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篇 藉著在基督裡的救贖白白的稱義(三) ── 羅馬書鳥瞰(十七)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一說到稱義,我們就必須認識,稱義乃是是義的神稱我們為義,這是地位上的,也是我們一生的經歷,是根據神的義來稱義,是根據神所成功的救贖來稱義,是根據耶穌基督的信來稱義,是神在祂的經綸裡所實化的稱義,也是神藉著祂神聖的生命來稱義。這樣的稱義是聯於我們的生活,叫我們得以承受世界;這樣的稱義是神聖生命的事,是聯於後嗣的;這樣的稱義是神國度見證的事,是神在基督的復活裡從我們身上能以活出的稱義,也是稱義我們的神滿足了祂自己的稱義。 這就好像一個人在美國或加拿大待久了,雖然從來沒有學過英文,但在英文的環境裡耳濡目染,多少還是會講一點點英文。同樣的,以上所說的情形,都是一個蒙稱義的人在地位上所自然產生的情形。 稱義是地位上的,更是生命上的 「稱義」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是生命上的,也是我們一生的成長。你要領會,稱義絕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簡單,它不僅僅是地位上的問題,更是在生命裡經歷實化的問題。當你得救的那一天,神就稱你為義,從生命來說,是一個點,從範圍來說,是一個面。這個範圍是屬天的範圍,復活裡的範圍,神聖奧祕的範圍。因此,人一得救,就發生了兩件事,第一,地位改變了,第二,生命也改變了。你在地位上的改變,就叫你從屬地遷到屬天,從屬肉的遷到屬靈的,從物質的範圍遷到神聖奧祕的範圍,這是一個得救的人一生所要生活經歷的範圍。 請問,得救以後,你有沒有失敗呢?還會有;有沒有軟弱呢?還會有。這就是為什麼你在生命上也要得著改變,叫你這一生能經歷這神聖奧祕範圍或範疇中一切的豐富。你要注意,你這一生不可能離開這神聖奧祕的範疇,範疇比範圍這個詞的意思還要廣,範疇是立體的,包括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裡面、外面都在這個範疇裡。 在我們一得救後,從地位上來看,主立刻就把我們從地帶到天,把我們從被審判帶到被稱義,然後我們這一生的生活行動就都在這神聖奧祕、屬天復活的範疇裡。所以,無論你作了什麼、帶進了什麼,神所看見的,只有祂在這範疇裡所稱為義的人。也許你會說,「我有很多的軟弱。」神說,「不、不、不,我已經稱你為義了。」 那麼,神怎麼在這範疇裡來解決我們真實的問題?感謝神,在我們得救的那一刻,神聖的生命進到我們裡面,與我們有生命生機的聯結,這個聯結就叫我們的生命改變了。人有沒有得救,不僅在於他有沒有信仰,更在於他有沒有不同的生命。 譬如說,有位福音朋友還沒有受浸,但他裡面卻渴慕來參加聚會,喜歡和聖徒在一起。你說,他的生命到底改變了沒有?答案是肯定的。 為什麼這位福音朋友喜歡和聖徒在一起?因為他已經信了。你們不要再勸他信,乃要告訴他,你老早就信了。因為你真實的接觸了主,你願意和弟兄姊妹在一起,願意摸屬靈的事,願意享受屬天的事,願意交通屬靈的事,願意得著屬靈的事,願意聽見人說阿們,願意聽見人說主耶穌,這都說出你這個人的生命已經改變了。不僅如此,這生命的改變就會成為你一生生活行動的根據,好叫你在這神聖的生命裡可以不斷的成長。 當你說,「感謝主,神稱我為義了,神說我沒有難處了,我的罪都得赦免了,我的問題都解決了,神稱我為義了!」你要知道,這只是稱義地位上的一面。但是,稱義也帶進生命上的改變,叫你在生命上也能夠合適的成長,這是稱義生命上的一面。所以一說到稱義,你一定要有這兩面的觀念。 是神藉著祂神聖的生命來稱義 在羅馬書三至五章裡,有兩處很著重的講到稱義,不僅是地位上的問題,也是生命上的問題;不僅是外面判斷的問題,也是裡面經歷的問題。 羅馬書五章十節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接著十一節也說,「不但如此,我們現今既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要藉著祂,在神裡面誇耀著,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我們與神和好,這是地位上的問題;我們藉著祂,在神裡面誇耀著,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則是生命上的問題。 歸於生命的稱義 然後十八節,「……藉著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藉著一次的義行,眾人也都被稱義得生命了。」「被稱義得生命」這個片語,希臘文直接的翻譯是「歸於生命的稱義」(羅五18註3)。當神來稱義你的時候,不僅是地位上的稱義,也是生命上的稱義。神會對你說,就著地位上來說,你是我的兒子;就著生命上來說,我們之間有生命的關係。 比方說,將來若是我或我的妻子走了,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會歸給我的孩子們。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根本不用寫遺囑。我一看見我的兒子,我就會有兩個感覺,第一,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第二,這是我的兒子,我這個人也是他的。 通常一講到稱義,我們就會說,「主啊,感謝你,今天你已經稱我們為義了。」我們很少有人能領會,不僅有地位上的稱義,還有生命上的稱義,就好像兒女對父母,不僅有地位上的身分,我是他們的孩子,還有生命上的關係,他們把我生出來,我就是他們的複製,我就是他們的彰顯,他們的生命住在我的裡面,我就成為他們生命的延續。 每一個孩子生下來,不光是地位的,也是生命的。若是有一個孩子,媽媽生下來把他丟在街上,後來有人將他抱走了,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這樣,他們彼此只有地位上的關係,生命上卻沒有相聯,那就是一般基督徒所說的稱義。 但我們今天和神的關係就非常的奇妙了。當我們得救的那一天,我不僅在地位上被神稱義,成為神的兒子,並且我的生命也改變了,從屬地的生命,轉成了屬天的生命,在我裡面生命的素質不再是屬人的,乃是屬神的。在我裡面,不單有人的生命和性情,更有神的生命,帶進了神的性情。所以,稱義不光是地位上的,更是藉著耶穌基督的信而帶進生命的關係,是藉著祂神聖的生命來稱義的。 生命的關係是永存的 譬如說,有一個孩子不務正業,叫父親很生氣。父親就說,我和你斷絕父子關係,但父親無論怎麼登報,要斷絕父子關係,這孩子還要講,在法律的地位上,你不可以不承認我是你的兒子,但在生命上,這關係是永存的。不僅這樣,這孩子還要告訴爸爸,爸爸,你的 DNA 就是我的 DNA,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是從你的生命而來,你的生命活在我的生命裡,若沒有我的生命,你的生命會斷絕,我就是你的生命的延續。所以,凡登報斷絕親屬關係的,你都不要信,因為那不過是短暫的,生命的關係是永恆的、不能割分的。 你知不知道,在你信主得稱義的那一瞬間,你和神之間有兩方面改變了,一個是你的地位,還有一個是你的生命。你在生命裡被稱義了,所以羅馬書五章十八節,「藉著一次的過犯,眾人都歸於定罪,照樣,藉著一次的義行,眾人也都歸於生命的稱義。」(直譯)換句話說,稱義不僅是地位的事,稱義也是生命的事。不僅我有稱義的地位,我也有稱義的生命。無論神喜不喜歡我們,我們都是祂的兒子。所以,我們要告訴神,有一天你喜歡我,我是你的兒子,有一天你不喜歡我了,我照樣是你的兒子,而且你還不能不接受我是你的兒子,因為你已經把我生出來了,你的基因已經在我的裡面了,哈利路亞! 你對稱義若有這樣的認識,你裡面會有說不出榮耀的感覺,主啊,我真不能信,當我信你的那一刻,在我身上所建立的永遠根基是那樣的可寶。當我口裡承認的時候,我在地位上就完全被稱義了,在生命上我也已經活在神聖的生命裡了,然後,這個生命就開始在我身上生發出神在衪經綸裡所實化的稱義。 神在衪經綸裡所實化的稱義 這就是為什麼當保羅說到稱義的時候,他用亞伯拉罕作例子。亞伯拉罕第一次被稱義,是在他還沒有受割禮的時候,是與宗教無關的。亞伯拉罕的稱義帶進了三件事,帶進地,帶進後嗣,也帶進國。 在創世記十七章8節,神對亞伯拉罕說,不僅我稱你為義,我還要告訴你,「你要作多國的父。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 稱義是為了承受世界 當神來稱亞伯拉罕為義的時候,衪不是只看見這被稱義的亞伯拉罕,衪也在他身上看見了許多東西,祂看見亞伯拉罕要承受世界,祂要藉著亞伯拉罕得著無數的後嗣,祂甚至要藉著亞伯拉罕得著一個國。弟兄們,每一個被神稱義的人,都要這樣豪邁的來看自己的一生! 有人說,我們為著生活都必須去作事,我就說「沒有這回事,」我反而要說,「每一個人都必須服事主!」但你就會說,那我的生活怎麼辦?你要知道,「天空的飛鳥,他們既不種,也不收,又不收積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們。你們不比他們貴重嗎?」(太六26)李弟兄曾講,「犯罪犯死的人我見過,但餓死的人我還沒見過。」所以弟兄們,神稱你們為義,只是要你們享受稱義,而是要在你們的身上通行衪的旨意!神要藉著你們來承受世界,神要藉著你們來得著後嗣,神也要藉著你們來得著一個國!這些都是神稱你們為義的時候,所應許你們要來得著的! 當你看見這些稱義的豐富後,你不能不說,「主啊,我從沒有想過,我得救以後,我會住到天上去,我生活的範疇會完全改變。我也從來沒有想過,神聖的生命進到我裡面來,要叫我有生命上的稱義。」這個生命的稱義,叫我們與神在生命上是緊聯在一起的,也是永遠不變的。 實化神經綸的生命 若是你把自己奉獻給主說,「主啊,我願意服事你,我把一切交給你。」你有這種豪邁的信心活在主面前,神就要負你完全的責任。然後,這個稱義所產生的生命大能,就能在你身上滿有運作,成為一個實化神經綸的生命,使我們能承受世界,得著地,得著後嗣,並成為一個大國,把主彰顯出來。 弟兄們,只要你願意好好愛主,好好的追求,把一生奉獻給主,無論將來你要全時間或帶職業,這都是主的帶領。一面,主不會帶領每個人都全時間,但另一面,你也不要說,除非我有主的呼召,否則我就不會全時間。不,你反而要告訴主說,主啊,如果你沒有呼召我帶職業,我就全時間服事你。 若是你真的為著主,養家糊口都不是問題。你對主要有一種的信託。你要說,「主,謝謝你,我不僅有地位上的稱義,我還有生命上的稱義。因著神在地位上的稱義,叫你不能不稱我為義。不僅這樣,神的稱義也是在生命裡,是神在祂經綸裡所實化的稱義,這是聯於我的生活,好叫我承受世界,叫我成為祂的後嗣,建立祂的國,成為祂的見證。」 是神在基督的復活裡,從我們身上能以活出的稱義 我們原來是死的,現在主叫我們活過來了,而一個活的人是滿有感覺的。譬如對你來說,電視電影慢慢的就從老闆的地位變成了奴隸的地位,你要看就看,你要不看就不看。感謝主,有一天我們面見主,我們就要起來講,「死啊,你的得勝在哪裡?死啊,你的毒刺在哪裡?」(林前十五55)我們還要說,感謝主,死被生命吞滅了,今天我們在基督裡,在一切事上是得勝有餘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在稱義的裡面! 弟兄們,現在你不是沒有失敗,也不是不受限制,你乃是能活在復活裡,享受稱義的實際。你不僅在地位上,經歷主血的潔淨,你更要在生命裡說,「謝謝主,雖然我還有許多的軟弱,還有許多的限制,還有許多的地方得罪你,但主啊,我敬拜你,因為你在我裡面就是復活,這復活實化了你的稱義。我原來是看電影的,現在我也許還會看,但是我在看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叫我滿有感覺,也叫我對所看的不再有興趣。這就是復活。 是稱義我們的神滿足了祂自己的稱義 羅馬書五章一節,「所以,我們既本於信得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對神有了和平。」從我們這一面來看,我們和神之間不再有任何的問題了。但從神那一面,「神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是憑著祂的血,藉著人的信,為要在神以寬容越過人先時所犯的罪上,顯示祂的義。為著在今時顯示祂的義,使祂能是義的,也能稱那以信耶穌為本的人為義。」這裡的話不是要我們盼望不再得罪主,也不是我們要求神稱我為義,而是神要滿足祂自己,所以神就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這實在是太好了。 當我讀到主耶穌的愛,主耶穌的捨己,或是主耶穌的流血,我常常覺得很感動;但從神那裡來看,神非常的超然,祂就是耶穌,耶穌就是祂自己,祂把祂自己擺出來,就是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也就是舊約約櫃上的施恩座。 在舊約裡,神若只在約櫃中法版、金罐的嗎哪和亞倫發芽的杖三個原則裡來作事,人就沒有可能與神建立正常的關係,但是神施恩於人,在約櫃上面有一個施恩座,大祭司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把血彈在施恩座上面和周圍,帶進人與神的和平。到了新約時代,神就說,我自己就是個約櫃,我在地上的生活行動是把法版活出來了,把金罐的嗎哪活出來了,也把亞倫發芽的杖活出來了。至終,我把自己擺在十字架上。 神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 我希望你們能懂這個「擺出」。當我們說,主啊,你為我們掛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我們的罪,這是感恩的話;但從神那一面,神卻說,不,是我把自己擺在十字架上,為要藉著我所流的血,成就我們之間的和平。所以,我擺出自己,就是「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是憑著祂的血,藉著人的信(不是人要怎麼信,而是神自己感動人所產生的信,也就是因著耶穌基督的信,所生發出來的信),為要在神以寬容越過人先時所犯的罪上,顯示祂的義;為著在今時顯示祂的義,使祂能是義的,也能稱那以信耶穌為本的人為義。」(羅三25~26) 神成為人,把自己往十字架上一擺,祂就是那平息處。這麼一擺,神就說,我是義的;我們也說,我們也是義的。所以,是稱義我們的神,滿足了祂自己的稱義。現在,你有沒有看見這裡有一個完全的滿足,就是主耶穌所成功的救法,叫祂成為一個平息處,使我們今天得以和神在一起。當神看著這平息處,祂就說,「我已經完全滿足了。」而我們看這平息處時,我們也說,「我已經完全滿足了。」但是你要注意,我們的滿足不僅是地位上的,我們的滿足也是生命上的,所以就產生一種的祥和。 我很喜歡「擺出」這個字。神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之後,好像我們可以看到神的喜樂,以及我們的喜樂,如同父子同樂,或家庭歡樂,現在藉著這平息處,神人之間再沒有難處了。在這裡不僅是法理上的問題,更是生機上的問題;這平息處不僅是流血的,這平息處也是在復活裡的,「復活是為著我們的稱義。」(羅四25) 弟兄姊妹,神擺出基督耶穌作平息處,顯示祂自己為義,而我們也得被稱為義,這是何等甜美的事,也是何等榮耀的事,這是何等的身份,也是何等的經歷,這一切都在我們信主的那一瞬間給我們得著了,這個得著也成為我們一生所站的地位,和一生所有的成長。我們要讚美祂!(韜) | |
(2001/12/20am 多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