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分類: 提摩太後書(奔跑超絕的一生)

 

新約讀經─提摩太後書(奔跑超絕的一生)─第三十一篇 在使徒的榜樣裡一同跟隨主(三)

奔跑超絕的一生

 

第三十一篇 在使徒的榜樣裡一同跟隨主(三)

 

(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效法使徒的榜樣

 

提摩太後書三章1節說,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要脫離這個危險,保羅說到三個東西:第一個,你需要在一個年長弟兄的保護下,與年長弟兄同行,一同來跟隨我們的主(參10節);第二個,你要珍惜你手中這一本聖經(15節);第三個,你要認識今天你所作的一切,都是為著預備見主的(四1)。主有一天要再來,祂會面對我們所作的一切,這一個就叫我們有一種儆醒,有一種謹守。你不是過了今天就算了,而是今天我們所過的,有一天在神面前要有它的價值才行。

 

這三個點是一幅很好的圖畫。三章10節說到,「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服從,達祕譯作「認識」。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翻,「但你已經在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裡聯於我,一同跟隨。」為什麼我們敢把「跟隨」加進去呢?因為「服從」這一個希臘字parakoloutheo,福音書用過它的家族字akoloutheo(太四20),意思是「跟隨(主)」。所以「跟隨」沒有辦法從提後三章10節拿掉。它不光是認識使徒的豐富的問題,這個豐富一定要產生跟隨。怎麼產生跟隨呢?我們要在使徒的教訓裡跟隨,在他的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裡,同著他一同來跟隨主。

 

這的確是可寶的。保羅在這裡特別提醒提摩太:你要認識,我待你像我的真兒子一樣(提後一1),現在我願意告訴你,當你成為主無虧的工人的時候(二15),你所服事的對象是一個大戶人家,在這個大戶人家裡有許多是屬靈的,也有許多是屬魂的(20節)。你要認識,今天這個危險的世代,會叫你不知不覺被吞吃掉,但你已經在我的教訓裡面,也在我的品行、志向、信心的裡面,也在我的寬容、愛心、忍耐的裡面,聯於我,和我一同跟隨主。

 

在寬容裡跟隨

 

1. 寬容,是帶著敏銳的思量

 

寬容是什麼呢?這個字是makrothumia,是makro加上thumosMacro是「長久」的意思,寬容是一件長久的事;這個長久又不是像石頭那樣的長久,這個長久是滿有生命力的(thumos)。這生命力產生兩個東西,一個是敏銳的思量,一個是神聖的同情。

 

你要知道,寬容不是縱容。縱容只有同情,卻沒有敏銳的思量。寬容,是說我能夠看見、能夠知道你的情形,但是當我看見你的時候,我完全瞭解你,我非常敏銳的有一種思量。在這同時,我的這個思量不是產生一個審判,我不是叫你感覺這樣不對,那樣不對,而是我思量怎樣對你最有益處。當我這樣思量怎樣對你最有益處的時候,我這個人身上是滿有同情的。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有這樣的年長弟兄來幫助你,他在幫助你的時候,他有一種很敏銳的思量。我們看弟兄姊妹,是要有思量的。不要光講「願主祝福你」,你講這話作什麼?不要光講,「好好愛主吧,主是你的賞賜!」這種話就像糖果店的糖果,而且是廉價商品,一毛錢一斤,基督徒天天掛在嘴裡賣來賣去。你到底對一個聖徒有沒有思量?你對一個聖徒的成長有沒有思量?你對一個聖徒過一個一個的關口有沒有思量?你對弟兄姊妹的愛主有沒有思量?你需要有一個敏銳的思量,在這思量的過程中,你又不是在律法的原則裡,而是滿了同情的。你服事一個弟兄,你能說,他有軟弱,我知道;他有限制,我知道;他有缺欠,我知道;他在成長中有瓶頸,我知道,但是我有敏銳的思量,我滿有同情。弟兄們,這一個就會產生一種寬容。

 

2. 寬容,是像神那樣的寬廣

 

寬容,就是寬廣。神的寬廣是我們寬容的根據。我們怎麼寬容?像神這麼寬廣。中國人有時候講「小家子氣」,什麼叫小家子氣?常常看見人不對的,就是小家子氣。好比窮人的家庭,誰借了我一瓢羹的油,我都記得,這叫小家子氣。如果我這個人變得非常寬廣了,人拿我一根蔥,我就送他一把蒜;人拿我一瓢羹油,我把整灌油都給他,我的寬容就出去了,因為我這個人是活在寬廣裡。我寬廣了,所以我這個人是「大家子氣」,有大家子氣的味道。寬容絕對是聯於你的寬廣。你看見別人的缺點,但你缺少一種敏銳的思量,你就會變成一個小家子氣的人。雖然你看見人的軟弱,可是你有一個敏銳的思量,你知道是怎麼回事,瞭解是怎麼回事,瞭解為什麼是這麼回事。

 

3. 寬容,有永恆的性質

 

什麼叫寬容?就是長久的對人有敏銳的觀察,又是對人滿了同情的。它的性質是在永恆裡的。Makrothumiaia作字尾,可指性質。這個性質是長久,這個性質是在永恆裡的。換句話說,這個性質是屬神的──我對人滿有思量,我對人滿有同情,我願意人以神的心意為上好,我願意人完全的聯於神。我不作好人,我只作有神的人;我不作一個叫人得一點安慰的人,我是作一個叫人在基督裡得安慰的人。我不作一個叫人得一點鼓勵的人,我是作一個叫人因著我的鼓勵可以跟隨神的人。這就是這裡的寬容。

 

4. 寬容,在於寬廣的心

 

說到寬容者的所是,首先你要有一個寬廣的心。你的心不大,你的心不寬廣,你小家子氣,你很難有寬容。太多的事在你看都可能是問題,但如果你有一個廣大的心,你會覺得都很好,你都能接受。你能對每一個弟兄的所是有敏銳的觀察,但是對他搆不上的地方你又滿有同情,這種寬容是從一個寬廣的心來的。我們要禱告,主啊,求你叫我有一個寬廣的心;主啊,你有多大,願意我的心也有多大。

 

一個寬廣的人,他在每一件事上與誰都沒有可爭的。如果他和人有了爭論,那必須是真理的事。若有人否認耶穌是基督,這就不是寬廣的問題,你絕對不能讓。無論我多大、多寬廣,我還得起來說明真理。除了真理之外,沒有寬廣的心,你很難實行寬容。沒有寬容,很難有一個人真正可以服事主。

 

你有沒有注意,很多父母會要求他的兒女像他。為什麼?不夠寬廣。有的時候父母罵兒女,「你這個不孝孽子,真沒出息!」父母愛兒女,才會管教兒女,但是這個管教常常不是在寬廣裡,而是在父母自己的狹窄裡。缺少寬廣的心,不會有寬容的。

 

5. 寬容,是聯於屬天的鑑別力

 

一個寬容的人,他會有一種屬天的鑑別力,他會認識自己。不認識自己的人,不會是一個寬廣的人。我們人總願意根據我們的所是來服事主,但一個認識自己的人就懂,這一位神能在祂的無限裡作無限的工作。他會說,「主啊,我簡直不能相信,你能作的那麼多,你所要作的是那麼多!」因為認識自己,就會叫你成為一個寬廣的人。不認識自己的人,什麼都有把握;認識自己以後,他就知道了,無論我看見的多高,多豐富,無論我的活出多屬靈,多屬天,神還是可以在我之外作太多的事。我不過是一個渺小的人,我不過是一個渺小的主的僕人;我對我自己非常的尊重,但我一點不敢高舉我自己、高抬我自己,我不敢以我的所是強加於別人的身上。

 

你要知道,宗教徒會因為某一個宗教的「口號」,或者某一種意識形態,常常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所有的強加在別人身上,結果就產生不愉快。所以你有沒有注意,基督徒常常是非常不快樂的,基督徒的爭吵非常厲害。我們需要滿有寬容。

 

6. 寬容,在於認識人的所是

 

今天我們怎麼實行寬容呢?你要看見、你也要認識你所服事的弟兄姊妹的所是,你要在寬容裡陪著他成長,在寬容裡陪著他有一個健康的活出。你若不能認識他的所是,你很難有寬容。就好比一個人沒有天分,唱起歌來像鴨子叫,你卻逼他作音樂家,這是騙誰呢?他不是很痛苦,你不是也很痛苦嗎?他不會畫畫,你硬逼著他作畫家,這就和他的所是不相稱了。有時候我們缺少寬容,就是因為不大看見一個人的所是。一個弟兄會讀經,這是他的所是;一個弟兄會傳福音,這是他的所是,你要認識他的所是。不認識人的所是,你就不會培養人,你就不會照顧聖徒,你就不會事奉,你就不會傳福音。

 

你有沒有注意,許多時候「寬容」不能實化在我們身上,都出在這個難處上。我們對弟兄姊妹的要求,我們對弟兄姊妹的盼望,和他(她)實在的所是並不配襯。認真說,你不太認識一個弟兄或一個姊妹的所是,你非常難幫助他她)。他到底是什麼,你並不知道,你怎麼服事呢?為什麼我們沒有寬容?因為我們見人就盼望他跟我們一樣。我這麼愛主,你也得這麼愛主!我這麼奉獻,你也得這麼奉獻!我這麼勞苦,你也得這麼勞苦!我生病了還服事主,你生病了就不能躺下來!弟兄們,你不能這樣,每一個人的所是是不一樣的。一個會寬容的人,他能領會,人的所是是神根據祂的智慧所量的,他會對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珍惜。教會生活需要是一個滿有寬容的生活。在教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要求別人成為你,你要欣賞他,他就是他自己。

 

7. 寬容,在於對人成長的珍惜

 

不僅這樣,你要看見,聖徒們是在成長的,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寬容。就好像一個小孩,今天打破一個碗,明天打破一個盤子,這時候你要領會,他在成長。哪有一個小孩打破碗了,你就抓起來揍?肉身是這樣,屬靈也是這樣。如果一個弟兄在教會中偶然闖禍了,你怎麼寬容他?你越是看見他在成長,你越會寬容他。寬容是聯與你對他成長的珍惜的。你珍惜他的成長,你就能說,「主啊,他闖這個禍,我感謝你!」你就會覺得,你對主有說不出的讚美。為什麼?因為這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必須。

 

弟兄們,你要注意,你不能盼望一個人成為他所不是的,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你要學習寬容。教會中沒有放縱,教會不許可聖徒過著不道德的生活,可是另外一面你要領會,人是有限制的,人是軟弱的,人是需要主的憐憫的。寬容是一個美德。保羅要說,我服事主這麼多年,我服事這麼多教會,我告訴你,我是一個寬容的使徒。教會有各種的情形,我可以寬容;聖徒有各種的情形,我可以寬容;弟兄姊妹有各種的限制,我也可以寬容。

 

8. 寬容,是根據主而接納

 

這個寬容,就成為我們往前行走的一個健康根基。教會能往前,就是因為寬容。我們誰也不是別人,誰也不是誰,但是個個都能成為別人的保護,個個都能成為別人的祝福跟隨主的訣竅和祝福是從這裡來的。我們要寬容到什麼地步呢?主所接納的,我們就接納;主所赦免的,我們就赦免;主所成全的,我們就配合。這樣,你就不是一個以你為中心要求大家都和你一樣的人,而是讓每一個弟兄姊妹都可以直接向主負責。(韜)

 

20096月華語兩週成全訓練,Ashland WoodOhioUSA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