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報-2003卷二-2003第八期- 福音開展-勞苦在主裡不是徒然

勞苦在主裡不是徒然

烏干達福音開展特別報導

為什麼許多人勞苦了一生,卻不見禾捆?
為什麼許多人花費了一切,沒有得著回報?
到底在神的眼中,什麼是成功?

  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第一位到中國宣教的基督教傳教士。1804年他來到中國,在二十七年的勞苦之後,只有十位中國人受浸,平均每三年才帶一個人得救。這樣的勞苦值得嗎?

  William Carey(1761~1834)是現代宣教之父,也是印度福音開展的先鋒。1794年他來到印度,當時他患有熱帶的疾病,並受妻子情緒不穩定,以及英國殖民政權壓制之苦。他勞苦了七年之後,才看見第一個接受基督救恩的果子。這值得嗎?

將自己完全獻給神

  Henry Martyn(1781~1812)放棄了美好的學術前途和心愛的女友,追隨 Carey 的腳蹤到印度。他將聖經翻譯成烏爾都語、波斯語、和阿拉伯語,但只得著少數的印度回教徒。後來 Martyn 離開印度,將所翻譯的聖經帶到波斯灣。歷經了回教學者的對抗後,年僅三十一歲的 Martyn 死於肺結核。這是枉費嗎?

  Anthony Norris Groves(1795~1853)是普里茅斯弟兄會創始者之一,因著受到 Martyn 在波斯灣的事蹟所激勵,於1829年帶領了一個福音隊前往巴格達開展。當時伊拉克境內飽受內戰、圍攻、洪水、飢荒、瘟疫和回教狂熱份子的摧殘。在巴格達傳了三年的福音之後,他們只得著了一個絕對信主的人(Lang p.197)。Groves 錯了嗎?

  James Gilmour(1843~1891)被稱為「蒙古的使徒」,在人煙稀少的蒙古高原勞苦了二十年。當他死的時候,一位友人寫道:「Glimour 將自己完全的獻給了神,他為自己無所保留……我懷疑甚至保羅為基督所忍受的還不及 Glimour。」(Lodwick p.34)。Glimour 勞苦的結果是什麼?他自己說:「以直接的成果而言,我一無所有。我找不到一位對自己的靈魂有負擔的蒙古人。」(Lodwick p.34)他在蒙古的那些年中,只有一個住在蒙古的中國人得救,而且這個人還不是藉著 Glimour 得救的,而是藉著其他傳福音的人!James Glimour 被喻為「沒有果子的宣教士」。他的勞苦是徒然的嗎?

神的眼光遠超過短暫的人生

  以上是一些撒了福音的種子,卻沒有什麼收割的例子。許多人勞苦了多年,卻看不到什麼成果。他們勞苦了一生,禾捆在哪裡?他們花費了一切,得著什麼回報?然而,神不從人的角度來看這一切,神的眼光遠超過短暫的人生,祂所看的乃是未來的世世代代。我們只負責撒種,是神來使其生長並結果。生命之話的種子一撒下,至終必定會發芽,結出神國纍纍的果實。

  何受恩教士是一粒種在中國的種子,她在一首詩中表達了這樣的情操:

   是埋葬?是的,但這種子
   乃自地裡得餵養;
   無數的人要歡呼那日
   當這種子種下時。

  Robert Morrison 不僅在中國撒下了福音的種子,也把自己種在中國。當他勞苦了二十七年,後來死於廣東時,僅得著了十個人。然而在他死後六十六年,1900年在中國已有八萬名信徒,到了1934年,也就是 Morrison 死後一百年,得救的人數已增加到五十萬人。至今,在中國已有無數的基督徒,這無數的果子乃是來自 Morrison 所撒下之福音的種子。

成就神的旨意就是成功

  對於在巴格達經歷了三年艱苦的環境之後,只有一個人得救,這是失敗嗎?Anthony Norris Groves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也許別人會說我們不成功,但我要說,這只是人的假設。我們若成就了神的旨意,就是成功。」(Lang p.197)

  離開伊拉克之後,Groves 來到印度,將所剩餘的二十年歲月完全花費在那裡。他興起了二、三位年輕的印度人,在提到他們時,他說:「我確信……儘管我們只得著這二、三個弟兄,……我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並不是徒然的。」(Lang p.236)

  Groves 死於1853年時,印度的福音工作仍然沒有明顯的成果。然而 Groves 死後,一位他所成全的弟兄 Aroolappen,幫助了1860年南印度的復興。因著 Aroolappen 的幫助,印度的信徒不僅得著復興,也開始火熱的廣傳福音,不久之後就興起三十個村落,這復興的浪潮使西方傳教士感到震驚(McGee)。無疑地,Groves 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參考書目

  1. Bennett, Clinton. The Legacy of Henry Martyn.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16, No. 1, January 1992.
  2. Lang, G. H. Anthony Norris Groves ~ Saint and Pioneer. Miami Springs:Schoettle Publishing Co. Ltd., 1988.
  3. Lodwick, Kathleen L. The Legacy of James Gilmour.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27, No. 1, January 2003.
  4. McGee, Gary B. Pentecostal Phenomena and Revivals in India:Implications for Indigenous Church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20, No. 3, July 1996.
  5. Smith, A. Christopher. The Legacy of William Carey.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Vol. 16, No. 1, January 1992.
── Nigel Tomes

雲彩語錄

「主有命令說「去」,但是我們的身體、奉獻、禱告和影響力卻是停滯的。祂要求我們作主的見證人直到地極,……但百分之九十九的基督徒卻仍在自己的家園裡閒蕩著。」── Robert Savage

「將不能擁有的給出去,好得著永不會失去的,這樣的人不是愚拙的。」── Jim Elliot(在1950年代殉道)