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中的生命經歷
第三十三篇 同魂掛念聖徒的事
(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
腓立比書是一卷非常特別的書信,它的開頭有一段非常好的引言。在這段引言裡,也就是在第一章裡,保羅說到,他的生活、他的存在,乃是讓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大(20節)。在第二章,保羅就勸勉腓立比的聖徒:你們應該有一個健康的教會生活,你們需要合一、彼此同心,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2節)…這就是教會生活的祕訣。
教會生活的祕訣是什麼?就是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基督本與神同等,但是祂從未在任何事上堅持祂與神同等。祂反而降卑自己,一歩又一歩的降卑,直到十字架上的死。因此,神將祂升為至高,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好產生一個生機的見證。這個見證就是一個生機體──背負光的見證的發光之體,將生命的話表明出來。
之後,保羅說到,教會生活不只有聖徒們,還有主的僕人們。這些主的僕人,他們存在的意義、他們的勞苦,都是為著教會的緣故。在二章19至30節,保羅說到三位主的僕人:一個是使徒保羅自己,一個他的屬靈兒子提摩太,一個是他的同工、與他一同當兵的以巴弗提。這些僕人在共同的運作裡,一同來加強、扶持、祝福教會生活。
眾人都求自己的事
「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裡就得著安慰。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二19-20)這一節說到提摩太,他是保羅的屬靈兒子。這一節是叫人吃驚的一節。當時有許多主的僕人在眾教會中間行走,他們大多是顧念自己的職事,大多是在意自己所蒙受的祝福,很少人真正顧念主的教會。保羅說,「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21節)自己的事,是屬靈的事,卻只是關乎服事者個人屬靈的進展、屬靈的顯明、屬靈的運作。他們都只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什麼是耶穌基督的事?就是教會的益處。主耶穌只顧念祂教會。
提摩太有一個明證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22節)我喜歡這一節。如果有一個青年弟兄說,「我有一位屬靈的父親」,這是一件蒙福的事。教會生活中所缺的,就是很少人有父親,很少有父子的關係。在教會生活中,我們有許多教師,教導我們許多事;我們有長老,在教會中定規許多事;但保羅在這裡提起提摩太,他說,我是他的父親,他是我的兒子,他和我一同在福音上勞苦。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23節)這裡的「了結」不是殉道,因為保羅很清楚,他仍要留在世間與聖徒們同在(一25)。保羅的這個心願是值得尊敬的,是尊貴的,是主所稱許的。
「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24節)每當我讀到這幾節,我裡面滿了感覺。什麼是同工?這就是同工,他們的關係如同父子,他們顧念教會,他們彼此同心。你如果是腓立比教會的弟兄,你讀到這裡,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感覺,我們並不孤單,我們不是孤軍奮鬥,我們有提摩太顧念我們,我們有保羅顧念我們。提摩太要來見我們,保羅也要為著我們的緣故前來看我們,我們真是有福!
以巴弗提──保羅的弟兄、同工、戰友
25節,「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你若問我,哪一節聖經是你最喜歡的?我要說,這是其中的一節。我很難想像,以巴弗提有這五種身分。第一,他是保羅的弟兄;第二,他是和保羅一同做工的;第三,他是和保羅一同當兵的;第四,他是腓立比教會所差遣的(使徒);第五,他是供給保羅需用的。你能想像有這樣的一位弟兄嗎?我們很容易說,「這是一位長老」,「這是一位執事」,「這是一個初信者」,「這是教會的柱子」,「這是年長弟兄」…然而,你看保羅對以巴弗提的描述有多豐富!我的弟兄、我的同工、我的戰友、教會的使徒、服事我的人!我們總以為,像保羅這樣的使徒(奉差遣的人)才是使徒,然而即使一個地方教會,像腓立比教會這樣,也能產生出使徒來。
極其難過的以巴弗提
以巴弗提如何呢?「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26節)你可否想像有這麼一個柔細的弟兄?我猜想,或許腓立比教會對保羅的供給並不多,以至於以巴弗提需要再去辛苦作工,來供給保羅的需用,才會到後來病了。如果我是以巴弗提,我會對腓立比教會滿了埋怨──你們虧欠我!但是他沒有,他反而極其難過,心想,「我為什麼要生病呢?我病了,腓立比的聖徒反而要為我掛慮。」
27節接著說,「他實在是病了,幾乎要死…」我想這不是一種突發的病,很可能是以巴弗提過度勞累的結果。或許他親手作工,供給自己的需要,也供給保羅的需要。保羅的生活所需一定很高,因為我不相信腓立比教會託給以巴弗提的錢是個小數目。為什麼保羅的需用這麼大?我們並不清楚,但這裡實在給我們看見一幅甜美的圖畫。以巴弗提作工過於勞累,以致於病了。他病了以後,保羅很擔心,但是保羅說,「…然而神憐恤他,不但憐恤他,也憐恤我,免得我憂上加憂。」(27節下)腓立比的聖徒很擔心以巴弗提,當以巴弗提知道聖徒們為他擔憂時,他極其的難過。就在此刻,神的憐恤臨到以巴弗提,也臨到保羅。
主的僕人是憂傷的
人多半會說,腓立比書是一卷喜樂的書,我要說,不僅是這樣,腓立比書還是一卷憂傷的書;並且不是憂傷而已,而是憂上加憂。你恐怕很難想像,一個主的僕人會如此的憂傷。你或許問,「保羅,你為何憂傷?你的基督在哪裡?你的主在哪裡?你為何不信靠主?即或以巴弗提果然死了,也是神許可的。」弟兄們,這樣的話是浮淺的。你要成為屬靈的人,你先要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如果人性的感覺失去了,所有屬靈的實際都是假的。你在屬靈之前,你需要非常有人性。
「所以我越發急速打發他去…」(28節上)這表示主醫治了以巴弗提。我問你,以巴弗提是誰差遣的使徒?腓立比教會差遣的;既然這樣,是誰給保羅權柄差遣他回腓立比去呢?腓立比的教會可以說,「保羅,你不要碰以巴弗提,他是我們的使徒。工作是有界線的,你沒有權柄調動他,你越界了!」他們沒有。保羅打發以巴弗提回去,這是一件生機、甜美的事。
為著聖徒們而成為憂愁的人
「…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28節下)這似乎不合邏輯。保羅應該說,「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更加喜樂。」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麼寫?保羅說,我也可以少些憂愁。他還是憂愁的。這裡你就知道,保羅的憂愁不是來自以巴弗提。這一節太豐富了!在這卷書裡,保羅是喜樂的;然而在他的喜樂裡,他有一種憂愁。他想到教會的情形,他想到聖徒們的成長,他想到弟兄們中間缺少同心合意的情形,他滿了憂愁。這就是為什麼,當他想到這些事的時候,他就說,「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一24-25)
我不知道聖經有何處說到,主的僕人是非常快樂的。保羅要說,「我是一個憂愁的人。我很感謝主,祂醫治了以巴弗提,我現在打發他回你們那裡,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即或以巴弗提回去了,我還是憂愁。除非你們的生命成熟了,憂愁就要一直在我的裡面。我是何等為著眾教會而掛慮呢!」
學習尊重主的僕人
「故此,你們要在主裡歡歡樂樂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二29-30)這裡沒有高深的啟示,卻是非常的實際。在這之後,到了下一章,就是第三章,保羅就說到他如何竭力追求基督。
在第一章,保羅說到他的自己,他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21節);在第二章,他說到教會生活,教會生活的祕訣就是以基督作實際。基督如何經過降卑的過程,我們也要照樣降卑,至終我們就能成為世上的發光之體,也能產生一個包括使徒、包括眾聖徒的生機體。不僅這樣,在教會生活中還有主的僕人們。許多時候我們寶愛教會生活,但我們常忽略一件事,一個教會要健康,她需要聯於那些對他們有負擔、將他們興起、幫助他們成長的主的僕人們。這是非常要緊的一件事。
神在基督裡膏了我們,堅固我們
保羅關切腓立比的教會,他指望儘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他們,好叫他知道他們的事,心裡就得安慰(二19)。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提到,「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一21)這一節裡有神,有基督,有使徒,有聖徒。這一位基督是受膏者,神在這位受膏者裡面膏了使徒,也膏了眾聖徒,祂把使徒和眾聖徒在基督裡堅固地聯結在一起。這是我們一生的認識和學習。沒有一個聖徒可以離開主的僕人而成長,沒有一個教會離開了在他們中間勞苦的主的僕人,還可以成長的健康。除非你健康的聯於主的僕人,除非教會健康的聯於在他們中間勞苦的主的僕人,你就不可能產生健康的成長和往前。
哥林多教會拒絕使徒保羅、論斷使徒保羅、批評使徒保羅,甚至羞辱使徒保羅(林後十2、10),但保羅仍然非常堅定的宣告一個屬靈事實:我們在基督裡堅固的聯結在一起了,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消滅這一個。即使你們說我憑血氣行事,即使你們說我對你們有所企圖,即使你們說我用詭詐,無論你們說什麼,我們都是在這位受膏者的裡面堅固的聯結在一起。這是一個生機的聯結。在這個生機體裡有神,有基督,有使徒,有教會,我們在這聯結裡乃是一。這神聖聯結的實際在於受膏。若沒有受膏,就沒有這個「一」的實際。「一」是來自受膏。這位受膏的基督已經膏了我們,把我們聯結於祂,也把我們堅固的聯結在一起。
哥林多教會是一個屬肉體的教會,他們不願接受使徒的權柄,他們批評、論斷使徒,這就使得保羅不得不起來見證他的所是。他說,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但腓立比教會不是這樣,她是一個甜美的教會,聖徒們和使徒之間沒有難處,他們寶愛使徒,他們顧念使徒,他們照顧使徒的需用,他們為使徒代求,他們甚至差遣一個工人來照顧使徒保羅。這就是說,保羅和他所興起的教會之間有一種生機的關係。不論人怎麼說他,事實是保羅生了這個教會。他能說,我們都是在這位受膏者的裡面堅固的聯結在一起,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在膏油裡的關係。基督膏了我,基督膏了你們;我從基督所領受的膏油,我分給你們;你們因著我的服事所領受的膏油,至終要成為我的喜樂。我們之間有一種真實的、生命的關係。
魂,是基督徒生命中重要的一項
在腓立比書裡,保羅不需要為他的使徒職分辯駁,他不需要為他使徒的權柄辯護,他可以打發提摩太到腓立比的聖徒那裡,好叫他知道他們的事,心裡就可以得著安慰(二19)。保羅相信,提摩太會帶給他好消息,這好消息能叫他的心裡得安慰。
「安慰」(eupsucheo)是由eu(好)和psuche(魂)所組成,意即有一個好的魂。什麼是好的魂?就是與三一神、與三一神的經綸,以及與一切的環境合拍的魂。人若問,基督徒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會回答,是他的靈;保羅卻要說,不,不是靈,是魂。他要說,當我從提摩太得知關於你們的好消息時,我就會有一個好的魂,我的魂會很健康,我的魂會處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裡。
保守魂處在上好的狀態中
好的魂,就是魂的狀態非常好。什麼樣的狀態才是好的?這狀態是聯於三一神的,是聯於神的經綸的,是聯於一切周遭所發生的事物的。換句話說,關於三一神,我們的魂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狀態;關於神的經綸,我們的魂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狀態;關於教會生活,我們的魂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保羅不是說,我要奮鬥,好叫我能夠活在靈裡;他是說,我要保守我的魂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中。
弟兄們,在你的一生中,最難的不是活在靈裡,而是讓你的魂處在一個好的狀態裡。很多弟兄在職上班,在職的本身沒有錯,卻容易叫你的魂不在一個最上好的狀態裡。保羅要說,我怎麼知道我目前屬靈的情形是健康的?不是看我的靈有多強、多豐富,不是看我的真理和啟示有多高、多豐富,而是看我的魂如何。保羅有很多可誇的:他的真理豐富,他的啟示豐富,他的經歷也豐富;然而,儘管有了這些,他還要問,我的魂是不是在一個最好的狀態裡?
魂如何,是取決於聖徒們的成長
弟兄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我來說,在靈裡是一件容易的事,進入主的話是一件容易的事,住在主的豐富裡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讓我的魂處在一個好的狀態中,卻一點也不容易。保羅要說,我的魂如何,不是聯於基督的所作和所成,因為這些我已經知道了,我已經享受了,我已經取用了。我的魂如何,也不是聯於我這個人如何,因為我已經成熟了,我已經在各樣事上學得祕訣了。我的魂如何,是由聖徒們來決定的。弟兄們,這一個真高!你可否能說,我的魂的情形,是取決於聖徒的情形?你的魂,和你的剛強無關,和你的得勝無關,它完全取決於聖徒們如何。
弟兄們,你的魂如何,是取決於聖徒們如何。你的教會生活會決定你的魂。你要說,當我看見教會生活,我很喜樂;當我看見許多青年弟兄姊妹,我很喜樂;當我看見聖徒們的成長,我很喜樂;當我看見教會健康的情形,我很喜樂。這一個喜樂使我的魂有一個好的狀態,叫我的心得著滿足,叫我的全人在主面前有了安息。
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
這一個是主的僕人最高的學習。對一個主的僕人來說,他服事主一生,最終要達到的是什麼?乃是他的魂達到一個上好的狀態,而這一個絕對是聯於聖徒們的成長的。所以保羅有這樣的話:「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帖前三8)換句話說,我是否能活,是在於你們是否站立得穩。這句話是腓立比書這一段的「註解」。為何保羅寫出二章19到30節這12節聖經?因為他和聖徒們之間有一個生機的關係,他們的關係生機到一個地歩,決定了使徒保羅魂裡喜樂的情形,也決定了腓立比教會喜樂的情形。
我很喜歡這一個「魂的狀態」。弟兄們,你可能很屬靈,但除非你的魂處在一個上好的狀態裡,你就不是真屬靈。主的僕人的特徵,就是他的魂處在一個上好的狀態裡,他有一個健康的魂。主的僕人不是去尋求「快樂」。如果一個人因著講了一篇好的道而快樂,這個快樂是卑下的,他不是一個主的僕人,他是一個自愛的人,他的道在主面前一點價值也沒有。神可以叫巴蘭的驢子開口,人的道又算什麼呢?你不應該在意你講得好不好,你應該在意你的魂的狀態──聖徒們如何?聖徒們的成長如何?聖徒們的將來如何?教會的前途如何?這樣的考量會決定你的魂的狀態。
主看見自己勞苦的果效便心滿意足
這就好比以賽亞書所說,「他(預表基督)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五三11)主自己也說,「看哪,我與神所給我的兒女。」(來二13)這是何等的魂!主的僕人從開頭就要學習這一個。一面,你需要在許多事上實際的思考、籌畫,但這不是你的焦點。你要勞苦,你需要作工,你需要傾倒你自己,你需要花費你這個人,但是你所要留意的,是你的魂如何。你要竭盡所能的保守你的魂,讓你的魂處在一個上好的狀態中。你要留意一位一位聖徒的成長,好叫你的魂可以得著安慰。一個主的僕人、一個愛耶穌的人,他要記得,至終他一切勞苦的顯明、他一切屬靈的顯明,都是聯於他的魂的情形。
與使徒同魂的人何其少
「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腓二20)這是一節叫人沮喪的聖經。我相信腓立比教會是許多主的工人願意去的地方。任何主的僕人要從亞細亞跨越到歐洲,都會經過腓立比,所以一定有很多工人到過他們那裡。然而根據這一節,我相信很多人去了,或許也對他們說了一些鼓勵的話,之後就走了,至於腓立比教會長遠的情形如何,這不是他們的考量。教會最需要的,不是到聖徒中間講道的人,而是真正顧念他們的人。
同心(isopsucho),是isos(相同)加上psuch(魂),直譯同魂。也就是說,我的魂就是你的魂,在我的魂中佔有我的,也是在你的魂中佔有你的。當我的魂因著教會的情形而失去安息時,你的魂也失去了安息。我所掛念的,就是你所掛念的。我的負擔,就是你的負擔。我的託付,就是你的託付。我們有同一個魂。
同魂,是有同一個心思、目標
Isos這個字也用在二章6 節,主耶穌不以自己與神「同等」(isos)為強奪的。這裡的同等,不僅指內在素質的相同,也指外在的彰顯和運作是相同的。基督與神同等,這一個同等是在素質上、元素上、存在上、運作上、目標上、目的上、榮耀上的相同。保羅希望他的同工和他同魂,和他同有一個心思、同一個情感、同一個目標。這樣的「同」不是心理上的,而是活出的。基督是與神同等的,祂有某一種的活出。當我們說,我們是同魂的,這就表示,如果你是這樣勤奮的勞苦,我就也這樣勤奮的勞苦;如果你是這樣的寬廣,我也是這樣的寬廣;如果你為著教會花費自己,我也為著教會花費自己。這就是同魂。
提摩太與保羅同魂,就好像保羅與基督同魂一樣。提摩太在心思上、在目標上、在生命的目的上與保羅同魂,就好像保羅在心思上、在目標上、在生命的目的上與基督同魂一樣。保羅有基督的心思,他領受了託付,他滿有負擔,他與基督同工,他向著基督、為著基督而勞苦,他能宣告:我和基督是同魂的!這個同魂不是心裡上的,而是活出的、顯出的。
與主同魂的人何其孤單
保羅和基督同魂,他掛念腓立比教會的福址,他也期望愛主的人能和他同魂。保羅要說,「我是這樣的掛念你們,我是這樣的掛念你們的成長,我是這樣的盼望你們能成為神的見證,但在這同時,讓我告訴你,沒有其他人有這樣的心。」一個服事主的人,他這一生最大的試探,就是把教會當作自己的「擄物」──這是我的教會,這是我的服事範圍。人很容易把聖徒當作自己的產業,聲稱對他們的擁有權,卻又不是真的關心他們。但主不是這樣,祂要對每一個信祂的人說,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主,我掛念你,我關心你,我希望你有合適的成長!保羅很感慨,他要說,沒有人與我同魂!我所關心的是你們的成長,我所關心的是你們的顯明,我所關心的是你們的發展,我所關心的是你們在主手中的用處,我所關心的是你們能否成為主的祝福,我所掛念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
多少人有這種魂?若不小心,主的僕人也會玩弄政治。在保羅那時候,有許多主的工人,有許多主的僕人,但誰真正顧念腓立比的聖徒?我們都要學,這是一個很難學的功課。保羅沒有人與他同魂,他是一個孤單的主的僕人!在主的僕人當中,有多少人是讓教會佔有他的心的?是讓聖徒佔有他的心的?關切聖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好像沒有人關切我的兒子,像我這作父親的這麼關切一樣,我可以為著兒子的成長把性命都給他。
尋求耶穌基督的事
沒有人與保羅同魂,因為「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21節)。自己的事,不是指事業、錢財,而是聯於屬靈的事物。眾人都想,我怎麼發展?我怎麼顯明?我怎麼讓自己有用?很少有人尋求耶穌基督的事。弟兄們,我們要禱告:主啊,求你賜給我恩典,好叫我有一個合適、健康的魂,能夠與你同魂,尋求你的事,顧念你的教會。(韜)
(2003-2004英語十個追求,Cleveland,Oh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