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讀經-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第四十六篇 聖化-蒙恩者一生在基督的生命裡得救的過程(七)-羅馬書鳥瞰(三十三)

第四十六篇 聖化

── 蒙恩者一生在基督的生命裡得救的過程(七)

── 羅馬書鳥瞰(三十三)

羅馬書中的生命經歷

(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追求用)

複習的話

  我們來到羅馬書第六章,這是全本聖經最重要的幾章之一;經過了「定罪」和「稱義」這兩段,我們進入「聖化」。「聖化」和「定罪」不同,羅馬書並沒有說到神定人的罪,但是的確有「聖化」這個字;但是「聖化」不是我們所想的,活出一個很高級的生活,聖化是我們和主之間,因著一個健康的關係而有的自然的結果。

  所以講到聖化的時候,保羅費了很多功夫,來講什麼是罪,什麼是死;特別他著重在恩典,著重在恩賜。五章二十一節,「使罪怎樣在死中作王,恩典也照樣藉著義作王,叫人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遠的生命。」所以這裡幾個主要的詞,罪、死、恩典、義、主耶穌基督、生命,又出現了。一直到六章一節,「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我們可以仍留在罪中,……」還是說到「罪」,第三節,「豈不知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麼?」還是說到「基督耶穌」,到末了,「罪的工價仍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遠的生命。」(六23)又提到「恩賜」,恩賜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面就是永遠的生命。

神聖生命在我們身上聖化的過程:與基督聯調合併的生活

  第六章可以說是五章末了的話的解釋,說出我們要怎麼樣來經歷,「這樣,我們可說什麼?我們可以仍留在罪中,叫恩典增多麼?絕對不可!……」(六1~2)換句話說,我可不可以還住在罪裡,叫恩典增多,絕對不可。「我們這向罪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向罪死了的人,不能在罪中活著了。「豈不知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麼?所以我們藉著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好叫我們在生命的新樣中生活行動,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六3~4)

  受浸就是浸入祂的死,既然浸入祂的死,你就埋葬了,既然埋葬了,你今天所活著的,就已經不是那個埋掉的人了;埋掉的是一個人,復活的是一個人。是一個人,但是在不同的生命裡,所以你今天在復活的生命裡,在生命的新樣裡生活行動,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然後,「我們若在祂死的樣式裡與祂聯合生長,也必要在祂復活的樣式裡與祂聯合生長;」(六5)

我們的所是

我們是向罪死了的人,所以絕對不可以完全的住(epimeno)在罪性(hamartia)裡

  聖化是神聖的生命在我們身上聖化的過程,就是與基督聯調合併的生活。首先,說到我們的所是,「這樣,我們可說什麼,我們可以仍留在罪中,叫恩典增多麼?絕對不可!」我們更是「向罪死了的人」,所以絕對不可以完全的住(epimeno)。留在罪中的這個「留」,也可以繙作住;繙作留,因為我們曾經在這個權勢之下,所以現在要出來。繙作住,是因為雖然我們出來了,權勢並沒有走,所以說「住在罪中」。

  這個罪是什麼呢?罪性。住在罪性裡,叫恩典增多嗎?絕對不可!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五章五節講,「住在我裡面,我就住在他裡面」,你也可以繙作,留在我裡面,我就留在他裡面。是同一個希臘字,epimeno。meno 是住,epi 是加強,完美。譬如說,ginosko 是認識,epi~ginosko就是加強、充分的認識;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和悟性上,充分認識(epi-ginosko)神的旨意。」(西一9)epi-ginosko 就是充分認識。meno 這個字加了 epi,就表示不僅住,而且住的痛快。

meno 和 epimeno

  譬如說,有些弟兄姊妹搬到這兒,住的很受限制,我們只能說他們是 meno,不是 epimeno;弟兄之家搬來搬去,也是 meno;我在一個高樓租了一個公寓,也是 meno。若是有人要買房子,盼望要有詩意,不能呆板,有許多的講究;房屋仲介說,為什麼你這麼麻煩?他就會回答了,因為我不僅要 meno,我要 epimeno。

不可「完全的住」在罪中

  住在罪裡,人逃不掉的;但是你要領會我這句話,因為人都在肉體的限制裡,要等主耶穌再來了,死的權勢完全消失了,才可能完全勝過罪。在主還沒有再來之先,我們都 meno 在罪裡。無論你是多好的基督徒,罪隨時都會來,有些東西會成為你的試探。但是這裡說,犯不犯罪是一件事,但是,絕不能完全的住(epimeno)在罪中。

  「住」不是一件小事。譬如說,我在克里夫蘭住的地方是我自己設計的,那個房子的設計完全是為著教會生活的,為著我的服事、盡職設計的。我們的臥房非常小,我孩子的房間也很小,但是外面看來是個很大的房子。為什麼?交通室非常大,兒童在下面去玩的地方非常大,都是完全為教會生活設計的,這叫 epimeno。所以你一看到那個房子,你就知道這房子完全是教會為中心的。

  當保羅說,你不可以留在罪中,他用一個很強的「住」。你不可以再住在裡面,甚至住的過癮,住的痛快,住的可誇,而且住的光彩。絕對不可!

罪是會滋生的

  這裡的罪是 hamartia,就是罪性,我們不要再留在罪性裡。hamartia 是一個陰性的字,在希臘文裡,原則上陰性是重在生發。換句話說,你留在罪裡,罪是會長出來的,越長越多。

  罪是會滋生的。譬如說,有人看見打麻將是個好消遣,可以叫腦子放鬆,你就開始打了,然後你就開始找好的麻將牌,好的麻將桌,連麻將桌的椅子也講究,最後就長出一個麻將專家。

  所以你不要留在罪裡,這兩個字,實在說出基督徒一生的過程。在你這一生跟隨主的過程中,你要注意罪是在那兒的,與罪有接觸、受罪的感染是很難避免的,但是不可以 epimeno,住個痛快。同時,你裡面要有一個警惕,「主啊,罪是會長的,求你限制這個罪在我身上的成長。」

我們是浸入基督耶穌的死的人

  「我們可以仍留在罪中,叫恩典增多麼?絕對不可!我們這向罪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豈不知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麼?」(六1~3)他說到,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浸入的「入」,希臘文是 eis,也可以繙作「成為」,所以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或者可以繙作「浸成」基督耶穌的人。

浸入說出我們存在範圍的改變

  浸入說出什麼?第一,說出我們存在範圍的改變。我受浸以後從水裡出來,我就到另外一個範圍去了。

浸入基督說出我們的所是是聯於這位復活並成就神旨意的基督

  基督是在復活的範圍裡面被神立為主為基督的。所以彼得傳福音的時候說,「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徒二36)所以「浸入基督」說出我們的所是是聯於這位復活、成就神旨意的基督。

浸入耶穌說出我們的生活是完全在神聖屬性所顯出的
人性美德裡的耶穌裡的

  浸入耶穌也說出我們的生活。我們浸入耶穌,意即我們的生活是在耶穌裡的。這耶穌是怎樣的一位耶穌?是滿有神聖的屬性而活出人性美德的耶穌。

死說出我們是聯於耶穌的受苦與受死

  這裡說,「豈不知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麼?」你受浸的那一天開始,你的範疇完全改變,你不再在地上,你在天上,你不再在物質界裡,你現在是在一個神聖奧祕、屬靈屬天的範疇裡。

基督、耶穌、死

  你在這樣一個範疇裡,有基督,有耶穌,還有基督耶穌的死,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三大項:向著神,你要有基督;向著人,你要有耶穌;向著撒但、向著你自已,你要死,浸入基督耶穌的死。我和神的關係,是在基督裡的;我和人的關係,是在耶穌裡的;我和撒但、鬼和我的己、天然的關係是在死裡面的。當我摸著神的時候,我是在復活裡的,當我在人中間的時候,我是滿有人性美德的,然後當我看撒但的時候,我知道,「撒但,你在我身上再也沒有任何的權勢了。」基督徒生活的美妙就在這裡。

  你和神之間,基督的情形健康不健康;你和人之間,耶穌的關係好不好;你和撒旦之間,死的情形正常不正常;基督徒一受浸以後,這三個東西就出來了。我一受浸,當我從浸水裡出來的時候,我完全浸到另外一個範疇裡了。

  在這個範疇裡,我和神有在復活裡的關係。這個復活裡面的關係是:我不行,復活在這裡;我軟弱,復活在這裡;我有天然的限制,復活還在這裡。你和神的關係,是在基督裡的;你和人的關係,是有耶穌的;你和撒但的關係,就是死。若是和撒但去爭戰,打贏的機會不多,只能死。因為一死,就一了百了,所有欠的債,所有一切的關係,完全斷絕,因為死了。所以撒但再來找你,你就說我死了;神來找你,你就復活了;人來找你,你就有耶穌那從神聖的屬性裡活出的人性美德。

  所以這個浸入說出存在範圍的改變;浸入基督,說出我們是聯於復活和復活一切的成就,我們的所是是聯於復活、成就神旨意的基督;浸入耶穌,說出我們的生活,完完全全是在神聖屬性所顯出人性美德裡的耶穌;死,說出我們聯於基督的受苦和受死,這個死叫我們與撒但產生斷絕。

浸入也說出我們地位的改變

  這個「浸入」希臘文是 baptizo eis ,eis 這個字說出聯結、成為、甚至構成。我們這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浸入祂的死,也就是我們聯結、成為,甚至構成為基督耶穌,以及祂的死。

  然後這個浸入(eis),也就說出,當我們聯結、成為,甚至構成為基督耶穌的時候,這裡會不斷的有實際產生出來;我們浸入祂的死,就能蒙拯救脫離一切消極的權勢,包括撒但和世界以及我們一切消極的所是,包括我們天然的生命,舊性情,己,肉體,更叫我們享受那聯於神的經綸而有的安息,所以,「浸入」是一個總了結。一個認識己的人,責備人少,求主光照多。這個己在那裡,都是看誰錯。人不認識己的時候,總是覺得你們不了解我,你們冤枉我,你們誤會我。

己的問題

  每個人都愛主,但每個人有他的看法 ── 有舊性情、己等。人跟隨主最大的難處,常常就是「己」。什麼叫作己?首先,就是一個人被責備了,他就覺得很冤枉,這叫作己。有沒有冤枉?也許有,但是你喊冤枉,這就叫作己。

  當倪柝聲弟兄剛剛愛主的時候,很受和受恩教士的幫助。在許多的事上,和教士都很嚴厲的對待倪弟兄,因為她最愛倪弟兄,所以也培養他最多。甚至在她過去以後,就把她所有的書都給了倪弟兄,倪弟兄在整理她遺物的時候,看見了一個紙條,「主啊,我敬拜你,我謝謝你,你給我們一個誡命,叫我們盡心、盡性、盡力愛主我們的神。」和受恩教士非常愛他,也花很多時間陪他,但是她也知道,一個青年人這樣愛主、有心,需要特別幫助他認識他的己是可怕的,所以才對待他嚴厲到甚至完全不合理的地步。如果倪弟兄不肯學習,聽了以後,一定很有感覺,「那有這樣虐待我的?」就要退去了。但是,因著倪弟兄認識他的己,也認識他是在基督耶穌的死裡,他的己是被了結的。

  你如果講一個弟兄,「哎呀!你真好,屬靈上真是有前途,真是有盼望啊,將來不得了,主要大用你,願意主祝福你。」他一定高興的很。反過來,你講某人,「你真壞……」那個臉馬上就不對了。為什麼?因為碰見這個人的己了。我們只要一碰見人的己,人的反應總是很強的。

  所以,受浸結束我們一切消極的所是,包括天然的生命、舊性情、己和肉體。肉體的顯明是消極的,己的顯明可以是積極的,但還是個己。肉體,人一看就知道;己,常常是看不出來的。譬如說,我一次兩次勸某弟兄,「好好在這裡多追求幾個月,這裡實在需要一些追求過真理的人。」他就回答了,只要還沒找到職業,我就來。找職業當然不能說是罪,也不是肉體,你會說,連聖經也講,「若有人不願作工,就不可吃飯。」(帖後三10)但是這樣的態度還是個己。

天然

  己在能力顯出的一面,就是天然,那是會用盡的。譬如說,有位弟兄,又會帶詩歌,又會彈琴;能力很強,什麼都能幹。但是他的能力會用盡的,他的天然也會用盡的。也有人的名字叫「一腳踢」,就是家裡一切的事,從做飯、洗衣服到打掃、整潔房間、照顧孩子,所有的事一手包辦,這個是人的天然,這也是會用盡的。

  人的肉體,一看就知道。但是因著己在這兒,很多真實屬靈的事物經過我們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在我們身上產生出真正的果效來。人有肉體,這是不好的一面;也有天然,這是能力的一面。肉體的一面,人看得出來;能力的一面,是會用盡的。如果有一個人不被用盡,那一定是在復活裡,在復活裡來履行的。譬如說,李常受弟兄之所以一面能出這麼多書,一面能作這麼多事,一面又能顧到這麼大的工作,因為他是在復活裡來跟隨神的。

我們是和基督耶穌一同埋葬的人(六4)

  一個受浸的人就是一個浸入死的人,浸入死以後,在積極一面,藉著埋葬把這個人帶到新樣裡去了;消極一面,就在這個人身上產生出一個了結,把一切天然的生命、舊性情、己、肉體都結束了,更叫他享受那聯於神經綸而有的安息。所以我們是和基督耶穌一同埋葬脫離舊造,而在復活裡,在生命的新樣中生活行動的人。求主憐憫我們。(韜)

(2002/3/20am 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