若不是你,我不可能被稱義,也不可能被聖化,因為我從頭到尾都是得罪你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犯罪。」但他還是有「天然」的問題。什麼叫天然?就是你所是的和神所是的,中間完全是一個距離,你所是的和神所是的格格不入,這也是得罪神的。即使如此,在我們這個天然的人裡,我們還是有一個義的生命,有一個義的範圍,也就是神聖奧祕的範圍,而這神聖奧祕的範圍又稱作恩典的範圍。當你一在恩典的範圍裡生活、行走、成長的時候,你就會讚美神說,「主啊,謝謝你的恩典,這恩典能叫我得著更新。」所以,心思的更新就決定你的人。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有形像的變化(十二2,林後三18)

  你的生存是根據你的心思,你的生活方式是根據你的心思,你的取決事物也是根據你的心思。你的心思若是更新了,你的心思若是與神一致了,你的生存,你的生活方式以及你的生活行動就和神一致了,因為這些都是聯於你的心思。所以請你注意,我們若是沒有活在稱義裡,就沒有聖化的運行;若是沒有活在稱義裡,就沒有心思的更新;若是沒有活在稱義裡,就沒有人能有形像的變化(十二2;林後三18)。

  換句話說,聖化是裡面的,變化是見證的。形像的變化叫我把主見證出來,而我能見證主,又全是我活在這稱義裡的結果。也就是說,當神稱我為義時,我就能夠把主見證出來。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在萬有互相效力裡
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羅28~29)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在萬有互相效力裡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常常我們在發生事情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這麼倒霉?為什麼事情這樣不合理?為什麼弟兄姊妹這樣無情?為什麼教會又這樣置之不理?

  按理說,你所有的「為什麼」都是惹神發怒的,每說一次為什麼,神就打一次雷,打到死為止。但奇怪的是,你又沒有死,你不僅沒有死,還活得很好,不僅活得很好,還得著了成長,得著了聖化,得著了更新,得著了變化,以至於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為什麼?因為神在稱義裡安排萬有來為你互相效力。但這又不是我們所想像的,萬有一來效力,我們就凡事亨通,哈利路亞讚美神。我們畢竟還是個人,稍微有一點不順,稍微有一點不如意,我們的抱怨還是會出來。這些抱怨原則上都是得罪神的。但是神好像看不見,反而還要說,「我不僅稱你為義,我在你身上還有足夠的恩典,和足夠的憐憫,叫你能夠藉著萬有的互相效力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活出一個
不能與神的愛隔絕的生活(羅八38~39)

  若不是活在稱義裡,聖化、更新和變化都是假的;若不是活在稱義裡,沒有人能活出一個不能與神的愛隔絕的生活。在這裡你要說,「主啊,我謝謝你,你稱我為義。若是你不稱我為義,那我就完了。」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與祂一同受苦,也一同得榮耀,
而能叫受造之物從敗壞的奴役得著釋放,得享神兒女之榮耀的自由(八7,21)

  若不是活在神的稱義裡,就沒有人能與基督一同受苦,一同得榮耀,因為人的配合永遠是不對的。我們只有不斷的接受神的調整,把我們帶到一種境地,與基督一同受苦,一同得榮耀,最後才能叫受造之物從敗壞的奴役中得著釋放,得享神兒女榮耀的自由。

  因著我們的蒙恩,被神稱義,得著了義的生命,住在義的範圍裡,而過一個稱義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僅叫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一同得榮耀,而能叫受造之物從敗壞的奴役得著釋放,得享神兒女之榮耀的自由。(韜)

(2002/1/8am 多倫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